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杉
- 作品数:5 被引量:39H指数:4
- 供职机构:北京丰台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经左侧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临床分析被引量:9
- 2011年
- 目的通过对比左右桡动脉两种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探讨经左侧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入选2007年8月至2010年10月行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970例,随机分为左侧桡动脉组486例(左侧组),右侧桡动脉组484例(右侧组),主要观察指标包括:介入手术成功率、血管开通时间、术中及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等。结果左侧组手术成功率为94.8,右侧组手术成功率为93.4,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穿刺成功率、血管开通时间、X线透视时间、对比剂用量、手术总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左侧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安全有效。
- 熊永红惠永明张骥李杰姜杉于凝
-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桡动脉冠心病
- 86例冠心病PCI术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分析被引量:2
- 2009年
- 熊永红王静惠永明张骥姜杉于凝
- 关键词:血清C反应蛋白术前后PROTEIN机体炎性反应
- 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618例分析被引量:18
- 2010年
- 目的:通过对比桡动脉、股动脉2种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探讨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连续入选2003年12月至2009年12月在北京丰台医院心内科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1236例,随机分为桡动脉组618例,股动脉组618例,主要观察指标包括:手术成功率、穿刺成功率、血管开通时间、X线透视时间、手术总时间、不同指引导管的使用率、术中不良事件(包括死亡、急性心肌梗死、恶性心律失常、冠状动脉痉挛、夹层及穿孔和闭塞)、术后不良事件(包括死亡、急性心肌梗死、患侧肢体假性动脉瘤及血肿)及总住院时间等。结果: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的成功率为95.8%,与股动脉组比较,桡动脉组穿刺成功率、血管开通时间、X线透视时间、手术总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股动脉组相比较,桡动脉组术后血肿的发生率、住院时间显著减少。结论: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安全有效,并发症少,减少了患者住院时间,但需要熟练掌握手术技巧,术中宜直接选择支撑力较好的指引导管,以提高手术成功率。
- 熊永红惠永明张骥姜杉于凝朱辉王静
- 关键词: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冠状动脉疾病桡动脉
- 盐酸曲美他嗪对冠状动脉支架术后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及活动耐量的影响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评价盐酸曲美他嗪对冠状动脉支架治疗术后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及活动耐量的影响。方法:选取首次行冠状动脉支架治疗术患者104例,植入支架后,随机分为盐酸曲美他嗪组(20mg,3次/d,口服)及常规治疗组(安慰剂1片,3次/d,口服),各52例。所有患者每2周门诊随访1次,共6个月,记录心绞痛发作的次数、硝酸甘油的应用、心绞痛分级(CCS分级),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发生情况;并于开始服药治疗前以及服药6个月后,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及6min步行试验。结果:2组患者MACE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盐酸曲美他嗪组:7.8%,常规治疗组:9.7%P>0.05);在心绞痛发作例数、发作次数及心绞痛CCSⅢ级,发作时需用硝酸甘油缓解例数方面盐酸曲美他嗪组均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治疗6个月后盐酸曲美他嗪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6min步行距离较自身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6min步行距离较常规治疗组明显增加(P<0.05)。结论:冠状动脉支架治疗术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盐酸曲美他嗪可以减少心绞痛的发作,改善左心功能,提高活动耐量。
- 熊永红惠永明张骥姜杉朱辉于凝王静
- 关键词:盐酸曲美他嗪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心绞痛冠状动脉疾病
- 经左侧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术的临床优势探讨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与经右侧桡动脉途径相比较探讨经左侧桡动脉进行冠脉介入术的优势。方法 956例患者分别经左侧桡动脉途径(A组,558例)和右侧桡动脉途径(B组,398例)进行冠脉造影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观察分析两组的成功率、失败原因以及导管应用类型和到位时间。结果在造影成功率上经左侧和右侧桡动脉途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1.2%比89.4%,χ2=5.375,P=0.251);在PCI成功率上两组统计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2.8%比49.2%,χ2=3.384,P=0.066)。在造影失败的原因中,在锁骨下动脉迂曲及头臂干迂曲钙化/闭塞不能通过的发生率在右侧桡动脉途径更高(45.2%),并且为经右侧桡动脉造影失败的最主要原因;在PCI中,指引导管一次到位成功(92.2%比74.9%,χ2=22.272,P=0.0002)或更换指引导管后成功(6.0%比18.3%,χ2=14.537,P=0.0001)以及桡动脉途径失败需要改为股动脉途径在B组中发生率更高(1.8%比6.9%,χ2=6.629,P=0.012)。在两组中JudkinsL3.5(79.2%比81.7%,χ2=0.87,P=0.351)和R3.5(78.2%比80.3%,χ2=0.582,P=0.445)的应用率最高。在穿刺-鞘管到位时间上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2.29±20.73)s比(96.16±21.13)s,t=1.04,P=0.253,但在导管到位时间上A组较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左侧桡动脉途径进行冠脉介入术和右侧相比有一定的优势。克服操作距离大、穿刺困难的因素,左侧桡动脉值得推广。
- 姜杉惠永明张骥熊永红李群李杰于凝
- 关键词:桡动脉冠状血管造影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