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欧阳春

作品数:23 被引量:74H指数:5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5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6篇动脉
  • 4篇心肌
  • 4篇心脏
  • 4篇置换术
  • 4篇手术
  • 4篇主动脉
  • 4篇疗效
  • 4篇瓣膜
  • 3篇心病
  • 3篇心肌损伤
  • 3篇心脏瓣膜
  • 3篇体外循环
  • 3篇外循环
  • 3篇肌损伤
  • 3篇冠心病
  • 3篇瓣膜置换
  • 3篇瓣膜置换术
  • 2篇动脉弓
  • 2篇心血管
  • 2篇心脏瓣膜置换

机构

  • 23篇北京大学深圳...
  • 2篇深圳市龙华区...
  • 1篇汕头大学

作者

  • 23篇欧阳春
  • 16篇韩振
  • 14篇任明明
  • 12篇黄磊
  • 9篇许志锋
  • 8篇吴永前
  • 8篇冯钢
  • 2篇胡俊
  • 2篇陈立波
  • 2篇李敬来
  • 2篇吴军
  • 1篇刘继先
  • 1篇欧阳淑园

传媒

  • 3篇岭南心血管病...
  • 2篇海南医学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交通医学
  • 1篇局解手术学杂...
  • 1篇实用心脑肺血...
  • 1篇卒中与神经疾...
  • 1篇罕少疾病杂志
  • 1篇现代检验医学...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南通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卫生标准...

