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刚

作品数:32 被引量:76H指数:6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9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2篇口腔
  • 11篇锥形束CT
  • 8篇下颌
  • 6篇颌面
  • 6篇口腔颌
  • 6篇口腔颌面
  • 5篇曲面体层
  • 5篇细胞
  • 4篇颌关节
  • 4篇颞下
  • 4篇颞下颌
  • 4篇颞下颌关节
  • 4篇下颌关节
  • 3篇神经网
  • 3篇体层摄影
  • 3篇体层摄影术
  • 3篇锥束
  • 3篇锥束计算机体...
  • 3篇口腔医学
  • 3篇机体

机构

  • 31篇北京大学口腔...
  • 5篇北京大学口腔...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四川大学华西...
  • 2篇天津市口腔医...
  • 1篇公安部物证鉴...
  • 1篇北京交通大学
  • 1篇四川大学
  • 1篇武汉大学附属...
  • 1篇中日友好医院
  • 1篇国家工程研究...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32篇李刚
  • 3篇马绪臣
  • 2篇孟娟红
  • 2篇赵燕平
  • 2篇弓煦
  • 2篇张祖燕
  • 2篇谢晓艳
  • 2篇王硕
  • 2篇郝帅
  • 1篇任文革
  • 1篇王虎
  • 1篇田雪梅
  • 1篇侯建霞
  • 1篇余强
  • 1篇孙志鹏
  • 1篇邓振华
  • 1篇郭玉娇
  • 1篇冯海兰
  • 1篇刘木清
  • 1篇李刚

