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卢干

作品数:16 被引量:48H指数:5
供职机构:包头市肿瘤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内镜
  • 5篇胶囊内镜
  • 2篇饮食
  • 2篇饮食调节
  • 2篇幽门螺
  • 2篇幽门螺杆菌
  • 2篇运动疗法
  • 2篇脂肪
  • 2篇脂肪肝
  • 2篇脂肪肝患者
  • 2篇食道
  • 2篇食管
  • 2篇中西医
  • 2篇中西医结合
  • 2篇中西医结合治...
  • 2篇胃癌
  • 2篇胃炎
  • 2篇西医结合治疗
  • 2篇疗法
  • 2篇螺杆菌

机构

  • 12篇包头市肿瘤医...
  • 3篇包头市第七医...
  • 2篇内蒙古科技大...
  • 1篇包头医学院第...

作者

  • 15篇卢干
  • 4篇任珂
  • 4篇高峻
  • 3篇姜瑞琴
  • 3篇郝亚杰
  • 2篇张晔
  • 2篇张晔
  • 2篇高峻
  • 2篇邢建华
  • 1篇史学森
  • 1篇张秉强
  • 1篇李珠明
  • 1篇张哗
  • 1篇鲍力
  • 1篇刘彬
  • 1篇邢建华
  • 1篇刑建华
  • 1篇刘彬

