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妍
- 作品数:19 被引量:20H指数:2
- 供职机构:灌南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农业三新工程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灌南县不同稻作方式对水稻产量效益影响及其应用趋势被引量:1
- 2014年
- 灌南县种植业主要以稻麦轮作为主,形成了机插秧、手栽秧、塑盘育秧抛栽、直播稻等多种稻作方式。通过对不同稻作方式下水稻产量和效益的影响进行比较,阐述了灌南县稻作方式特点及应用趋势,分析不同稻作方式的应用优势与潜在问题,以推进灌南县水稻生产再上新台阶。
- 叶世超贾玉书孙朋孙妍
- 关键词:稻作方式水稻产量
- 灌南县稻麦周年协调超高产栽培技术被引量:2
- 2016年
- 根据近几年来江苏省灌南县稻麦周年高产栽培的试验示范及推广,从品种选择、种植方式、播期确定、栽植密度和肥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等方面总结了一套水稻亩产800kg、小麦亩产600kg的稻麦周年协调超高产栽培技术,为稻麦周年协调高产的大面积推广提供技术参考。
- 孙妍
- 关键词:超高产栽培技术
- 盐粳11号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被引量:1
- 2010年
- 阐述了盐粳11号的特征特性,并介绍了其高产栽培技术,以为盐粳11号在灌南地区的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 孙妍孙朋
- 关键词:高产栽培技术
- 利马豆新品种矮生美国利马豆被引量:1
- 2007年
- 利马豆(Phaseolus Iunatus L.)俗称洋扁豆,属豆科菜豆属栽培种,原产墨西哥、秘鲁等美洲国家,我国仅在长江流域以南地区有零星种植,品种多为蔓生晚熟类型。利马豆营养丰富,干籽粒的蛋白质含量约20%,脂肪1.1%~1.5%,碳水化合物58%-65%,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鲜籽粒可作优质蔬菜,烧、炒、烩、炸均可,味美香糯;鲜豆还可快速冷冻贮藏,分期销售。干豆可与主粮大米、面粉等搭配蒸煮,营养互补。利马豆对环境要求不严,较耐瘠薄,抗旱,耐渍,抗病虫害,作绿色蔬菜发展前景广阔。
- 孙妍
- 关键词:利马豆矮生营养丰富绿色蔬菜蛋白质含量碳水化合物
- 四种不同稻田综合种养模式对比试验被引量:1
- 2020年
- 稻田综合种养是根据水稻特征特性与虾、蟹、鱼等生活特点设计出的一种高效立体种养模式,通过稻渔共生互促,在保证水稻不减产的前提下,能显著增加稻田综合效益。针对近年来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稻田综合种养快速发展的现状,2019年引进了稻—小龙虾、稻—蟹+沙塘鳢、稻—澳洲小龙虾、稻—南美白对虾共四种不同综合种养模式进行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适合灌南县的稻田综合种养模式为稻—蟹+沙塘鳢、稻—小龙虾,两种模式每亩纯收益分别为3745元、2188元,较单季水稻分别亩增收益2783.4元、1226.4元,增幅达289.46%、127.54%。
- 孙妍
- 关键词:增收
- 从生态条件看灌南县小麦品种的合理选用
- 2017年
- 为引导江苏省灌南县小麦品种的合理利用,促进小麦生产再上新台阶,从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对灌南县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近五十年的小麦品种利用情况进行了研究分析,为种植者在诸多小麦品种中,选择在当地适应性好、稳产高产品种提供依据。结果表明:由于灌南县的生态条件的特殊性,生产上应选用综合性状好,产量高而稳,抗逆性强的半冬稍偏冬性小麦品种。
- 孙妍徐鹏飞
- 关键词:生态条件小麦
- 不同小麦品种抗赤霉病效果比较试验被引量:1
- 2020年
- 赤霉病是小麦后期的主要病害,危害大,损失重。为了筛选出适合江苏省灌南县种植的高产、稳产、综合抗性好的小麦品种,开展了不同小麦品种抗赤霉病效果比较试验,并对各品种进行田间考查和室内考种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淮麦920、淮麦40、徐农029、中研0709小麦品种抗赤霉病效果较好,产量较高,适宜大面积推广,在小麦抽穗扬花期,适时进行药剂防治,可有效控制赤霉病的发生和危害。
- 孙妍孙宪雪徐中慧
- 关键词:小麦赤霉病抗病
- 灌南县工厂化食用菌产业的现状与发展思路
- 2011年
- 近几年来,灌南县工厂化食用菌产业得到快速发展,成为全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示范县.有利条件是良好的自然环境、产业基础、政策环境等;生产中也存在诸多制约因素,一是品种结构单一;二是龙头企业带动力弱,深加工率低;三是行业组织化程度较低;四是管理、服务滞后,科研开发能力薄弱.笔者对灌南县工厂化食用菌生产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认真分析。
- 孙妍稽东黄军仁
- 关键词:工厂化食用菌产业
- 灌南县水稻基质育秧现状及发展对策
- 2016年
- 近几年来水稻基质育秧发展较为迅速,逐渐取代了传统的营养土育秧,我们针对育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对比营养土育秧与基质育秧的优缺点,提出推广水稻基质育秧的对策与建议。
- 嵇东孙妍
- 关键词:水稻基质育秧
- 一种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接种装置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接种装置,涉及食用菌栽培的技术领域,其包括接种平台,所述接种平台的内部设置有传送带;电推杆,通过支撑板装配在接种平台的侧面;矩形框,固定装配在电推杆的输出端上,且所述矩形框的底部等距固接有...
- 嵇东吴云孙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