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娟
- 作品数:9 被引量:27H指数:4
- 供职机构:遵义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脊髓背角P2Y13受体参与AM1241对CCI大鼠的镇痛效应及机制研究
- 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 NP)在临床上非常常见,一般是由于躯体感觉系统产生疾病或者受到损伤后,机体受到的有害或者无害的刺激被病理性放大后所致。当外周神经损伤后,相应的脊髓背角小胶质细胞被迅速激...
- 牛娟
- 关键词:细胞病理学脊髓背角镇痛效应
- 镜像痛的外周和中枢神经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18年
- 躯体一侧组织或神经损伤后,在对侧相对应的部位出现自发痛或痛觉过敏的现象为镜像痛。镜像痛在临床病例和动物模型中均有报道。新近研究表明,分别有外周和中枢神经机制参与了镜像痛的形成。本文就这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希望为临床镜像痛的治疗策略提供思路。
- 刘培雯牛娟黄杜鹃周瑞乐明霞曾俊伟
- 关键词:背根神经节脊髓背角大脑
- 脊髓胶质细胞参与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 2016年
-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和(或)胰岛素作用障碍所致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30%~50%的糖尿病患者会出现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疼痛(diabetic neuropathic pain,DNP),表现为自发痛、痛觉过敏和异常性疼痛,这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了很大危害[1]。以往研究认为,由于持续高血糖、长期代谢紊乱、神经营养不足、外周炎症因子以及氧化应激造成的外周Aδ神经纤维和C类神经纤维损伤是患者发生DNP的重要原因。脊髓背角含有丰富的神经递质、
- 郭艳娇刘培雯牛娟刘晓红曾俊伟
- 关键词:脊髓背角胶质细胞
- 一种实验鼠用锥形头套
- 本专利公开了实验用具领域中的一种实验鼠用锥形头套,架框,架框外包裹有皮质套,架框包括左半架、右半架和转轴,左半架通过转轴与右半架活动相连,在左半架和右半架的长度方向的外侧沿上均连接有一固定架,两固定架以转轴成轴对称设置,...
- 徐陶牛娟刘培雯乐明霞黄杜娟周瑞
- 文献传递
- 嘌呤P2Y受体激动剂ADPβS对脊髓来源小胶质细胞产生IL-1β、IL-6和TNF-α的刺激作用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观察嘌呤P2Y受体激动剂ADPβS对脊髓背角来源小胶质细胞炎症因子IL-1β、IL-6和TNF-α表达和释放的影响。方法:培养新生SD大鼠脊髓背角小胶质细胞,PCR检测ADPβS作用下小胶质细胞IL-1β、IL-6和TNF-α在mRNA水平表达变化;ELISA检测ADPβS作用下小胶质细胞IL-1β、IL-6和TNF-α释放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ADPβS(10μmol/L)可以刺激脊髓背角小胶质细胞Iba-1、IL-1β、IL-6和TNF-αmRNA表达上调。P2Y_(12)受体拮抗剂MRS2395和P2Y_(13)受体拮抗剂MRS2211部分阻断ADPβS刺激小胶质细胞IL-1β、IL-6和TNF-αmRNA表达上调,MRS2395和MRS2211联合预处理几乎全部阻断ADPβS刺激小胶质细胞Iba-1、IL-1β、IL-6和TNF-αmRNA表达上调。结论:P2Y_(12)/P2Y_(13)受体激活可以促进脊髓背角小胶质细胞激活和IL-1β、IL-6和TNF-αmRNA表达上调及释放。
- 刘培雯牛娟徐陶罗培周瑞乐明霞黄杜娟刘晓红曾俊伟
- 关键词:小胶质细胞IL-1ΒIL-6TNF-Α
- 一种实验鼠用锥形头套
- 本发明公开了实验用具领域中的一种实验鼠用锥形头套,架框,架框外包裹有皮质套,架框包括左半架、右半架和转轴,左半架通过转轴与右半架活动相连,在左半架和右半架的长度方向的外侧沿上均连接有一固定架,两固定架以转轴成轴对称设置,...