年份

  • 2篇2022
  • 2篇2021
  • 9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6
  • 4篇2015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序贯式不停跳冠脉搭桥与非序贯式不停跳冠脉搭桥的对比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通过多项指标对比序贯式不停跳冠脉搭桥与非序贯式不停跳冠脉搭桥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于2009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的非序贯式不停跳冠脉搭桥手术患者与序贯式不停跳冠脉搭桥手术患者各28例为研究对象,总计56例。将行非序贯式不停跳冠脉搭桥患者记为对照组,行序贯式不停跳冠脉搭桥患者记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术后1天(A1)以及术后2天(A2)的心肌肌钙蛋白I(cTnI)浓度、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活性、氨基酸末端前体脑钠肽(NT-proBNP)浓度以及桥血管使用数目、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费用。结果行序贯式不停跳冠脉搭桥患者组(观察组)在A1、A2时刻的cTnI、CK-MB、NT-proBNP低于行非序贯式不停跳冠脉搭桥患者组(对照组)。此外,观察组在桥血管使用数目、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序贯式OPCABG术对心肌损伤的程度小于非序贯式OPCABG,并且序贯式OPCABG术桥血管使用少,手术时间短,住院费用更低,尤其对于主动粥样斑块较多,桥血管缺乏,基础状态较差的病人优于非序贯式OPCABG,极大地增加了OPCABG手术适应症。
欧阳春韩振任明明许志锋吴永前
关键词:心肌损伤
经皮穿刺预缝合技术在体外膜肺氧合快速建立血管通路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预缝合技术在体外膜肺氧合(ECMO)快速建立血管通路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北京大学深圳医院2015年1月至2017年7月经皮穿刺置管并应用Proglide血管缝合器行动脉预缝合建立血管通路行ECMO支持的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经皮穿刺置管成功率、置管时间、切口出血、切口感染、远端肢体缺血情况以及拔管后穿刺口出血情况。结果经皮穿刺股动静脉置管成功率为100%,平均置管时间为(8.2±2.7)min,切口出血发生率为0(0/12),切口感染发生率为0(0/12),下肢缺血发生率为8.3%(1/12),拔管后穿刺口出血率为0(0/12)。结论经皮穿刺可以快速建立血管通路,可以有效避免切口出血、感染以及避免远端肢体缺血,动脉预缝合技术可以保证拔管后穿刺口的安全止血,经皮穿刺预缝合技术在体外膜肺氧合快速建立血管通路应用安全有效。
冯钢许志锋韩振吴永前任明明欧阳春叶小强黄磊温远祥
关键词:经皮穿刺置管血管通路建立体外膜肺氧合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并发心房颤动患者单极和双极射频消融的疗效对比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了解单极或双极射频消融技术应用于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并发心房颤动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差异,为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提供理论支持。方法 2012年11月至2017年6月期间,对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收治的80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并发心房颤动患者进行了临床研究,均分为对照组(单极射频消融)和实验组(双极射频消融),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术前、出院时、出院后3个月、出院后6个月)超声功能参数(包括左心房横径、左心室收缩末期横径、左心室舒张末期横径、左心室射血分数),心房颤动发病率及即刻心率情况(即刻心率包括窦性心率不齐、心房扑动、交界心律),心功能分级,围术期并发症(包括再开胸止血、顽固低心排血量综合征、心律失常、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使用、传导阻滞、肺部感染等)的统计学差异。结果两组不同治疗时点左心房横径、左心室收缩末期横径、左心室舒张末期横径、左心室射血分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两组治疗出院3、6个月后左心室收缩末期横径、左心室舒张末期横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前后心房颤动发病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前后即刻心率情况指标中窦性心律不齐、交界心律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出院后6个月心功能分级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围术期并发症指标中主动脉内球囊反搏使用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论单极还是双极射频消融治疗技术,对于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并发心房颤动患者的心功能均有积极治疗和促进作用,同时双极射频消融治疗技术相对而言,更能降低患者心房颤动发病率、恢复正常的窦性心律,手术后并发症发病率也相对更低。
欧阳春韩振任明明黄磊叶小强
关键词: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心房颤动双极射频消融
不停跳与停跳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究不停跳和停跳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不停跳组和停跳组,各40例。不停跳组患者行体外循环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治疗,停跳组患者行体外循环下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包括手术时间、ICU入住时间、住院时间、呼吸机辅助时间、24 h引流量等;于术前、术后24 h,测定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CK-MB)、肌钙蛋白Ⅰ(myocardial troponin I,cTnI)心肌标志物水平;于术前、术后1个月,采用超声诊断仪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前后径(left ventricle end-diastolic dimension,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systolic diameter,LVESD)、右室做功指数(right ventricular stroke work index,RVSWI)、左室做功指数(left ventricular stroke work index,LVSWI)、左心室收缩压(left ventricular systolic pressure,LVSP)。结果不停跳组患者的手术时间、ICU入住时间、住院时间、呼吸机辅助时间均显著短于停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4 h引流量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24 h,不停跳组患者的心肌标志物cTnI和CK-MB水平显著低于停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1个月,不停跳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LVEF、RVSWI、LVSWI、LVSP、LVEDD和LVESD)较停跳组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冠脉搭桥术进行治疗的术中情况较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