传媒

  • 6篇内蒙古医学杂...
  • 4篇包头医学院学...
  • 2篇内蒙古医科大...
  • 1篇白求恩医学杂...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5
  • 7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1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40例胃底腺息肉临床分析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胃底腺息肉的临床特点。方法就2012年1月至2013年8月胃镜病理均确诊的140例胃底腺息肉患者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胃底腺息肉检出率为0.92%,以中年女性多见,胃体检出最多,为50.7%,胃底为27.9%,胃底体多发为12.9%,单发85例(占60.7%),多发55例(占39.3%),小于或等于0.5 cm 132例(占94.3%),大于0.5 cm 8例(占5.7%),山田Ⅰ型78例(占55.7%),山田Ⅱ型62例(占44.3%),Hp阳性感染率为38.6%。结论胃底腺息肉为良性病变,发生率高,Hp感染率低,其本身恶变可能性小,同时可以合并胃内其他病变,应重视背景胃黏膜的病变。
郭广英姜瑞勤邢建华乌日丽其卢干任珂
关键词:胃息肉幽门螺杆菌
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结肠炎31例临床观察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缺血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4例缺血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3例给予西医对症支持及前列地尔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31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中药补阳还五口服液和四物汤加味保留灌肠治疗。结果治疗2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5%,高于对照组的69.6%(P<0.05);观察组腹痛消失和便血停止时间均早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缺血性结肠炎临床效果显著。
郭广英姜瑞琴卢干郝亚杰
关键词:缺血性结肠炎中西医结合四物汤
探讨超卢内镜对早期胃癌的诊治价值
郭广英姜瑞勤乌日丽其高峻任珂卢干
胶囊内镜诊断胆汁反流性胃炎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评价胶囊内镜对胆汁反流性胃炎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照分析38例慢性浅表性胃炎和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在接受胶囊内镜和电子胃镜检查时得出的诊断结果的差异。结果:38例患者中,胶囊内镜检出胆汁反流性胃炎12例,占总数31.6%;电子胃镜检出胆汁反流性胃炎15例,占总数39.5%,其中经胶囊内镜诊断的26例浅表性胃炎患者中,行电子胃镜检查检出胆汁反流性胃炎5例;12例胶囊内镜诊断的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中,行电子胃镜检查检出浅表性胃炎2例。结论:胶囊内镜对胆汁反流性胃炎诊断具有独特的优势。
高峻卢干
关键词:胶囊内镜胆汁反流性胃炎
饮食调节及运动疗法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探讨饮食调节及运动疗法对肥胖引起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肥胖引起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3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8例,对照组15例,两组均用维生素C、维生素E作为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行为纠正、饮食调节、运动疗法;治疗6个月后观察两组的总有效率,体重指数、肝功能、血脂及肝脏彩超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72.2%,对照组为46.7%,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患者体重指数、ALT、TG、TC及肝脏彩超显著改善。结论:行为纠正、饮食调节、运动疗法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疗效显著。
郭广英刑建华卢干张晔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肝饮食调节运动疗法
胶囊内镜临床应用注意事项初探
2008年
目的:探讨胶囊内镜检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方法:通过本院所引进重庆金山科技公司研发的国产胶囊内镜OMOM图像诊断系统,对35例受检者检查过程中注意事项进行分析。结果:35例均检查成功,未发生胶囊滞留,6例因胃肠动力障碍未过回盲部;仅1例糖尿病患者胶囊于78h排除体外,3例发生中途信号中断近10-40分;结论:胶囊内镜主要适用于小肠疾病的检查,同时对途经的食管、胃、部分结肠也有一定的诊断价值,探讨胶囊内镜检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对胶囊内镜的诊断十分重要的。
郭广英张晔倪文智卢干
关键词:胶囊内镜
胶囊内镜临床应用53例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胶囊内镜对消化道疾病的诊断价值、胶囊内镜应用的安全性,观察肠道清洁度。方法:2011年7月至2012年12月对53例腹痛、腹胀、腹泻、便血、便秘等消化道症状的患者及健康体检者进行了胶囊内镜检查。结果:53例受检者中,43例检出病变,病变总检出率81.1%,发现的小肠病变24例;受检者肠道清洁度良好,图像清晰;受检者顺应性良好,无任何并发症。结论:胶囊内镜对小肠病变具有较好的检出能力,也能筛查部分食管、胃、大肠病变,尤其适用于怀疑小肠疾病以及不能耐受胃、肠镜检查的健康体检者。
郭广英姜瑞勤乌日丽其卢干任珂
关键词:胶囊内镜食管小肠大肠病变
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胶囊20 mg+克拉霉素0.5 g+阿莫西林1.0 g,2次/d,疗程1周。观察组加服三仁汤合连朴饮加减,1剂/d,疗程4周。观察HP根除率,记录脾胃湿热证积分。结果观察组治疗后HP阴转率34例(87.2%),优于对照组的26例(74.3%);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上腹胀、上腹痛、胃脘灼热、口苦口臭、恶心呕吐等症状及总证候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组综合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方法对HP根除及临床症状的改善方面取得较好的疗效。
郭广英郝亚杰姜瑞琴卢干
关键词: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中西医结合疗法
HD肝病治疗仪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疗效观察
2008年
目的:探讨HD肝病治疗仪对肥胖引起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肥胖引起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对照组21例,两组均给予维生素C、维生素E,辅以饮食调节、运动疗法作为基础治疗;观察组加用HD肝病治疗仪治疗。2个月后观察两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体重指数、肝功能、血脂及肝脏彩超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3%,对照组为76.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体重指数、谷丙转氨酶(ALT)、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显著改善。结论:HD肝病治疗仪通过穴位电刺激及中药离子导入辅以饮食调节、运动疗法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疗效显著。
郭广英刘彬张晔卢干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肝HD肝病治疗仪饮食调节运动疗法
十二指肠隆起病变228例内镜病理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隆起病变的内镜病理特点。方法:就2008-01~2013-12胃镜确诊的228例十二指肠隆起病变病人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十二指肠隆起病变男女比例为2.04:1,年龄多分布于40~70岁病人,占79%,息肉占十二指肠隆起病变的76.3%,其次依次为胃粘膜异位、Burnner腺增生、十二指肠囊肿、异位胰腺、间质瘤及十二指肠癌。结论:十二指肠隆起病变,以息肉居多,对大于0.5cm的隆起病变,表面形态不规则者,要警惕癌变可能。
郭广英姜瑞勤卢干邢建华乌日丽其
关键词:内镜病理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