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输血
  • 1篇血清
  • 1篇血液
  • 1篇血液病
  • 1篇血液病患者
  • 1篇严重型再生障...
  • 1篇再生障碍性贫...
  • 1篇障碍性贫血
  • 1篇输血分析
  • 1篇特异
  • 1篇特异性
  • 1篇特异性自身抗...
  • 1篇贫血
  • 1篇重型
  • 1篇重型再生障碍...
  • 1篇重型再生障碍...
  • 1篇自身抗体
  • 1篇自身免疫
  • 1篇自身免疫性
  • 1篇细胞

机构

  • 3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3篇周雪丽
  • 2篇李琳
  • 2篇陆荣
  • 2篇李强
  • 2篇阎石
  • 1篇陈克奇
  • 1篇王彤
  • 1篇陈桂彬
  • 1篇李彤彤
  • 1篇周宇
  • 1篇邵宗鸿
  • 1篇邹尧
  • 1篇王薇
  • 1篇张益枝
  • 1篇储榆林
  • 1篇王昕
  • 1篇李鹏

传媒

  • 1篇中华血液学杂...
  • 1篇临床输血与检...
  • 1篇临床血液学杂...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07
  • 1篇1997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严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血清 IL-2、sIL-2R 水平与免疫抑制治疗关系的研究被引量:29
1997年
目的:探索严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自身影响免疫抑制治疗的因素。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22例严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治疗前及正常献血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IL-2)和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结果:40.9%和63.6%的严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血清中IL-2和sIL-2R水平高于正常人,此组患者对环孢霉素A或(和)抗淋巴细胞球蛋白治疗反应明显优于血清中IL-2和sIL-2R水平正常或减低者(P<0.05):IL-2水平增高者有效率88.9%,IL-2水平不高者有效率53.9%;sIL-2R水平增高者有效率78.6%,不增高者50.0%。结论:严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血清中IL-2和sIL-2R水平明显影响免疫抑制剂疗效,测定其水平对指导严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是有意义的。
邵宗鸿陈克奇陈桂彬张益枝王彤邹尧周雪丽周宇储榆林
关键词:再生障碍性贫血白细胞介素免疫抑制剂
AIHA特异性抗-D输血分析及文献复习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分析2例具有特异性抗-D自身抗体的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患者,分别输注完全相合和部分相合的红细胞,比较其输注效果,为此类患者输血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红细胞抗体鉴定实验、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AT)、微柱凝胶卡式方法等血清学实验,为2例AIHA患者筛选相合的红细胞输注,观察其输血前后血红蛋白水平,网织红细胞比例,胆红素及游离血红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特异性抗-D自身抗体的AIHA患者输入完全相合的RhD(-)和不完全相合的RhD(+)的红细胞后,均无输血反应。结论:对于含有抗-D特异性自身抗体的患者,必要时可输注凝集强度较弱RhD(+)的血液。
陆荣周雪丽李强李鹏李琳李彤彤阎石
关键词:特异性自身抗体抗体抗-D输血
血液病患者ABO血型抗原减弱及其输血对策被引量:28
2007年
目的探讨血液病患者ABO血型抗原减弱与疾病的关系,以制定相应的输血措施。方法查阅1993~2005年所有ABO血型抗原减弱患者的病历,记录诊断及输血情况,随机选择同期血型抗原正常表达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输血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12年间共查出57例血型抗原减弱患者,其中AML41例、CML3例、MDS10例、MF3例。均予同型血输注,疗效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ABO血型抗原减弱在血液病患者中较常见,最多见于急、慢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随疾病缓解,减弱的血型抗原可恢复正常。输血时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不必输"O"型洗涤红细胞。
周雪丽阎石陆荣李强王薇王昕李琳
关键词:血液病输血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