王熙 作品数:67 被引量:215 H指数:8 供职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更多>> 发文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文化科学 艺术 哲学宗教 文学 更多>>
体验式教学在中国古典舞普及教育中的运用及价值研究 被引量:1 2015年 体验式教学不仅是一种独特的教学形态,更是一种人性化的教学观。作者将此教学观运用到中国古典舞普及教育的课堂教学中,探索体验式教学在中国古典舞普及教育中的渗透方式,并明确其在古典舞普及教育中的运用价值,试图为中国古典舞普及教育的有效开展尽一份绵薄之力。 王熙关键词:体验式教学 中国古典舞 普及教育 戏曲舞蹈身体语言的言语创造 被引量:6 2020年 戏曲是一门综合性的表演艺术,与之共振的艺术语言符号有许多,它们共存于语言学所谓的"多模态话语媒介系统"中。"多模态话语"是语言学中的一个概念,指表达一个意义单位的话语或语篇,并不是单纯由语言来体现,而是可以由语言之外的其它符号系统,或多种符号系统共同承担,与此同时,信息接受者也会运用两种或多种感官完成交际活动,以这种交际方式产生的话语就是多模态话语。而唱、念、做、打四要素则涵盖了戏曲艺术所有的表现手段。 王熙关键词:信息接受者 交际方式 多模态话语 媒介系统 多种感官 家校共同体建设中的问题探析 被引量:20 2021年 实践共同体理论强调共同体是在持续的意义协商中建构起来的社会关系。借助该视角对中小学教师与家长进行访谈,了解他们的日常沟通情况和身份建构问题。研究发现家校相处缺乏深层意义协商;对彼此的刻板印象限制了家校对合作的想象;教师单方把控力量集结,使“合作”沦为“家长配合”。究其原因,首先,学校制度安排挤压了情感互动空间,限制了家校双方的身份意义;其次,尊师传统强化了家长对教师权威的信奉,滋长了现代教师专业主义;此外,技术媒介仅为强势的校方所用,没有成为促成家校共同体的力量,并可能强化刻板印象。建构家校共同体的关键在于促进教师和家长反思固有价值理念,为新关系、新身份的协商开辟更广阔的空间。 邵颖 王熙关键词:实践共同体 家校合作 身份 21世纪西方道德教育、品格教育和价值观教育研究的领域之辨——基于2001-2016年文献的共被引分析 被引量:8 2017年 近年来西方道德教育、品格教育和价值观教育领域的研究为我国德育及价值观教育方面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借鉴。不过,由于中西方相关领域的理论渊源与实践路径存在差别,比较研究很容易遭遇概念对应错位的问题。更何况,西方这三个领域的研究本身就脉络难辨、边界难堪。本研究借助文献计量研究的共被引分析策略梳理这三个领域各自的学术渊源、知识结构和演进路径,并在大数据呈清现状的基础上通过文献阅读尝试探讨现状的成因。研究以Web of Science为检索工具,将以上领域2001至2016年的英文文献记录作为数据源,利用CiteSpace可视化计量软件进行共被引分析。结果指出,道德教育大多是对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继承与批判;品格教育主要从亚里士多德的实在德性论和积极心理学中汲取营养。近几年欧洲"亚里士多德复兴潮"中的学者为品格教育赋予的特殊含义打破了道德与品格教育原有的界限。价值观教育领域的研究以澳洲学者为主体,将价值观教育视作伞形概念,强调对综合性价值品质的培养。这几个领域的研究者基本来自心理学和哲学领域,社会学的学科视角相对缺失。 王熙 王怀秀 高洁关键词:道德教育 品格教育 价值观教育 共被引分析 CITESPACE 宋派武舞的传承与发展——武旦宋丹菊身段表演艺术访谈录 2023年 本次受访者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京剧(旦角)代表性传承人宋丹菊。宋丹菊是“四小名旦”宋德珠之女。将武旦艺术发扬光大,形成流派,正是自宋德珠开始的。宋派武旦艺术的形成,既标志着京剧武旦的成熟和发展,也是宋德珠对京剧艺术的一大贡献。宋丹菊继承父业,亦承其志,不以家传自满,寻师访友,力图为宋派艺术注入新的血液,不断向前发展。 刘思(摄影) 冯琬婷(摄影) 王熙 池浚关键词:宋德珠 武旦 旦角 代表性传承人 澳大利亚中小学价值教育中的“学生行动团队”项目及其启示 被引量:4 2014年 "学生行动团队"项目是当前澳大利亚中小学价值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学生以团队的形式组合在一起,针对亟待解决的社区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并参与问题的改进。该项目特别注重社区在学生价值形成中的重要作用,引导学生去关注自己、同伴、家人及邻里的日常生活实践。同时,该项目充分发挥研究的作用,一方面在研究中架设实践平台,丰富学生的价值体验;另一方面以研究激发学生的价值思考,牵动抽象价值的展开与具体经验的凝练。 王熙关键词:价值教育 论王诗英戏曲身段教学的理念与成就 2021年 王诗英教授是当代戏曲教育界的重要人物,她秉持着“以功带戏”的教学理念,为中国戏曲表演艺术体系开辟了一条新航道。作为戏曲身段课程的开创者与传播者,她经过七十载的教学实践与学术研究,将戏曲表演艺术手段之一的“做功”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的提炼与整理。王诗英按照元素提取、套路整合、传统表演技巧分类的思路,汇聚起戏曲舞台表演的核心身段语汇,这些表达“工具”在为“塑角色”、“演故事”服务的同时,更向世界昭示着中国特色身体语言的艺术魅力。 王熙关键词:戏曲教育 化旧立新,树“活太君”之形象——京剧老旦王晶华的身段表演访谈录 2023年 王晶华是著名京剧老旦演员,半个多世纪以来,她始终坚持开拓进取不断探索追求,为京剧老旦行当的发展做出了卓著的贡献。王晶华于1938年生于辽宁丹东,8岁时即加入咏风社科班学戏,从张宝芬学老旦、向邢威明学老生,后转入东北戏曲实验学校,1954年并入中国戏曲学校,得到诸多老旦名家如孙甫亭、李金泉、王玉敏,尤其是李多奎等人的亲授,被誉为中国戏校的“老旦三杰”之一。1958年毕业后,王晶华分配到中国京剧院,成为了四团的当家老旦。 王熙 冯婉婷关键词:中国京剧院 李多奎 老旦 中小学教师对中国传统哲学的理解及其建构--基于教师访谈资料的文本分析 从知识社会学的理论视角出发,中小学的中国传统哲学教育是一项有关"什么是哲学"的意义建构过程,根植于特定的社会文化情境。通过对教师访谈资料的文本分析,本文不仅描述了教师对中国传统哲学的认识、理解与践行方式,也呈现了教师哲学... 王熙 王怀秀戏曲形神观视野下的舞蹈角色表演 被引量:4 2017年 中国戏曲在漫长的民族文化积淀中,经过千锤百炼的艺术实践,已然形成了一套完备且系统的表演体系,而这一庞大表演体系的核心要旨则是戏曲舞台形象塑造所遵从的形神观。本文通过对戏曲表演形神观的剖析,发掘出立形与传神的手段与途径,厘清形与神在人物塑造过程中的相互关系,明确传神的阶段性变化,并与舞蹈角色表演进行横向比较,试图为舞蹈角色表演方法提供可资借鉴的实践经验与理论依据,以完善舞蹈表演艺术理论体系的构建。 王熙关键词:戏曲表演 舞蹈表演 形神观 角色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