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阳

作品数:10 被引量:8H指数:1
供职机构:成都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艺术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语言文字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艺术

主题

  • 5篇翻译
  • 2篇文学
  • 2篇教学
  • 2篇汉译
  • 2篇汉译英
  • 1篇新闻
  • 1篇叙事
  • 1篇叙事空间
  • 1篇学法
  • 1篇译本
  • 1篇英译
  • 1篇英译本
  • 1篇影片
  • 1篇影片内容
  • 1篇语篇
  • 1篇语篇重构
  • 1篇人文
  • 1篇人文解读
  • 1篇软新闻
  • 1篇三美理论

机构

  • 8篇成都理工大学

作者

  • 8篇周阳
  • 1篇陈宣荣

传媒

  • 2篇语文建设
  • 1篇电影评介
  • 1篇兰州教育学院...
  • 1篇海外英语
  • 1篇长江大学学报...
  • 1篇英语教师
  • 1篇湖北开放职业...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6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功能翻译理论视角下软新闻的汉译英探究
2016年
简述软新闻的定义及在现代社会的蓬勃发展与影响,以功能翻译理论为指导,深入分析我国当前软新闻汉译英存在的问题。提出在软新闻汉译英的过程中关注文化差异、适当地改写或删减是较为有效的翻译策略,可用以实现功能对等,使软新闻汉译英达到更好的翻译效果和传播效果。
周阳
关键词:功能翻译理论软新闻汉译英
文化转向视域下莫言小说译介模式探究被引量:1
2018年
伴随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与对外交流的日益频繁,构建合理科学的译介模式以助力中国文学"走出去"乃是大势所趋。本文以葛浩文英译莫言作品为例,从莫言小说的巨大成功符合"文化转向"的译介模式这一角度出发,积极构建由译介主体的态度和目标价值、译介主体主观能动的显现、译介策略的选择、译介途径多元化的模式,从而为中国文学"走出去"提供切实有效的建议。
周阳
关键词:文化转向
汉译英外宣翻译的语篇重构策略探讨被引量:1
2016年
作为沟通中外的桥梁,外宣语引导着国际社会客观理性地看待中国。中国能在国际舞台上塑造良好国家形象,外宣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外宣语的翻译尤为重要。该文从语篇重构的角度出发,结合功能翻译理论,首先梳理了外宣语的功能、特点及其汉译英现状,进而指出在外宣语汉译英的过程中需要遵循的原则,并针对汉译英过程中外宣翻译对原文含义应最大限度保留的特点,从多个角度着重分析了语篇重构在汉译英,尤其是外宣翻译工作中的重要性。文章最后简单阐述了外宣语翻译可采用的汉译英之策略和方法。
周阳
关键词:汉译英外宣翻译语篇重构
班吉:用“赤子仁心”践行生命价值——对电影《丛林赤子心》的人文解读
2017年
一部好电影的标准是什么?这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话题。“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每位观众针对同一部电影都会产生不同的观影感受,但无论标准怎样众说纷纭,有一点极为重要,那就是必须要含有一定的审美价值。这种审美价值要能够满足观众的审美需求,使其与影片达到一种高度的契合与强烈的情感共鸣,这样才能经得起时间的长期考验。
周阳
关键词:仁心哈姆莱特影片内容叙事空间
中国特色国际话语体系背景下翻译课程思政教学探索
2024年
中国特色工程技术国际话语权的构建,要求翻译人员具备更扎实的中国文化功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参与工程技术相关国际事务、遵纪守法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应对未来挑战的能力等。因此,本文以《工程翻译》课程为例,着眼于从以下几个方面在翻译课堂上融入课程思政:(1)将中国思想文化潜移默化融入课堂;(2)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思政融入专业内容;(3)将公民道德与译员职业道德准则渗透于实践;(4)提高教师个人修养,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5)引导学生正确地面对未来的挑战,以期培养出的翻译人才能更好地助力构建中国特色工程技术领域的国际话语权。
陈宣荣周阳
关键词:翻译课程思政
从微观互文性看文学翻译教学被引量:1
2017年
在文学翻译的过程中,译者需要借助各种理论让翻译更符合受众的需求,而互文性理论就是非常重要的一种。它是一种新兴的理论,主要强调不同文本之间的相互影响,而就翻译活动来说,其本身就涉及不同文本之间的语言转换。互文性理论又可以分为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笔者将从微观互文性的角度出发,对文学翻译教学进行具体的分析。
周阳
关键词:翻译教学翻译策略文学
文学教学中文本细读课堂实践探索——以《包法利夫人》为例被引量:1
2016年
"头重脚轻"现象已成为当代文学阅读教学的重点问题,"重文史、轻文本"现象在学生学习文学中产生了避重就轻的弊端。通过教学实践可以了解到,文学教学目的在于服务文本学习,细细品味文本才是教学重点。在文本细读中有三种经典的阅读范式:1专题研究下的文本细读,2西方文学批评方法下的文本细读,3关注细节下的文本细读。本文将以语文教材《包法利夫人》节选为例,对以上三种细读范式进行课堂实践探索。
周阳
关键词:文学教学外国文学教学法
基于诗歌翻译“三美论”的《葬花吟》两英译本评析被引量:4
2017年
以许渊冲的诗歌翻译"三美"理论为指导,从意美、音美、形美三个方面,对我国著名翻译家杨宪益、戴乃迭夫妇和英国汉学家霍克斯的《葬花吟》两个英译本(以下简称"杨译"、"霍译")进行评述,可以看出:在意的传达方面,杨译尽可能地保留原诗的意象,采用直译的翻译方法,忠实地传达了原诗中的情感意义和修辞意义,再现了其美的意境。霍译则是倾向于舍弃原文形象,采用了如删减等变通的翻译手法,增强了译文的可读性。在表现音美时,霍译采用了英文中常见的抑扬格,韵式规范,字数也是非常整齐;而杨译的押韵有其自身的规律,但是韵体较为松散。因此,霍译在表现原诗的节奏美和音韵美方面更加出色。至于形,霍译的处理则更显灵活。
周阳
关键词:诗歌翻译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