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例低效价抗-D与新生儿溶血病的探讨
- <正>目的探讨低效价抗-D也会引起严重的Rh新生儿溶血病,通过本文的报道提示广大医务工作者,对低效价抗-D的重视。对于产前检出抗-D的患者应嘱咐其进行定期复查,尤其是妊娠后期更应密切观察,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确保婴儿...
- 李彤彤
- 文献传递
- 抗-D免疫球蛋白致敏DEL型孕妇及新生儿红细胞1例被引量:4
- 2019年
- 临床资料2017年收检1例新生儿溶血病标本,患儿母亲为O型RhD阴性,无输血史,有2次人工流产史,此为第3胎,孕28周左右进行的不规则抗体筛查结果为阴性,随后自行购买并注射抗-D免疫球蛋白1支。患儿系剖宫产,当天检测非结合胆红素为44μmol/L,2d后出现轻微黄疸。患儿为A型RhD阴性,提示可能有常见的ABO新生儿溶血症。患儿综合治疗19d后出院,出院时非结合胆红素为16.4μmol/L。
- 种靖慧李彤彤
- 关键词:RH新生儿溶血病
- 一例Rh缺失型-D-表型的血型血清学检测及其基因分析
- 目的探讨Rh缺失型-D-表型被检者的血型血清学特征及基因型,分析Rh缺失型-D-表型检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1例疑似Rh缺失型-D-表型被检者血清进行血型血清学检测并采用PCR-SSP对其进行基因分型。结果被检者中ABO...
- 赵瑛李彤彤李双玉解金辉
- 2例低效价抗-D与新生儿溶血病的探讨
- 李彤彤
- 20例ABO^(*)AW.37等位基因增强现象的分析
- 2024年
- 目的分析20例携带ABO^(*)AW.37等位基因的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特征,研究等位基因增强现象。方法采用血清学方法检测ABO表型,对ABO基因1~7外显子采用Sanger测序进行基因型检测。结果20例测序均存在ABO^(*)AW.37的特征性变异c.940A>G(p.Lys314Glu)。9例ABO^(*)AW.37与B等位基因同时遗传时正定型抗-A均有凝集,血清学表型均为A_(w)B。而11例ABO^(*)AW.37与O基因同时遗传时正定型抗-A均无凝集;吸收放散5例弱阳性,血清学表型为A_(el);6例吸收放散结果阴性,血清学表型为O型。结论ABO^(*)AW.37基因与B等位基因同时遗传时,存在等位基因增强现象。ABO^(*)AW.37基因与O等位基因同时遗传时,血清学表型为A_(el)或O型,血型鉴定时需注意避免误判。
- 黄娴李双玉李彤彤吴丽娜解金辉马蕾种靖慧安仕萍
- 关键词:ABO亚型基因测序
- 温自身抗体合并多种同种抗体致交叉配血不合1例
- 目的分析自免溶贫患者红细胞交叉配血不相合的原因,根据抗体类型制定输血策略。方法乙醚放散试验去除患者红细胞上致敏的自身抗体,自身吸收后血清进行同种抗体鉴定试验,B CCDee红细胞吸收后患者血清进行Rh系统外抗体鉴定。结果...
- 吴丽娜李彤彤解金辉李双玉安仕萍
- 人诱导多能干细胞来源血小板的研究进展
- 2022年
- 目前用于临床输注的血小板来源不足,且输注后有发生同种异体免疫反应和经输血传播感染等风险。近年来人诱导多能干细胞(hiPSCs)来源的血小板成为输血界的研究热点之一,研究显示其有望解决血小板输注的局限性,缓解血小板临床供需矛盾。但目前hiPSCs体外产生功能性血小板的效率尚低,产量和质量距离临床输注标准还有一定差距。主要对hiPSCs来源血小板的相关基础和应用、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基因沉默的hiPSCs来源血小板的相关研究和hiPSCs血小板制品面临的挑战进行综述,以期为hiPSCs来源血小板的深入研究及未来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 谢月娜种靖慧刘军解金辉李彤彤潘彤
- 关键词:血小板血小板制品
- 多次误输异型血未引起严重输血反应1例被引量:1
- 2004年
- 李彤彤王维
- 关键词:输血反应ABO血型
- 达雷妥尤单抗治疗患者检出抗-K、抗-Wr^(a)的血清学分析
- 2024年
- 目的 通过对1例使用达雷妥尤单抗患者的抗-K、抗-Wr^(a)标本特点进行分析,以研究合理的血清学检测途径。方法 选取盐水法、凝聚胺、卡式抗人球蛋白方法、二硫苏糖醇(Dithiothreitol, DTT)处理、胰蛋白酶处理、木瓜蛋白酶处理等方法,对患者血浆、酸放散液进行意外抗体筛查和鉴定。用K抗原阴性红细胞吸收患者血清后热放散。分析抗体性质,持续检测效价。排除达雷妥尤单抗干扰后进行交叉配血。结果 患者血浆在盐水、凝聚胺介质中检出抗-K、抗-Wr^(a),患者自身放散液中应为达雷妥尤单抗。木瓜酶不能排除达雷妥尤单抗干扰;DTT、胰蛋白酶处理红细胞后可排除达雷妥尤单抗干扰。但DTT处理破坏K抗原,漏检Kell系统IgG抗体;胰蛋白酶处理不影响K抗原,可检出达雷妥尤单抗治疗患者血清中的Kell系统IgG抗体(抗-k)。该患者抗-K为IgM,盐水法效价4,39 d后减弱至盐水法室温不凝集;抗-Wr^(a)为IgG,凝聚胺法效价4,39 d后减弱为1;76 d后抗-K、抗-Wr^(a)均测不出。选择K、Wr^(a)抗原阴性的红细胞输注,安全有效。结论 DTT处理红细胞可排除达雷妥尤单抗干扰,但要注意Kell系统抗体的漏检。为避免达雷妥尤单抗掩盖同种抗体,可联合使用DTT处理、凝聚胺法、胰蛋白酶处理等多种方法。
- 黄娴赵瑛李彤彤杨扬马蕾解金辉种靖慧
- 关键词:血清学试验
- 抗-D免疫球蛋白致敏Del型孕妇及新生儿红细胞1例
- RhD稀有血型系统的溶血病是1种症状相对严重的新生儿科黄疸性疾病,患儿红细胞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多为强阳性,若未及时治疗可导致围产儿死亡或严重的核黄疸。研究表明通过注射抗-D免疫球蛋白的被动免疫作用大大降低了RH新生儿溶血...
- 种靖慧李彤彤解金辉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