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姚娟

作品数:9 被引量:27H指数:2
供职机构:高邮市中医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手术
  • 3篇髋部
  • 3篇麻醉
  • 2篇单次
  • 2篇术后
  • 2篇术后谵妄
  • 2篇谵妄
  • 2篇髋部骨折
  • 2篇老年
  • 2篇骨折
  • 2篇寒战
  • 2篇超声
  • 2篇超声引导
  • 1篇单点
  • 1篇心动过缓
  • 1篇腰-硬联合麻...
  • 1篇腰麻
  • 1篇腰麻下剖宫产
  • 1篇腰骶
  • 1篇腰骶丛

机构

  • 8篇高邮市中医医...

作者

  • 8篇姚娟
  • 6篇徐知菲
  • 3篇金峰
  • 1篇陈新春

传媒

  • 3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中外医疗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 1篇医药前沿
  • 1篇实用妇科内分...
  • 1篇系统医学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0
  • 1篇2014
  • 1篇2008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右美托咪定与曲马多对单次腰麻下剖宫产产妇术中寒战反应的影响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与曲马多对单次腰麻下剖宫产产妇术中寒战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8年3月~2019年10月择期单次腰麻下行剖宫产手术产妇8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与曲马多组(T组),每组40例。于胎儿取出断脐即刻,分别由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0.5μg/kg,曲马多0.5 mg/kg,10 min输注完毕。观察两组产妇术中寒战情况、并对寒战反应进行分级、Ramsay镇静程度进行评估,记录术中两组产妇术中低血压、心动过缓、头晕、恶心呕吐及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结果D组寒战发生率和寒战程度均低于T组(P<0.05),且D组产妇术中镇静程度较T组高(P<0.05)。两组产妇术中低血压、心动过缓方面,D组高于T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仅见于T组,为10%vs 0(P<0.05)。两组产妇未发生明显的呼吸抑制反应。结论与曲马多导致的头晕、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相比,0.5μg/kg右美托咪定可有效治疗腰麻下剖宫产产妇术中寒战反应,无明显不良反应,产妇镇静,血流动力学稳定,产妇舒适度更高。
梁栋梁徐知菲唐在荣姚娟金峰刘颖郭凯
关键词:曲马多剖宫产寒战腰麻
超声引导下C6单点肌间沟臂丛联合颈浅丛阻滞在锁骨手术中的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C6单点肌间沟臂丛联合颈浅丛阻滞在锁骨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择期行锁骨手术患者80例,男41例,女39例,年龄18~70岁,ASAⅠ~Ⅱ级,分为传统肌间沟臂丛+颈浅丛两点神经阻滞法(C组)与超声引导下C6单点肌间沟臂丛+颈浅丛阻滞法(U组),每组40例,以1%利多卡因+0.375%罗哌卡因分别行肌间沟臂丛神经(10 mL)及颈浅丛阻滞(10 mL)。观察两组患者的神经阻滞操作时间、阻滞起效时间及阻滞效果,并记录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U组神经阻滞操作时间、阻滞起效时间均短于C组(P<0.05);U组术中VAS评分低于C组,且U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C组(7.5%vs 22.5%,P<0.05)。结论与传统的两点法神经阻滞比较,超声引导下C6单点肌间沟臂丛联合颈浅丛阻滞操作时间短、麻醉起效快、效果确切且并发症少。
徐知菲杨秀露金峰梁栋梁姚娟刘颖唐在荣
关键词:超声引导颈浅丛阻滞锁骨
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高龄患者下肢手术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08年
罗哌卡因是一种在化学结构、药理特性上与布比卡因相似的新型长效局麻药,具有中枢神经和心血管毒性低、感觉和运动分离的特性[1]。近年来,随着腰-硬联合麻醉(CSEA)技术的开展与应用,提高了临床手术的麻醉质量和安全性,大大减少了手术及麻醉并发症的产生。高龄手术患者常伴多种并发症,其麻醉方法的实施直接关系到手术的顺利与预后。
唐在荣姚娟焦红专陈新春
关键词:腰-硬联合麻醉心动过缓恶心呕吐
鞘内小剂量吗啡术后镇痛对罗哌卡因单次脊椎麻醉下髋部骨折老年患者的影响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 观察鞘内小剂量吗啡术后镇痛对罗哌卡因单次脊椎麻醉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高邮市中医医院2021年5月至2022年1月择期于单次脊椎麻醉下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60例,年龄70~85岁,ASAⅠ~Ⅲ级,以随机数表法分为鞘内吗啡组(观察组,n=30)与舒芬太尼患者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组(对照组,n=30)。两组患者均以25G脊椎麻醉针行单次脊椎麻醉,观察组患者以0.5%重比重罗哌卡因2.5 ml+100μg吗啡鞘内注射;对照组患者以0.5%重比重罗哌卡因2.5 ml鞘内注射,术后继以舒芬太尼2μg/kg+100 ml生理盐水,以2 ml/h背景量行PCIA。分别于术后6、12、24和48 h记录两组患者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及布氏舒适度(BCS)评分,以谵妄评定法(CAM)对患者术后精神状态进行评估,并同时记录两组患者术后瘙痒、恶心呕吐、镇静嗜睡及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后24 h内VAS与BC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48 h时,观察组VAS评分高于对照组、BCS评分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CAM评估术后谵妄(POD)2例,低于对照组的9例(6.67%vs. 3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皮肤瘙痒者观察者多于对照组(P <0.05);两组术后恶心呕吐及嗜睡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未出现严重的呼吸抑制反应及呼吸系统并发症。结论 鞘内小剂量吗啡术后镇痛操作简单,费用低廉,镇痛效果较好,可减少高龄患者POD的发生率,在有效的监测下,可安全用于单次脊椎麻醉下髋部骨折老年患者。
