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凤菊

作品数:29 被引量:143H指数:6
供职机构:安阳市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标准

领域

  • 27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4篇大豆
  • 10篇性状
  • 8篇栽培
  • 7篇栽培技术
  • 6篇农艺
  • 6篇农艺性
  • 6篇农艺性状
  • 6篇高产
  • 6篇大豆新品种
  • 5篇疫霉
  • 5篇疫霉根腐病
  • 5篇夏大豆
  • 5篇抗性
  • 5篇黄淮
  • 5篇黄淮海
  • 5篇根腐
  • 5篇根腐病
  • 4篇选育
  • 4篇品种(系)
  • 4篇黄淮海地区

机构

  • 29篇安阳市农业科...

作者

  • 29篇王凤菊
  • 26篇陈亚光
  • 23篇徐淑霞
  • 21篇周青
  • 20篇张志民
  • 14篇杨慧凤
  • 14篇郭海芳
  • 14篇李明军
  • 12篇郑丽敏
  • 6篇牛永锋
  • 2篇杨慧风
  • 2篇申为民
  • 1篇李敬勋
  • 1篇范阳
  • 1篇张瑞霞
  • 1篇季珊珊
  • 1篇范华兵

传媒

  • 10篇大豆科技
  • 4篇大豆科学
  • 3篇农业科技通讯
  • 3篇天津农业科学
  • 2篇中国种业
  • 1篇中国油料作物...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耕作与栽培
  • 1篇农业工程技术...

