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忠
- 作品数:4 被引量:23H指数:2
- 供职机构:常州市儿童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121例新生儿高间接胆红素血症病因分析
- 1998年
- 高间接胆红素血症(高胆)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症状之一,可由不同病因引起。本文收集了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新生儿高胆,分析其发病因素,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病例选择凡符合病理性黄疸标准,即(1)黄疸过早;(2)进展过快;(3)程度过重足月儿血清胆红素>20...
- 王忠陈玲
- 关键词: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因
- 布拉氏酵母菌治疗儿童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5
- 2015年
- 目的 :评价布拉氏酵母菌治疗儿童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方法:将常州市儿童医院2012年9月—2013年12月收治的轮状病毒肠炎患儿9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蒙脱石混悬液、补液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布拉氏酵母菌口服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共94例完成治疗。治疗第4天观察组大便次数为(5.26±2.12)次/d,对照组为(6.20±1.93)次/d(t=2.231,P<0.05);治疗第7天观察组大便次数为(2.63±1.99)次/d,对照组为(3.98±1.73)次/d(t=3.491,P<0.01);腹泻平均持续时间观察组为(5.10±2.09)d,对照组为(6.53±2.54)d(t=2.993,P<0.0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6,P<0.05)。结论:布拉氏酵母菌可作为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常规用药,疗效较好。
- 丁立朱洁顾晓艳周华林雪峰王忠王晓岚姚玉芹
- 关键词:轮状病毒肠炎布拉氏酵母菌儿童
- 儿童肾病综合征D-二聚体变化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儿童肾病综合征中D-二聚体变化的影响因素及其相关性分析。方法:检测38例肾病综合征患儿的D-二聚体、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及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并分别对D-二聚体与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eGFR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儿童肾病综合征中D-二聚体与24 h尿蛋白定量呈正相关(rs=0.47,P<0.05);D-二聚体与血清白蛋白呈负相关(rs=-0.56,P<0.01);而D-二聚体与eGFR则没有相关性(rs=0.19,P>0.05)。结论:儿童肾病综合征D-二聚体的变化与蛋白尿以及低蛋白血症程度相关,可以作为肾病综合征患儿病情严重程度的判断指标之一。
- 丁立林雪峰王忠王晓岚张芝艳顾晓燕顾燕萍
- 关键词:儿童肾病综合征D-二聚体蛋白尿白蛋白
- 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和红细胞生成素与小儿慢性病贫血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6
- 2006年
- 目的探讨小儿慢性病贫血(ACD)时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IL)6与红细胞生成素(EPO)的变化及其在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2002年4月至2004年12月常州市儿童医院收治ACD患儿19例(ACD组),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测定患儿外周血清中TNFα、IL6、EPO水平;对照组为17例上呼吸道感染恢复期患儿。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CD组患儿血清中TNFα、IL6均显著增高(P<0.05)。血清TNFα、IL6与血清铁蛋白质量浓度呈正相关。结论免疫及炎症反应所产生的细胞因子TNFα、IL6可能通过干扰铁代谢和抑制EPO生成、钝化对EPO的反应等途径介导了ACD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 林雪峰王忠吴秀梅王晓岚朱小虎
- 关键词:慢性病贫血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红细胞生成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