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卫民 作品数:16 被引量:47 H指数:4 供职机构: 安阳市肿瘤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治疗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治疗肺癌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收集2010年8月至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20例肺癌患者资料,均行电视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治疗,对患者术后的临床效果、手术安全性以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本次手术,术中无中转开放性手术,术后无1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及病死。手术时间(129±13)min;术中出血量(88±12)ml;住院时间(6.2±0.7)d。手术治疗后相比术前患者的心理状态、睡眠、躯体化、社会活动等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治疗肺癌效果确切,患者术后无并发症与病死情况,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岳光成 梁卫民 苏文中关键词:胸腔镜 肺段切除术 肺癌 食管癌术后颈部吻合口瘘治疗体会 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病原因、预防、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分析17例食管癌术后并发颈部吻合口瘘患者临床资料。结果全组均采用保守治疗,治疗时间7~75 d,1例死亡,16例治愈。结论充分术前准备,不断提高手术技巧,可减少吻合口瘘的发生。早期发现和及时、正确处理可促进吻合口瘘早日愈合。 张艳峰 苏文中 岳光成 梁卫民关键词:食管癌 吻合口瘘 手术 并发症 食管癌患者的管状胃与全胃代食管吻合术疗效对比 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对比管状胃代食管吻合术与传统全胃代食管吻合术治疗食管癌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进行治疗的食管癌患者96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观察组患者给予管状胃代食管吻合术进行治疗,而对照组患者给予全胃代食管吻合术治疗。随访患者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吻合口狭窄发生率以及胸胃综合征、反流性食管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吻合口狭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的胸胃综合征、反流性食管炎、吻合口瘘发生率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管状胃代食管吻合术治疗食管癌患者的疗效优于传统全胃代食管吻合术。 岳光成 梁卫民 苏文中关键词:食管癌 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与单纯手术治疗食管癌的临床疗效 2015年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与单纯手术治疗食管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胸外科符合入选标准的受试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患者行单纯手术治疗,试验组患者行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率、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以及术后复发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在生存率、生活质量改善以及术后复发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于食管癌患者,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比单纯手术治疗效果更好。 岳光成 梁卫民 苏文中关键词:新辅助化疗 食管癌 手术治疗 食管癌、贲门癌术后谵妄12例分析 2014年 目的探讨食管癌、贲门癌术后谵妄的预防与治疗。方法回顾分析12例食管癌、贲门癌术后谵妄的临床表现及治疗过程。结果所有患者发生术后谵妄前均有超过24 h失眠,5例(41.7%)合并低氧血症,8例(66.7%)合并电解质平衡紊乱。经对症治疗,12例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对于术后谵妄高危患者加强关注,及时处理,避免术后谵妄的发生。 张艳峰 苏文中 梁卫民 岳光成关键词:食管癌 贲门癌 谵妄 手术 食管癌术后心律失常危险因素及预防 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心律失常危险因素和预防措施。方法对84例食管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探讨,分析其术后心律失常危险因素。结果 84例患者中17例术后出现心律失常,通过对症治疗后,均恢复正常;年龄≥60岁、血压≥140/90 mm Hg(1 mm Hg=0.133 k Pa)、空腹血糖≥7.2 mmol/L、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EV)≥80%、血清钾<4.0 mmol/L和心电图异常患者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率较高。结论术前应科学合理评估患者年龄、肺功能减退、糖尿病、高血压、心电图异常和低血钾等极易产生心律失常因素,术后根据不同危险因素通过相应处理措施进行处理,正确处理心律失常。 梁卫民关键词:食管癌 术后心律失常 预防措施 术前肠内营养对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营养状态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探讨术前肠内营养对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营养状态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安阳市肿瘤医院收治的280例食管癌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40例。两组均接受食管癌根治颈部吻合术,观察组术前行肠内营养干预,对照组术前行常规饮食干预,两组术后均进行肠内营养干预并观察7 d。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的前白蛋白(PA)、白蛋白(ALB)、转铁蛋白(TF)、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水平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白细胞分化抗原3阳性(CD3^(+))、白细胞分化抗原4阳性(CD4^(+))及CD4^(+)/CD8^(+)高于干预前,白细胞分化抗原8阳性(CD8^(+))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切口感染、吻合口瘘、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前肠内营养有利于改善食管癌患者围术期营养状态,增强免疫功能,改善预后。 苏文中 杨广义 梁卫民关键词:食管癌 肠内营养 围手术期 营养状态 微创电视胸腔镜下纵膈切除术对纵膈肿瘤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改善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研究微创电视胸腔镜下纵膈切除术对纵膈肿瘤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改善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8月我院纵膈肿瘤患者64例,依照治疗方案不同分组,各32例。对照组行常规开胸手术,观察组行微创电视胸腔镜下纵膈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术前及术后3d疼痛程度、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用时、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d观察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健康状况调查量表(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电视胸腔镜下纵膈切除术治疗纵膈肿瘤能有效缩短手术用时及住院天数,减少术中出血量,减轻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梁卫民关键词:纵膈肿瘤 疼痛程度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在周围型肺部病变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在周围型肺部病变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113例周围型肺部病变患者,均经术后病理确诊,良性病变51例、恶性病变62例,术前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统计对比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符合率。结果: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诊断符合率为90.27%(102/1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0.133,P=0.000);穿刺后4例沿穿刺针出血,7例少量气胸,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为诊断肺部疾病重要方式,准确性较高,且穿刺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梁卫民关键词:CT引导 经皮肺穿刺活检 胸、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对胸腔镜、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食管癌患者的临床应用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60例食道癌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患者行上腹、左颈、右胸三切口手术;观察组患者采用胸、腹腔镜联合手术,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出血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术后不良反应比较发现,观察组采用胸腔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的不良反应为17.5%,对照组患者采用手术治疗的并发症为43.7%。两组差异较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食道癌患者采用胸、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创伤小,出血少,住院时间短,临床效果较为明显,整体过程安全可靠,患者以及患者家属较为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岳光成 梁卫民 苏文中关键词:腹腔镜 胸腔镜 食道癌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