年份

  • 1篇2024
  • 7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7篇2019
  • 5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2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安豆1498——疫霉根腐病抗性新种质被引量:8
2017年
利用下胚轴创伤接种方法鉴定了77份大豆品种(系)对8个大豆疫霉菌株的抗性反应,通过基因推导方法分析品种(系)的抗病基因。结果表明,77份大豆品种(系)对8个菌株共产生24个不同的反应型,安豆1498反应型为RRRRRRRR,是参试品种(系)中唯一一个抗8个大豆疫霉菌株的品种。本文将为安豆1498在疫霉根腐病流行区域的大面积推广提供技术支撑,同时可为抗疫霉根腐病育种提供抗性材料。
张志民陈亚光周青杨慧风王凤菊郑丽敏郭海芳李明军徐淑霞
关键词:疫霉根腐病抗性鉴定
大豆品种安豆1498对大豆疫霉菌株PsJS2的抗性遗传分析及基因定位被引量:1
2021年
为发掘新的抗病基因以增强大豆对疫霉根腐病的抗性,本研究以大豆品种安豆1498和Williams为材料,采用下胚轴创伤接种法鉴定二者对Race1、Race3、Race4、NKI、USAR2、Ps41-1、PsMC1和PsJS2等8个大豆疫霉菌株的抗性;对安豆1498与Williams杂交组合获得167个F2∶3代家系群体接种PsJS2菌株,进行抗性遗传分析;并利用618个SSR分子标记对抗性基因进行初步定位。结果表明:安豆1498对Race1、Race3、Race4、Ps41-1、PsMC1和PsJS2等6个大豆疫霉菌株表现为抗病,表明安豆1498是一个优良的疫霉根腐病抗性材料;抗性遗传分析结果显示安豆1498和F1代都表现抗病,Williams表现感病,F2∶3代群体中抗病:分离:感病株数表现为1∶2∶1的分离比,表明安豆1498对大豆疫霉菌株PsJS2的抗性由单个显性基因控制,暂命名为Rps1498;基因定位结果显示Rps1498与大豆3号染色体(N连锁群)上的5个SSR标记(Satt152、Satt631、Sat186、Satt683和Satt624)连锁,通过分子作图分析Rps1498位于SSR标记Sat186和Satt683之间,遗传距离分别为5.1和9.3 cM。
陈亚光昝凯徐淑霞王凤菊张志民郑丽敏周青申为民
关键词:大豆疫霉根腐病分子标记抗病基因
检测大豆抗疫霉根腐病基因的分子标记、引物、检测方法及应用
本发明属于大豆分子育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检测大豆抗疫霉根腐病基因的分子标记、引物、检测方法及应用,所述引物序列是由序列表中分子标记sat186和分子标记satt683的上下游引物组成的引物对。本发明提供了大豆抗疫霉根腐病...
陈亚光徐淑霞昝凯周青张志民王凤菊杨慧凤郭海芳李明军
黄淮海夏大豆(南片)品种(系)农艺性状的综合分析及评价模型构建被引量:9
2023年
为全面、准确综合评价黄淮海夏大豆(南片)品种(系)的农艺性状,构建大豆品种(系)的综合评价体系,本研究利用因子分析、DTOPSIS法、聚类分析和回归分析等多元分析方法,对2019—2021年黄淮海夏大豆(南片)区试中完成两年试验的37份品种(系)的15个性状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结果表明:37份大豆品种(系)的15个农艺性状变异系数为2.4%~53.0%,花叶病毒病变异系数最大,其次为有效分枝数,生育期变异系数最小;相关分析表明15个农艺性状间存在复杂的相关性,因子分析将15个性状转化为5个主因子,累计贡献率达77.973%。采用DTOPSIS法计算品种(系)综合评价值(Ci值),对Ci值进行聚类分析,将37份品种(系)划分为3个类群,每个类群具有不同的优势性状。通过逐步回归分析建立大豆品种(系)综合评价模型:Ci=0.484+0.033X_(3)+0.027X_(4)+0.067X_(7)+0.011X_(11)+0.034X_(14),(R^(2)=0.955 0,F=132.027,P<0.000 1),该模型可用于黄淮海夏大豆品种(系)的综合评价,为育种家选育高产优质大豆品种提供参考。
昝凯陈亚光申为民徐淑霞周青王凤菊郭海芳李明军
关键词:大豆黄淮海地区
基于R语言的GGE双标图在大豆区试中的应用被引量:19
2019年
为合理评价大豆区域试验中品系的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同时为大豆育种工作者提供新的统计方法,以2014年河南省夏大豆区域试验数据为资料,利用R语言的GGEBiplotGUI包对参试品系的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及试点的代表性和区分力进行双标图分析。结果表明,GGE双标图操作简单且能够全面有效地评价参试品系和试点,该方法在大豆区域试验中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
昝凯陈亚光徐淑霞周青张志民杨慧凤王凤菊李明军郭海芳
关键词:大豆R语言GGE双标图
黄淮海地区夏大豆新品种产量相关性状的综合分析被引量:7
2022年
为了解黄淮海地区夏大豆产量性状之间的关系,以14个大豆品种为试验材料,对产量及相关农艺性状进行了丰产性、变异性、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继而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安豆6223’平均产量最高;变异性分析结果显示,有效分支变异系数最大,达44.37%,百粒质量变异系数最小,为15.93%;产量和单株粒数,单株粒质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单株有效荚数呈显著正相关(P<0.05);将9个农艺性状降维成产3个主成分,分别为产量因子、株型因子和粒质量因子,累计贡献率为74.930%;把14个品种聚类分析为4个类群,其中第2类群平均产量最高。综上,黄淮海地区种质资源农艺性状有丰富的多样性,‘安豆6223’等大豆新品种适宜在此区域推广种植以及作为优质亲本使用。
陈亚光昝凯王凤菊郑丽敏刘婷徐淑霞
关键词: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
夏播大豆一次播种全苗壮苗关键技术被引量:4
2019年
介绍夏播大豆一播全苗及培育壮苗关键技术,根据大豆的生长特点及所需要的外界条件,从播前准备、播种方式、播种深度、墒情控制到播后管理进行规范,保证大豆一播全苗及幼苗健壮。
田广吉范华兵王凤菊郭海芳
关键词:夏播大豆一播全苗壮苗
大豆新品种安豆5246及栽培要点被引量:1
2019年
安豆5246品种2年区试试验较对照豫豆22增产5.73%和9.43%,生产试验增产8.23%;对大豆花叶病毒病SC3和SC7表现抗病;蛋白质(干基)含量达44.49%,粗脂肪(干基)含量18.10%,高产稳产、广适、抗病、蛋白质含量高,具有很好的市场应用前景。
张志民昝凯王凤菊徐淑霞
关键词:品种选育高蛋白品种栽培技术
国审高油大豆新品种安豆1498的品种特性及高效栽培技术被引量:2
2023年
安豆1498是安阳市农业科学院以安豆6号为母本,Sprite 87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系谱法选育而成的高油大豆新品种。2018-2019年参加国家黄淮海夏大豆北片组区域试验,2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3009.8 kg/hm^(2),较对照品种冀豆12号平均增产5.6%。2020年参加国家黄淮海夏大豆北片组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3418.5 kg/hm^(2),较对照品种冀豆12号平均增产11.8%。该品种高产稳产、抗病性强、脂肪含量高、适种范围广。2年平均粗脂肪含量为22.02%,属高油大豆品种。适宜在北京中部和南部、天津、河北北部和中部及山东北部地区夏播种植。2021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国审豆20210039。
牛永锋周青张志民郑丽敏王凤菊陈亚光昝凯徐淑霞
关键词:大豆栽培技术
设施专用大牛角椒“长椒128”秋延后高产栽培技术
2012年
“长椒128”是河南省安阳市农科院培育的设施专用的大果型牛角椒新品种。该品种果长25~40cm,最长可达40cm。顶部果不变小,顶部果果长25~26cm,果宽4.5cm,肉厚0.35cm,浅绿色,果直、顶部有皱。平均单果质量140g,最大单果质1300g。果皮光滑,果肉厚,口感微辣,品质极佳。
王凤菊李敬勋张瑞霞
关键词:大牛角椒高产栽培技术秋延后单果质量大果型农科院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