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颖

作品数:11 被引量:66H指数:4
供职机构:玉田县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疗效
  • 4篇术后
  • 4篇普拉洛芬
  • 4篇芪明颗粒
  • 4篇吻合术
  • 4篇小管
  • 4篇泪小管
  • 4篇泪小管断裂
  • 4篇泪小管断裂吻...
  • 3篇糖尿
  • 3篇糖尿病
  • 3篇内障
  • 3篇重组牛碱性成...
  • 3篇细胞生长因子
  • 3篇纤维细胞
  • 3篇纤维细胞生长...
  • 3篇泪小管断裂吻...
  • 3篇碱性成纤维细...
  • 3篇碱性成纤维细...
  • 3篇白内障

机构

  • 11篇玉田县医院
  • 1篇爱尔眼科医院

作者

  • 11篇江颖
  • 7篇刘林英
  • 6篇刘丽霞
  • 6篇李黎明
  • 5篇章静
  • 5篇杨涛
  • 4篇张铁华
  • 3篇杨静
  • 3篇赵晓霞
  • 1篇王金铎

传媒

  • 4篇中国药业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河北医学
  • 1篇中国中医急症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2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泪小管断裂吻合术中应用贝复舒对预后的影响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观察泪小管断裂吻合术中应用贝复舒眼用凝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对118例泪小管断裂患者实行泪小管断裂吻合术,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术中分别应用贝复舒眼用凝胶和粘弹剂寻找下泪小管断端,比较两者术中、术后效果。结果2组术中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术后3个月治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泪小管断裂吻合术中应用贝复舒眼用凝胶寻找下泪小管断端方便快捷,且术后促进伤口愈合,减少吻合口瘢痕形成,治愈率高于粘弹剂。
江颖刘丽霞杨静李黎明付学玲刘林英
关键词:鼻泪管泪囊鼻腔吻合术预后
贝复舒眼用凝胶用于泪小管断裂吻合术的疗效及护理体会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观察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商品名贝复舒)眼用凝胶在泪小管断裂吻合术中的应用效果并总结护理要点。方法随机将行泪小管断裂吻合术的82例(96眼)下泪小管断裂患者分为两组,试验组40例(46眼)术中术后均给予贝复舒冲洗,术后辅以贝复舒滴眼;对照组42例(50眼)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冲洗,术后给予左氧氟沙星滴眼。结果试验组治愈率为82.6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00%(χ2=5.03,P<0.05);试验组术后泪小点红肿、感染及眼部异物感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并发症总发生率也远低于对照组(χ2=9.41,P<0.05)。结论贝复舒眼用凝胶对提高泪小管断裂吻合术治愈率并减少术后并发症具有积极作用,做好术后护理对确保泪小管断裂吻合术疗效也至关重要。
杨静江颖刘丽霞张铁华章静杨涛
关键词:泪小管断裂吻合术下泪小管断裂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疗效
53例外伤性泪小管断裂吻合术围术期护理
2014年
目的探讨外伤性泪小管断裂吻合术的围术期护理体会。方法选取53例外伤性泪小管断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接受手术治疗的同时,对照组再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则予以全面围术期护理,比较2组患者满意度及治愈率。结果实验组患者满意度为77.78%,对照组为57.69%,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3个月,实验组治愈率为96.30%;对照组为76.92%,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伤性泪小管断裂予以手术吻合治疗的同时再采用全面针对性围术期护理能显著提高患者满意度及治愈率,值得在临床推广。
杨静江颖刘丽霞
关键词:外伤性泪小管断裂吻合术围术期护理
不同术前视力白内障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手术效果比较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治疗矫正视力≤0.1与矫正视力>0.1的白内障患者术后效果有无明显差异。方法对80例白内障患者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按术前矫正视力是否≤0.1分为A、B 2组,A组>0.1,共32例32眼,B组≤0.1,共48例48眼,比较对2组术后视力、残留屈光不正度数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术后矫正视力A组4.86±0.14、B组4.83±0.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屈光不正度数绝对值球镜A组0.25(0.25)、B组0.25(0.25),柱镜A组0.25(0.63)、B组0.25(0.2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角膜水肿A组6例(18.75%)、B组8例(16.67%),继发青光眼A组2例(6.25%)、B组2例(4.17%),前房出血A组2例(6.25%)、B组1例(2.08%),术中后囊破裂A组0例(0.00%)、B组4例(8.33%),后囊残留混浊A组0例(0.00%)、B组5例(10.4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治疗矫正视力≤0.1与矫正视力>0.1的白内障患者术后效果差异不大,对于基层医院及较贫困地区不失为一种首选的手术方式,但随着白内障病情加重,有可能增加术中后囊破裂、术后后囊残留混浊的风险。
刘丽霞刘林英江颖章静
关键词:白内障白内障摘除术
贝复舒眼用凝胶在泪小管断裂吻合术中的应用研究
2012年
目的:探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眼用凝胶(贝复舒)在泪小管断裂吻合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本科行泪小管断裂吻合术的患者148例(148只眼)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贝复舒治疗组(贝复舒组)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使用不同治疗方式后眼的术后治疗痊愈率与有效率的差异。结果:贝复舒组的痊愈率81.1%,有效率100.0%,对照组痊愈率为66.2%,有效率93.2%,贝复舒组的痊愈率和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表1)。两组患者治疗后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贝复舒眼用凝胶可显著提高泪小管断裂吻合术的治疗有效率及痊愈率,可在眼科泪小管断裂吻合术中广泛应用。
