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腰椎
  • 2篇内固定
  • 2篇骨折
  • 1篇蛋白
  • 1篇心病
  • 1篇心绞痛
  • 1篇心绞痛患者
  • 1篇胸腰椎
  • 1篇胸腰椎骨折
  • 1篇胸腰椎骨折并...
  • 1篇血必净
  • 1篇血液
  • 1篇血液流变
  • 1篇血液流变学
  • 1篇血液流变学指...
  • 1篇盐水
  • 1篇炎症
  • 1篇炎症因子
  • 1篇腰椎骨折
  • 1篇腰椎间盘

机构

  • 6篇广州市白云区...

作者

  • 6篇程利民
  • 3篇曾祥坤
  • 2篇王绍忠
  • 2篇曾玉娥
  • 2篇潘艳东
  • 1篇陈兆明
  • 1篇虞勇

传媒

  • 2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广东微量元素...
  • 1篇基层医学论坛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年份

  • 2篇2021
  • 1篇2017
  • 1篇2011
  • 1篇2007
  • 1篇2006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移位型股骨颈骨折内固定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移位型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手术时机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方法:采用回顾性对比研究,依据下列标准选择病例,年龄30~75岁;住院时间不少于48 h;GardenⅢ、Ⅳ型股骨颈患者,均进行了内固定手术,不包括外固定支架、牵引及石膏固定和人工关节置换者;随访时间24个月。将符合上述标准的192例按受伤至手术时间分为两组,A组为<24 h手术者(76例),B组为>24 h手术者(116例),将两组间住院时间、ICU时间、合并休克、伤口感染、肺部感染、股骨头坏死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经统计学处理,两组的住院时间、合并休克率、术后股骨头坏死率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01),而在其他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尽快手术恢复股骨颈的解剖关系,可大大降低住院时间及术后股骨头坏死的发生率,从而减少医疗费用。
程利民虞勇曾祥坤
关键词:移位型股骨颈骨折骨折内固定术后并发症
后路椎管减压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并截瘫
2007年
为探讨后路椎管减压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并载瘫的治疗效果,从2000年2月至2003年12月,共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并截瘫病人63例:T112例,T1211例,L124例,L215例,L38例,L43例;压缩性骨折21例,爆裂性骨折9列,旋转骨折16例,剪力骨折(切片状骨折)7例,椎体后部骨折(Chace骨折)10例;完全性截瘫21例,不完全性截瘫42例;全部病人采用后路椎管减压手术,Luque棒19例,双Harrington 12例,椎弓根螺钉32例。结果表明,本组63例无一例加重症状,获得随访的有51例,随访时间半年至2年,不完全截瘫患者均有明显的好转。提示后路减压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并截瘫可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尽早手术及彻底减压与疗效密切相关。
程利民曾玉娥曾祥坤
关键词:胸腰椎骨折截瘫后路减压内固定
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体会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总结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从1988年6月至2004年8月,共手术治疗150例,其中L4 ̄5102例,L5 ̄S136例,L3 ̄412例,同时两个椎间盘突出6例。手术采用全椎板切除36例,半椎板切除90例,开窗24例。结果经半年至3年随访,优132例,良15例,差3例。结论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临床表现结合MRI和CT或CTM检查是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的重要手段,重视侧隐窝的减压与疗效密切相关。
程利民曾玉娥曾祥坤
关键词:腰椎间盘手术治疗
血必净对脓毒症患者炎症因子及高迁移率族蛋白B1水平的影响
2017年
探究血必净对脓毒症患者炎症因子及高迁移率族蛋白B1水平的影响。随机选取2014年3月~2016年5月我院门诊诊治的脓毒症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按治疗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血必净治疗+常规治疗)和对照组(常规治疗),各39例。观察两组患者炎症因子(IL-6、IL-10、TNF-α)水平和高迁移率族蛋白B1水平的变化。治疗后观察组IL-6、IL-10、TNF-α水平降低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HMGB1水平降低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必净可以显著改善脓毒症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和高迁移率族蛋白B1水平,提高对脓毒症的治疗效果,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陈兆明程利民李树河
关键词:血必净脓毒症患者炎症因子高迁移率族蛋白B1
高渗盐水联合吡拉西坦静脉滴注对重症脑出血患者颅内压及神经功能的影响被引量:8
2021年
目的:探讨高渗盐水联合吡拉西坦静脉滴注对重症脑出血患者颅内压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5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重症脑出血患者66例,按随机对照原则分为两组,每组33例。对照组给予吡拉西坦+甘露醇治疗,观察组给予吡拉西坦+高渗盐水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颅内压及神经功能、精神状态。结果:治疗1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和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且脑水肿体积、颅内压、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渗盐水联合吡拉西坦静脉滴注治疗重症脑出血,降低颅内压的速度显著,可有效改善脑水肿,提高患者神经功能及精神状态,疗效确切。
王绍忠潘艳东程利民
关键词:重症脑出血高渗盐水吡拉西坦颅内压神经功能
参麦注射液联合比索洛尔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应用参麦注射液联合比索洛尔治疗对其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2月—2020年2月收治的104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比索洛尔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参麦注射液治疗,治疗1个月后,比较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红细胞沉降率(ESR)、全血黏度(WBV)、血小板黏附率(PAR)、红细胞比容(HCT)、血浆黏度(PV)]、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心绞痛持续时间、心绞痛发作次数)。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WBV、PV、PAR、HCT、ESR指标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绞痛持续时间、心绞痛发作次数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心绞痛应用参麦注射液联合比索洛尔治疗效果较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水平指标,减少其心绞痛发作次数,降低其心绞痛持续时间。
王绍忠潘艳东程利民
关键词:冠心病心绞痛参麦注射液比索洛尔血液流变学指标临床症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