- 徐陶牛娟刘培雯乐明霞黄杜娟周瑞
- 文献传递
- 鞘内注射p38MAPK抑制剂SB203580对CCI大鼠脊髓背角多种嘌呤受体表达的影响被引量:7
- 2017年
- 目的:观察鞘内注射p38MAPK磷酸化抑制剂SB203580对慢性坐骨神经结扎(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CCI)大鼠热痛阈及脊髓背角P2X_4、P2X_7、P2Y_(12)、P2Y_(13)受体mRNA表达变化的影响。方法: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5组(n=8):假手术组(sham组)、CCI模型组(CCI+鞘内注射0.005%DMSO生理盐水)、CCI+鞘内注射SB203580 1μmol/L组、CCI+鞘内注射SB203580 10μmol/L组、CCI+鞘内注射SB203580 50μmol/L组。CCI模型组及CCI+SB203580处理组大鼠均于鞘内置管7 d后行慢性坐骨神经结扎,连续14 d鞘内注射0.005%DMSO生理盐水或SB203580(1,10,50μmol/L),2次/d,分别在术前1 d、术后第1,3,5,7,10,14 d测定给药1 h后热缩足潜伏期(TWL);并在第3,7,14 d取大鼠脊髓背角进行荧光定量PCR,观察脊髓背角P2X_4、P2X_7、P2Y_(12)、P2Y_(13)受体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CCI术后大鼠即形成稳定的热痛敏,与sham组相比,CCI模型组大鼠术后TWL明显缩短(P<0.05);与CCI模型组相比,CCI+SB203580 10,50μmol/L处理组大鼠随药物剂量增加,TWL延长更为明显(P<0.05)。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与sham组相比,CCI模型组第3,7,14 d,P2X_4、P2X_7、P2Y_(12)、P2Y_(13)受体mRNA的表达上调(P<0.05);给予SB203580 50μmoL/L后,大鼠脊髓背角P2X_7、P2Y_(13)受体mRNA表达有所下调(P<0.05),但P2X_4和P2Y_(12)受体mRNA表达没有明显变化。结论:鞘内注射p38MAPK磷酸化抑制剂SB203580可以明显抑制CCI大鼠热痛敏行为学表现,其机制与抑制脊髓背角P2X_7、P2Y_(13)受体mRNA表达有关。这提示脊髓背角小胶质细胞p38MAPK活化后上调P2X_7和P2Y_(13)受体基因转录水平可能是p38MAPK在脊髓水平参与伤害性信息传递的机制之一。
- 牛娟刘培雯黄杜娟乐明霞周瑞徐陶曾俊伟
- 关键词:P2受体P38MAPK抑制剂
- 胶质细胞参与癌痛的实验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17年
- 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疼痛研究协会将疼痛定义为:疼痛是组织损伤或潜在组织损伤所引起的不愉快感觉和情感体验。癌痛是中晚期肿瘤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常给患者造成巨大的痛苦、忧虑及不安。因此,癌痛的机制研究以及药物研发已成为目前疼痛医学的研究热点之一。
- 牛娟刘培雯黄杜娟乐明霞周瑞曾俊伟
- 关键词:癌痛脊髓背角胶质细胞
- MRS2211对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的镇痛作用及可能的机制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观察鞘内注射P2Y13受体阻断剂MRS2211对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机械痛阈及脊髓背角Iba-1和IL-6表达变化的影响。方法: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4组(n=8):正常组(仅鞘内注射生理盐水)、药物+正常大鼠组(鞘内注射MRS2211 100 pmol/L)、糖尿病大鼠模型组(diabetes mellitus,DM组)、MRS2211处理组(糖尿病大鼠+鞘内注射MRS2211 100 pmol/L)。SD大鼠单次腹腔注射链脲菌素60 mg/kg,2周后机械痛阈下降认为造模成功。各组大鼠开始鞘内注射生理盐水或MRS2211(100 pmol/L)每周二次,连续4周。在STZ注射前1 d、注射后第2,4,6周末测定给药后机械缩足反射阈值(mechanical withdrawl threshold,MWT);免疫印迹观察STZ注射后2、4、6周末大鼠脊髓背角Iba-1和IL-6表达变化。结果:与正常组相比,DM组MWT明显降低(P<0.01),第2、4、6周末背角Iba-1和IL-6表达也明显上调(P<0.01)。与DM组4周相比,MRS2211处理组MWT明显提高(P<0.01);与DM组6周相比,MRS2211处理组MWT没有明显变化。与DM组4周相比,MRS2211处理组明显抑制STZ注射4周时脊髓背角Iba-1和IL-6表达上调(P<0.01);但与DM组6周相比,MRS2211处理组在STZ注射6周时Iba-1和IL-6表达没有明显变化。结论:鞘内注射P2Y13受体拮抗剂MRS2211可以明显抑制糖尿病大鼠早期的机械痛敏症状,同时脊髓背角Iba-1表达和IL-6表达上调明显减弱。MRS2211有可能通过影响脊髓背角小胶质细胞功能在脊髓水平发挥镇痛作用。
- 郭艳娇王高霞刘培雯牛娟刘晓红曾俊伟
- 关键词:小胶质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