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波
- 作品数:10 被引量:7H指数:2
- 供职机构:江苏省奔牛高级中学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更多>>
- “难-易-难”让课堂布局更合理——“简单的逻辑联结词”一课纪实
- 2014年
- 笔者最近开了一堂苏教版选修2-1第一章1.2简单的逻辑联结词的公开课,在备课过程中,对于书上的结构安排产生了一些自己的想法,现表述如下.
1情境引入部分
联结词是非常生活化的一些词,"或"、"且"、"非"更是见得多,当它们作为联结词的时候,意思应该是差不多的:"或"就是"或者","且"就是"而且、同时","非"表示的是否定,当然生活中也有一些例子,如"您且慢走"、"苟且偷安"中的"且"都是暂且的意思,属于普通的语气词.笔者通过查阅字典,其实这些词还有很多其他的意思,但是更多的都是作为联结词来使用,而课堂通过这样的生活实例往往更能贴近生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关键是更能让学生体会出逻辑联结词与常规联结词的差异,所以笔者在情境引入部分以这样的生活实例,再辅以将书上P11的思考置前:命题“p或q”与命题“方程x^2+x-2=0的解是x=-2或x=1”有区别吗?
- 杨波
- 关键词:逻辑联结词备课过程否命题数学学习过程课堂结构原命题
- “追问”让答案更合理——解题技巧一瞥被引量:1
- 2013年
- 现如今“淘宝”上非常流行一种评价方式,不是拿到商品就进行的评价,而是用了一段时间,一个星期、一个月,甚至有的用了半年,再回来追加评价,不管好的或者是差的,对后面想要买这种商品的买家提供参考意见.笔者认为这种评价方式对学生的数学学习颇有参考价值,现小谈如下.
- 杨波
- 关键词:解题技巧数学学习
- “形神两分”——浅谈教学中的变题题组编制
- 2015年
- 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尤其课堂学习反馈部分,在做完了一些与本节课内容对应的练习之外,教师一般还会设置一些相应的变题训练形成题组练习,以达到更好的解题效果.
- 杨波
- 关键词:题组练习教学过程形神课堂教师
- “错中悟”——体会等价转化思想在典例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6年
- 最近连续进行了几次小型测试,在帮助学生分析试卷的过程中,学生总是会说,这个题我不够细心,其实我是会做的.曾经有教师这样说过,没有什么细不细心的,所谓的不细心就是不会.笔者倒是觉得这句话有几分道理,但是也稍有点过.
- 杨波
- 关键词:等价转化思想细心试卷教师
- 找寻“源动力”——“三角函数的应用”一课纪实
- 2011年
- 这是笔者的一节校级公开课,题为“三角函数的应用”,主要是讲在解三角形中的应用和求最值问题.因为在之前的作业和练习中已经涉及了很多解三角形的题目,所以课堂前半段只是做了一些小的练习用作复习和巩固,而这节课的重点则是放在了以下这道题上:
- 杨波
- 关键词:三角函数最值问题公开课多解
- 优化函数问题中的分类讨论
- 2015年
- 在函数部分的最近一轮复习中,重点基本都在函数的性质应用上,通过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等思想的应用,优化了解题过程.然而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学生在习题面前虽然知晓解题方法,但在实际求解过程中出现了审题不清、方法使用混乱等问题:该用“数”时乱用“形”、习惯性地对参数进行分类.
- 杨波
- 关键词:函数问题数形结合解题方法解题过程
- 解析几何中的轨迹及定点(值)问题初探
- 2021年
- 解析几何的核心就是用代数的方法解决几何的问题,这也就使得解析几何问题的解决过程往往伴随着无法回避的方向难辨且数量较大的运算.但是,如果在运算前、运算中多一些解前分析、多一些几何角度尝试,在运算后多一些解后反思,所谓的运算方向并非真的难以辨析、大运算量也并非无从简便,本文将阐释笔者的一些做法.
- 杨波
- 关键词:代数
- “变废为宝”,让错解发挥应有价值被引量:2
- 2014年
- 俗语讲得好,人总是在不断失败中前行。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学生的学习,每次考试的失利,每道习题的错解,其实都是在为学习积累经验。一些错误的、看似没有价值的解题过程往往更能起到警示作用,从而在学生的后续学习中更好地提供“价值”。下面笔者通过平常课堂教学中的一些实例谈如何“变废为宝”,让错解发挥它应有的价值。
- 杨波
- 关键词:变废为宝错解警示作用解题过程课堂教学
- 复杂的“数”结合简单的“形”——数形结合方法使用一瞥
- 2013年
- 在第一轮高三复习综合练习中,学生碰到了这样一道题:
- 杨波
- 关键词:数学教学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