传媒

  • 7篇中华口腔医学...
  • 2篇北京大学学报...
  • 2篇中华口腔医学...
  • 2篇口腔疾病防治
  • 1篇现代口腔医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日友好医院...
  • 1篇中国口腔医学...
  • 1篇中华医学教育...
  • 1篇证据科学
  • 1篇中华口腔正畸...
  • 1篇中国实用口腔...
  • 1篇第八届中国西...
  • 1篇第12次全国...
  • 1篇全国第八次牙...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 4篇2022
  • 5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4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09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NewTom VG口腔颌面锥形束CT的辐射剂量研究
目的:评价NewTom VG口腔颌面锥形束CT执行不同扫描任务时的辐射剂量。材料与方法:使用热释光剂量芯片,测量NewTom VG在多种扫描参数设置下对仿头模进行扫描时的吸收剂量。将吸收剂量转换为等效剂量后,分别使用国际...
谢晓艳李刚张祖燕
文献传递
正畸患者上颌窦异常的锥形束CT和曲面体层检出率
2018年
目的应用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和曲面体层片对正畸患者上颌窦异常的检出率进行研究。方法筛查2016年8月至2016年12月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正畸科就诊的患者影像资料,共纳入480例同日拍摄曲面体层片与CBCT患者的影像资料。分别测量和评估曲面体层片及CBCT图像中上颌窦异常情况,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卡方检验、一致性检验等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结果曲面体层与CBCT对上颌窦异常的检出率有统计学差异(χ^2=346.32,P=0.000)。在纳入的480例、960侧上颌窦CBCT图像中,40.8%有上颌窦异常。其中,潴留性囊肿的检出率最高(18.2%),其次为黏膜增厚(15.1%)。男性与女性上颌窦异常检出率有统计学差异(χ^2=14.98,P=0.000)。青少年组与成年人组上颌窦异常检出率无统计学差异(χ^2=0.26,P=0.612)。结论对于上颌窦异常情况,CBCT检出率明显高于曲面体层片。在正畸人群中上颌窦异常较为常见,且以潴留性囊肿最为多见,患者的性别对上颌窦异常有影响,而年龄对上颌窦异常无影响。
尹爽杨盼李刚柳登高胡炜
关键词:正畸治疗锥形束CT曲面体层
深度学习在基于曲面体层片的成釉细胞瘤及牙源性角化囊肿鉴别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通过应用不同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对成釉细胞瘤及牙源性角化囊肿进行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收集1000张成釉细胞瘤和牙源性角化囊肿患者的数字曲面体层片,选用ResNet(18、50、101)、VGG(16、19)、EfficientNet(b1、b3、b5)深度学习模型,对训练集中的800张曲面体层片经五折交叉验证的方法训练后对测试集中的200张曲面体层片进行鉴别诊断。同时,7名口腔放射专业医生对这200张曲面体层片进行诊断,并将二者的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的诊断准确率为82.50%~87.50%,其中EfficientNet b1准确率最高,为87.50%,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训练集和测试集本身之间比较,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_(训练集)=0.998,P_(测试集)=0.905)。7名口腔放射专业医生(2名高年资医生、5名低年资医生)平均诊断准确率为(70.30±5.48)%,且不同年资医生之间平均诊断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83)。深度学习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的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口腔放射专业医生的诊断准确率(P<0.001)。结论基于曲面体层片的深度学习卷积神经网络能够对成釉细胞瘤和牙源性角化囊肿做出较为准确的鉴别诊断。
李敏李敏张建运李刚
关键词:卷积神经网络曲面体层片成釉细胞瘤牙源性角化囊肿
应用CBCT评价根管充填质量和疗效的关系
目的:应用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观察根管充填质量对疗效的影响.材料和方法:随访复查根管治疗后2年的234颗患牙(268个牙根),其中1 25个牙根术前诊断为慢性...
梁宇红李刚Paul R.WesselinkMin-Kai Wu
口腔颌面锥形束CT放射剂量与放射防护被引量:14
2011年
口腔颌面锥形束CT是口腔医学领域一种新型影像摄取技术。本文从以下5个方面对其放射剂量及如何进行有效防护进行了系统阐述:(1)放射量的测定;(2)口腔颌面锥形束CT与螺旋CT有效剂量比较;(3)口腔颌面锥形束CT与口腔常规X线平片检查有效剂量比较;(4)现有口腔颌面锥形束CT间有效剂量比较;(5)口腔颌面锥形束CT的放射防护。
李刚
关键词:CT锥形束CT
口腔颌面锥形束CT对上颌磨牙根分叉病变治疗决策的影响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锥形束cT在上颌磨牙根分叉病变临床治疗决策中的作用。方法回顾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因慢性牙周炎于天津市15腔医院·南开大学附属15腔医院就诊的患者32例,上颌后磨牙根分叉病变患牙95颗,2名牙周专业主治医师分别使用传统诊断方法(传统诊断组)与锥形束CT(锥形束CT组)对根分叉病变程度诊断并选择治疗方案,治疗方案无法确定时可选两项。比较两种诊断方法对根分又病变程度诊断及治疗方案选择的差异。结果95颗患牙中,两组方法的根分叉病变诊断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传统诊断组有35颗患牙(17例患者,36.8%)选择两项治疗方案,锥形束CT组则仅7颗患牙(5例患者,7.4%)。有两项治疗方案时,均取偏保守治疗进行比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63.2%(60/95)的患牙治疗方案相同,29.5%(28/95)的患牙锥形束cT组选择治疗方案保守度低于传统诊断方法组;取偏侵袭治疗时,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5),其中86.3%(82/95)的患牙治疗方案相同,3.2%(3/95)的患牙锥形柬cT组选择治疗方案保守度低于传统诊断方法组。结论锥形束cT可为临床医师提供更多根分叉病变的结构信息,为制定治疗计划提供可靠的基础。
张智玲贾彦张研肖玲李新月李刚
关键词:锥形束CT上颌磨牙口腔颌面磨牙根分叉病变锥形束CT
头颈部CT检查引发人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的研究
目的:探讨头颈部CT检查是否引起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的生物损伤,以及损伤是否与辐射剂量相关。材料和方法:选取33名进行头颈部CT的检查的患者为对象,签署知情同意书。在CT检查前,用2个抗凝管分别采集5mml静脉血,标记为空白...
王硕杨盼李刚
文献传递
口腔常用X线检查片的辐射剂量及风险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测量口腔常用X线检查片的辐射剂量,评估其在临床使用中的风险。方法:使用热释光辐射剂量探测器芯片和ART-210型头颈部体模测量根尖片、曲面体层片、头影测量片和锥形束CT片的有效剂量,结合天然本底辐射剂量,评价所测片位的辐射剂量水平。结果:各检查片位的有效辐射剂量如下,全口根尖片为72.32μSv,曲面体层片为10~23μSv,头颅正位片为1~5μSv,头颅侧位片为1~3μSv,锥形束CT为249.1μSv。结论:口腔常用X线检查具有相对较低的辐射剂量,锥形束CT的使用要有严格的适应证。
韩国嵩李刚
关键词:根尖片曲面体层片头颅侧位片锥形束CT
口腔颌面锥形束CT在根折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23年
口腔颌面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现已被广泛应用于口腔医学的各个领域。有关根折,尤其是应用CBCT诊断根纵裂一直是研究热点,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5个方面:①CBCT对根析的诊断效能研究;②扫描参数对CBCT诊断根折准确性的影响,如扫描视野、空间分辨率、管电流和管电压等;③图像后处理技术,主要是金属伪影消除技术的应用能否提高根管治疗后和根管内有桩核时根折诊断的准确性;④根纵裂临床诊断模式的建立与验证;⑤人工智能和对比剂在CBCT图像根折诊断中的应用。与根尖片相比,CBCT可以显著提高未经过根管治疗患牙的根折诊断准确性;但是对于根管治疗后的患牙,根纵裂的诊断需结合临床体征共同判定,其中患牙颊舌(腭)向的垂直性骨吸收是根纵裂的特征性指标。根纵裂的宽度是影响根纵裂诊断准确性的重要原因,而CBCT扫描时采用的体素大小并不是影响根纵裂诊断准确性的必要因素;除个别机型外,根纵裂的折裂方向不影响其诊断准确性;图像后处理技术,特别是金属伪影消除技术不能够提高根纵裂诊断的准确性,还可能降低诊断效能,临床中不建议应用。
李刚
关键词:锥形束CT根折管电流管电压
口腔颌面锥形束CT检查对口腔黏膜细胞损伤作用研究
杨盼郝帅弓煦李刚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