江颖刘林英付学玲杨涛李黎明章静
关键词: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泪小管断裂吻合术疗效
芪明颗粒联合普拉洛芬治疗糖尿病超乳术后并发症的疗效
付学玲江颖赵晓霞刘林英李黎明杨涛张铁华
普拉洛芬属于非甾体类抗炎药,由于其抗炎、止痛作用及较好的临床使用安全性,现已成为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的重要药物,其作用机理为通过抑制环氧酶活性来阻断前列腺素的合成,从而减轻术后的炎症反应;芪明颗粒主要用于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
关键词:
关键词:糖尿病芪明颗粒
芪明颗粒联合普拉洛芬滴眼液预防糖尿病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黄斑水肿50例被引量:17
2015年
目的探讨芪明颗粒联合普拉洛芬滴眼液对糖尿病(DM)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简称超乳术)后黄斑水肿的作用。方法将医院2012年6月至2014年5月行白内障超乳术的DM患者100例(100只眼)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50只眼)。对照组患者术后应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普拉洛芬滴眼液并口服芪明颗粒治疗,均治疗4周。分别于术前,术后1周、1个月及3个月对患者行眼部常规检查,包括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眼底检查,并利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测量黄斑中心凹厚度。结果两组患者术后1周、1个月及3个月BCVA均明显恢复(P<0.01),术后1个月及3个月治疗组患者BCVA的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所有患者术后眼压均在正常值范围内;术后3个月,治疗组黄斑中心凹厚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对照组黄斑水肿发病率为16.00%,治疗组黄斑水肿发病率为4.00%,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DM患者白内障超乳术后于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基础上加用芪明颗粒联合普拉洛芬滴眼液,可防止术后黄斑中心凹厚度增加,有效减少术后黄斑水肿的发生率。
付学玲江颖赵晓霞刘林英杨涛李黎明张铁华刘丽霞章静
关键词:芪明颗粒普拉洛芬滴眼液糖尿病白内障超乳术黄斑水肿
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眼用凝胶用于泪道引流管植入术33例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观察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眼用凝胶(贝复舒)在泪道引流管植入术中的作用及效果。方法将65例(78眼)泪道阻塞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实行泪道引流管植入术,治疗组33例(40眼)先将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眼用凝胶注入泪道并留置,植入引流管后再注入。对照组仅注入生理盐水冲洗。结果治疗组治愈37眼,治愈率为9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2.11%(P<0.05),且术中、术后并发症明显减少。结论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眼用凝胶在泪道引流管植入术中可起到重要作用,提高了疗效。
江颖
关键词: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疗效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术与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老年白内障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2021年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术(以下简称:小切口术)与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以下简称超声乳化术)治疗老年白内障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方法:择取到院白内障患者1400例,时间为2019年10月—2020年10月,分别实施小切口术及超声术。分析临床指标、并发症比较。结果:两组并发症、角膜散光差异小(P>0.05),手术时长、住院时间对比,观察组比对照组短(P<0.05)。结论:超声乳化囊外摘除术能够率减少创伤,加速恢复,减少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
江颖
关键词: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老年白内障
芪明颗粒联合普拉洛芬滴眼液治疗糖尿病超乳术后干眼并角膜上皮损伤59例被引量:25
2014年
目的观察芪明颗粒联合普拉洛芬滴眼液治疗糖尿病超乳术后干眼并角膜上皮损伤(SPK)的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4年5月行超声乳化手术术后发生干眼症的患者115例(168只眼),随机分为观察组59例(86只眼)和对照组56例(82只眼),其中观察组伴SPK 23例30只眼,对照组伴SPK 21例28只眼,对照组患者给予玻璃酸钠滴眼液+普拉洛芬滴眼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芪明颗粒,治疗4周。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泪液分泌试验Schimer值为(10.16±3.02)mm,泪膜破裂时间为(16.18±4.32)s,均明显大于对照组的(9.02±2.76)mm和(13.82±4.47)s,(u=2.331,P=0.021;u=2.004,P=0.047)。两组患者SPK总体疗效构成不同(Z=2.068,P=0.039),观察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3.522,P=0.061);观察组无无效病例,对照组有1例。结论对糖尿病超乳术后干眼症伴角膜上皮损伤患者,在使用人工眼泪与甾体类抗炎药普拉洛芬滴眼液基础上加服芪明颗粒,对于稳定泪膜、减轻局部症状、修复损伤角膜上皮较常规疗法具有优势。
付学玲江颖赵晓霞刘林英李黎明杨涛张铁华刘丽霞章静
关键词:超声乳化芪明颗粒普拉洛芬滴眼液人工泪液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