欧阳春欧阳春
关键词:不停跳停跳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心功能左心室射血分数
多指标评估冠脉旁路移植术方法心肌损伤
目的 通过多指标评估对比体外循环冠脉旁路移植术(CABG)与非体外循环冠脉旁路移植术(OPCABG)的心肌损伤程度.方法 对2009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随机选取CABG和OPCABG患者各...
任明明韩振冯钢许志锋吴永前欧阳春
关键词:冠脉旁路移植术体外循环非体外循环心肌损伤
一种心血管介入穿刺引流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第一引流针管,包括第一引流针管、第一连接装置、第二连接装置、第二引流针管,所述第一连接装置连接于所述第一引流针管,所述第二连接装置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装置,所述第二连接装置靠近所述第一连接装置的一侧设置有所述...
欧阳春张静
腔内治疗应用于主动脉弓部病变患者的临床疗效
2021年
目的探讨腔内治疗应用于主动脉弓部病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主动脉弓部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采用主动脉腔内修复治疗。记录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呼吸机辅助时间、ICU时间、术后运动恢复时间、术后饮食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记录患者手术效果。术中观察旁路人工血管或者覆膜支架的应用效果;术后随访36个月,通过CT血管造影(CTA)评价主动脉支架和烟囱支架表现、是否出现内漏、夹层假腔或者动脉瘤腔血管栓塞情况。记录患者治疗前后脑梗死、暂时性神经功能障碍、脊髓损伤、肺部感染、肾功能不全透析情况。评价患者治疗前后自我管理能力及生存质量。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取得技术性成功,覆膜支架平均直径(34.5±2.5)mm;手术时间为(1.51±1.00)h,术中出血量为(150.54±90.01)mL,呼吸机辅助时间(23.01±1.58)h,ICU时间(74.30±6.71)h,术后运动恢复时间为(49.45±21.10)h,术后饮食恢复时间为(25.18±11.23)h,住院时间为(12.09±4.05)d;15例患者出现内漏,术后仅3例患者出现重度不良事件。治疗期间升主动脉造影表明主动脉覆膜支架位置固定精准;术后影像学检查显示,旁路人工血管和烟囱支架、覆膜支架在位良好,应用效果好。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患者脑梗死、暂时性神经功能障碍、脊髓损伤、肺部感染、肾功能不全透析等症状均改善(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评分提高(P<0.05)。结论腔内治疗应用于主动脉弓部病变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避免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提高生存质量。
任明明韩振冯钢黄磊吴永前许志锋欧阳春
关键词:腔内治疗主动脉腔内修复术穿透性溃疡主动脉食管瘘
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的应用及近中期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腔内修复术治疗胸主动脉疾病的应用及近中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5年8月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心血管外科胸主动脉疾病83例的治疗效果.所有病例均有腔内修复术(EVAR)适应症,其中拒绝外科治疗11...
任明明韩振陈立波李敬来许志锋欧阳春
关键词:腔内修复术主动脉疾病B型主动脉夹层疗效
TMSN-AA纳米复合物促进人胚胎干细胞向心肌细胞分化的潜在机制研究
2018年
目的研究优化后的TMSN-AA纳米复合物促进人胚胎干细胞(h ESCs)心肌分化的可能性,并探讨其诱导心肌分化的潜在机制。方法采用优化抗坏血酸(AA)负载的荧光TRITC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TMSN-AA)作为诱导剂,诱导h ESCs细胞心肌分化。通过荧光定位检测该诱导剂进入细胞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进入细胞后对细胞存活与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TMSN-AA诱导后,心肌标记基因cTn I、FLK-1以及干性基因OCT4和SOX2的表达以及相关信号通路ERK1/2的激活情况。结果荧光定位发现TMSN-AA可以靶向进入h ESCs细胞,流式细胞仪分析结果显示,二氧化硅和荧光染料四甲基罗丹明修饰介孔二氧化硅不会影响h ESCs的存活和凋亡;且TMSN-AA诱导后,干性基因OCT4和SOX2均下调,且上调心肌标记基因c Tn I和FLK-1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TMSN-AA的处理可以激活ERK1/2信号通路,同时证实,该过程Akt信号通路并未参与其中。结论优化后的TMSN-AA纳米载体可以成功进入h ESCs细胞,并靶向诱导其心肌分化,而该诱导过程,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是通过激活ERK1/2,而不是Akt信号通路实现的。
任明明韩振陈立波李敬来冯钢许志锋黄磊欧阳春
关键词:人胚胎干细胞
两种手术方法处理冠心病合并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的疗效比较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观察不同手术方法对冠状动脉性心脏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D)合并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ischemic mitral regurgitation, IMR)患者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法将36 例CHD 合并IMR 患者分成冠状动脉搭桥术+二尖瓣成形术组(A 组)和冠状动脉搭桥术+二尖瓣置换术组(B组),比较两组疗效。结果:A 组并发症发生率(5.56%)低于B 组(11.11%);但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 组治疗时间均低于B 组,且心功能改善更明显(均P<0.05)。结论:冠状动脉搭桥术+二尖瓣成形术对CHD 合并IMR疗效明显优于冠状动脉搭桥术+二尖瓣置换术,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缩短治疗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疗效安全可靠。
黄磊任明明欧阳春叶小强吴永前韩振
关键词: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二尖瓣成形术二尖瓣置换术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