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8篇肝炎
  • 13篇慢性
  • 12篇乙型
  • 12篇乙型肝炎
  • 10篇慢性乙型
  • 10篇慢性乙型肝炎
  • 7篇疗效
  • 7篇肝硬化
  • 6篇病毒
  • 4篇治疗慢性乙型...
  • 4篇肝炎病毒
  • 3篇胆汁
  • 3篇胆汁性
  • 3篇胆汁性肝硬化
  • 3篇原发性
  • 3篇原发性胆汁性
  • 3篇原发性胆汁性...
  • 3篇重型
  • 3篇重型肝炎
  • 3篇疗效观察

机构

  • 23篇连云港市第四...
  • 2篇解放军第30...
  • 1篇连云港市第一...
  • 1篇连云港市第二...
  • 1篇解放军第三O...

作者

  • 23篇何文涛
  • 9篇吴斌
  • 7篇冯岚
  • 7篇吴东刚
  • 5篇程云峰
  • 3篇石建时
  • 1篇刘敏
  • 1篇胡德海
  • 1篇赵长新
  • 1篇陈东升
  • 1篇董方亮
  • 1篇高万芹
  • 1篇朱勇
  • 1篇杜亮
  • 1篇张勤

传媒

  • 4篇肝脏
  • 3篇实用肝脏病杂...
  • 2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临床荟萃
  • 1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河南中医
  • 1篇中国药房
  • 1篇中华肝脏病杂...
  • 1篇山东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国中医药现...
  • 1篇检验医学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中华实用诊断...
  • 1篇全国第2届中...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4篇2019
  • 1篇2015
  • 5篇2014
  • 1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1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慢性重型肝炎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25例分析
2006年
何文涛杜亮章佃芳袁年冯岚
关键词:腹膜炎
非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肝性脑病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探讨非肝硬化门静脉高压(NCPH)患者肝性脑病(HE)发生情况,并探讨其危险因素。方法评价两所医院共150例NCPH患者HE的发生率,以188例代偿期肝硬化患者作为对照。采用logistic回归筛选NCPH患者发生HE的独立危险因素,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结果NCPH患者显性肝性脑病(OHE)的发生率与肝硬化患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7%与6.9%,P=0.682);轻微肝性脑病(MHE)的发生率显著低于肝硬化患者(32.7%与46.3%,P<0.05)。上消化道出血、感染及门静脉侧支循环形成是NCPH患者发生HE的主要独立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HE是NCPH重要的并发症之一,且可能受上消化道出血、感染及门静脉侧支循环形成等因素的影响。
刘敏何文涛陈东升胡德海
关键词:肝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
慢性重型肝炎76例分析被引量:1
2008年
何文涛
阿德福韦酯联合肝苏颗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14年
我国乙型肝炎高发,为改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预后,目前公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方法是抗病毒治疗,为尽快改善患者症状,常辅以其他保肝降酶药物。本研究采用阿德福韦酯联合肝苏颗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观察其疗效,结果报道如下。
王林伦章以法何文涛吴斌程云峰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阿德福韦酯疗效观察肝苏颗粒
促肝细胞生长素联合舒肝宁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重度疗效观察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观察促肝细胞生长素(HGF)联合舒肝宁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重度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9例慢性乙型肝炎重度患者分成A组、B组和C组,三组患者在给予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的基础上,分别给予舒肝宁、HGF和舒肝宁联合HGF治疗,治疗6周以上。结果在治疗6周后,各组患者血生化指标均有明显改善(P<0.05),但C组明显优于A组和B组(P<0.01);A组患者HBV DNA水平为3.89±1.47lgcopies/ml,B组为3.57±1.36lgcopies/ml,和C组为3.17±1.08lgcopies/ml,3组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但组间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A组平均治疗51.6±12.5天,B组平均治疗46.6±9.5天,C组平均治疗40.3±6.4天(P<0.01);A组好转19例,死亡4例。B组好转19例,死亡4例。C组全部痊愈。结论在抗病毒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促肝细胞生长素联合舒肝宁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重度患者,可显著改善肝功能,提高疗效。
吴东刚何文涛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促肝细胞生长素舒肝宁
门冬氨酸鸟氨酸联合前列地尔治疗重症肝炎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观察门冬氨酸鸟氨酸联合前列地尔治疗重症肝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重症肝炎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肝治疗;试验组患者在给予常规护肝治疗的同时,给予门冬氨酸鸟氨酸10 g加入木糖醇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qd,并给予前列地尔10μ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 ml中静脉滴注,qd。两组患者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肝功能指标的变化,并观察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患者各项肝功能指标改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冬氨酸鸟氨酸联合前列地尔治疗重症肝炎具有较好的疗效,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
董方亮何文涛
关键词:门冬氨酸鸟氨酸前列地尔重症肝炎疗效安全性
阿德福韦酯联合复方甘草酸单铵S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分析被引量:7
2015年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全球公共卫生问题。我国2005年《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指出,慢性乙型肝炎(CHB)治疗的总体目标是:最大限度地长期抑制或消除HBV,减轻肝细胞炎症坏死及肝纤维化,延缓和阻止疾病进展,减少和防止肝脏失代偿、肝硬化、HCC及其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改善生活质量和延长存活时间[1]。
王林伦吴斌何文涛程云峰冯岚
关键词:乙型肝炎复方甘草酸单铵炎症坏死存活时间抗病毒药物
双重血浆分子吸附治疗肝衰竭时机及疗效评估
目的通过观察双重血浆分子吸附(DPMAS)治疗肝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探讨DPMAS治疗肝衰竭的最佳时机选择及临床价值。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进行DPMAS治疗肝衰竭患者,以治疗时机为分层(1-4天为G1组,5-9天为G2组,...
朱勇邱月何文涛
替诺福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替诺福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4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给予替诺福韦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恩替卡韦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观察组的ALT复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血清HBVDNA、HBeAg血清学应答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治疗中,采用替诺福韦具有很好的效果,可以提高患者的ALT复常率,持续改善患者的肝功能,而且安全性好,值得推广。
吴斌宋琪琪何文涛吴东刚
关键词:替诺福韦慢性乙型肝炎
影响慢性重型肝炎预后的危险因素分析
2007年
何文涛
关键词:慢性重型肝炎肝脏功能衰竭重型肝炎患者严重肝病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