姚娟梁栋梁唐在荣徐知菲
关键词:鞘内吗啡髋部骨折
超声引导下腰骶丛神经阻滞联合全麻应用于高龄患者髋部骨折手术中的效果
2024年
目的探讨高龄髋部骨折患者全麻同时联合超声辅助腰骶丛神经阻滞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3年7月高邮市中医医院收治的90例高龄髋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全麻)和观察组(全麻联合超声引导下腰骶丛神经阻滞),各45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生命体征、术后疼痛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术中观察组平均动脉压(98.65±7.41)mmHg、心率(75.32±5.49)次/min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65、3.276,P均<0.05)。术后3、6、12、24 h观察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31,P>0.05)。结论高龄患者髋部骨折手术采用超声引导腰骶丛神经阻滞联合全麻,患者术中生命体征稳定,可减轻术后疼痛,麻醉安全性高。
姚娟唐在荣
关键词:超声引导腰骶丛神经阻滞全麻髋部骨折
小剂量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PCIA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谵妄的影响被引量:21
2014年
目的观察小剂量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PCIA)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谵妄的影响。方法选择腰-硬联合麻醉下择期行髋部骨折手术老年患者60例,年龄65-80岁,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镇痛组(D组)和舒芬太尼镇痛组(S组),每组30例。分别于术后6、12、24和48 h采用VAS疼痛评分法进行镇痛评分,并于术前1 d、术后第2、4、6天采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及谵妄评定法(CAM)对患者精神状态进行评估。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各时点VAS评分均≤4分,两组镇痛评分无统计学差异;D组镇痛泵自控给药次数少于S组(P〈0.01);D组第2、4、6天MMSE评分高于S组(P〈0.05),CAM谵妄评估D组2例,S组8例(6.7%vs 26.7%)(P〈0.05);两组患者均无呼吸抑制现象。结论小剂量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用于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PCIA镇痛、镇静效果满意,可降低老年患者术后谵妄的发生率。
徐知菲唐在荣姚娟金峰
关键词:自控镇痛术后谵妄
麻醉恢复期间应用保温毯对妇科腹腔镜手术后寒战反应发生率及苏醒时间的影响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麻醉恢复期间应用保温毯的作用。方法选取84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于麻醉恢复室内采用常规干预方法,观察组于麻醉恢复室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配合保温毯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寒战、低体温发生率、苏醒时间、住院时间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后5min、30min与60min时体温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低体温发生率7.14%、寒战发生率16.67%均比对照组的38.10%、52.38%低(P<0.05)。观察组患者苏醒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医疗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在麻醉恢复期间配合使用保温毯进行干预,对减少术后寒战、低体温发生率与促进患者苏醒及缩短住院时间具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徐媛唐在荣姚娟徐知菲
关键词:保温毯寒战苏醒时间腹腔镜手术
老年脊柱手术患者术后谵妄围术期危险因素的回归分析
2022年
目的:探讨老年脊柱手术患者术后谵妄(POD)的围术期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高邮市中医医院2019年1月—2022年4月择期于全身麻醉下行腰椎融合内固定术的老年患者287例,根据术后是否发生谵妄,将患者分为D组(谵妄组,32例)与N组(非谵妄组,255例)。对两组患者:①术前因素:性别、年龄、美国麻醉师协会(ASA)分级、BMI(体重指数)、教育史、高血压史、糖尿病史、术前血红蛋白(Hb)量、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疼痛评分、睡眠质量及精神状态;②术中因素:手术时间、麻醉时间、出血量与输入量;③术后因素:术后镇痛药物等因素进行Logistic多重回归分析,探讨影响老年脊柱手术患者POD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POD患者32例,发生率11.1%,其中男性10例(5.7%),女性22例(19.8%)。单因素分析显示D组中年龄、ASA水平、MMSE评分、焦虑状态、手术时间与N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年龄(OR=2.102,95%CI1.229~3.328)、性别为女性(OR=1.112,95%CI1.016~3.504)、术前VAS(OR=1.173,95%CI1.042~2.011)、低MMSE水平(OR=2.234,95%CI1.364~2.859)、焦虑抑郁状态(OR=2.017,95%CI1.141~2.342)、手术时长(OR=2.126,95%CI1.214~3.101)及术后阿片药物镇痛(OR=1.213,95%CI1.128~2.346)为老年脊柱手术患者POD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高龄、女性、术前高VAS评分、低MMSE评分、紧张焦虑、手术时间长及术后阿片药物镇痛是老年患者脊柱手术POD的主要危险因素。
徐知菲姚娟梁栋梁唐在荣
关键词:老年脊柱手术术后谵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