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静
- 作品数:4 被引量:13H指数:2
- 供职机构:北京市海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基于TCGA数据初步探查肝内胆管癌预后相关基因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分析TCGA数据库中肝内胆管癌(ICC)高通量测序数据,寻找其预后相关基因,构建风险模型,并研究其在ICC组织中表达及作用通路。方法下载TCGA数据库中33例ICC组织和8例癌旁组织中的RNA-seq表达矩阵数据和患者临床资料信息,利用edgeR软件包进行基因差异表达分析,通过单因素Cox回归分析筛选出预后相关差异基因,对差异基因绘制生存曲线,筛选出具有临床意义的基因,经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并构建风险模型,通过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了解预后相关基因的作用通路。结果通过edgeR分析后得到6 617个差异基因(筛选标准为|log2 Fold Change|>1,P<0.05),其中高表达组4 094个,低表达组2 523个。通过功能富集发现,这些基因主要集中在化学物致癌作用、药物代谢-细胞色素P450系统、细胞色素P450对异生物质的代谢影响以及视黄醇代谢通路。经单因素Cox回归、R软件"survival"包生存曲线分析显示,UCN2、CST1、PROS1、SLC35E4、PEMT五个基因对ICC患者预后存在显著性影响。通过多因素Cox回归分析,CST1、PEMT、PROS1构建的风险模型对ICC患者预后具有判断作用。结论 UCN2、CST1、PROS1、SLC35E4、PEMT基因可能成为ICC预后判断指标,为后续临床试验提供数据支持。
- 王新静贾利猛刘铭欧云崧白月奎
- 关键词:肝内胆管癌生物学标志物
- 肛提肌外腹会阴联合切除术在低位直肠癌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观察肛提肌外腹会阴联合切除术在低位直肠癌中的疗效,探讨其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2010年12月-2012年12月对11例低位直肠癌采用肛提肌外腹会阴联合切除术,并加以改良,观察其环周切缘阳性率、术中肠道或肿瘤穿孔率及近远期并发症的发病率。结果11例患者术中均未出现肿瘤破溃及肠道穿孔,未出现阴道、前列腺、精囊及尿道的副损伤;其中1例出现切口感染,无会阴疝的发生;病理检测环周切缘均为阴性。随访3—26个月,1例男性出现性功能障碍,1例死亡,病死率为9%,均无会阴部慢性疼痛的发生。结论低位直肠癌采用肛提肌外腹会阴联合切除术治疗可以降低环周切缘阳性率和术中穿孔率,减少肿瘤局部复发,盆底筋膜的重建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病率。
- 刘铭白月奎刘凯东张桦张乐王新静尚宏请王冰涛彭勃
-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低位直肠癌手术后并发症肠穿孔
- 基于TCGA胰腺癌数据集识别胰腺癌相关糖尿病特征基因
- 2020年
- 目的:探讨胰腺癌相关糖尿病(PCDM)的基因特征,筛选潜在的分子标志物。方法:收集来自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胰腺癌(PC)数据集的临床数据,根据PC确诊前2年内是否诊断糖尿病,将患者分为PCDM组(11例)和PC组(109例)。提取TCGA-PC数据集mRNA的芯片表达谱数据,通过R软件"limma"程序包进行两组基因差异表达分析,以"|log 2(fold change)|>2且P<0.05"为条件筛选差异基因(DEGs),并进行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最后通过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通过Cytoscape软件MCODE模块筛选枢纽基因。结果:TCGA-PC数据集mRNA基因差异分析显示,20531个基因中47个在PCDM组高表达,60个低表达。GO分析显示107个DEGs在生物学功能方面主要参与正向调节细胞分泌功能(基因数=9,P<0.01),在分子功能方面主要集中于受体功能调节(基因数=10,P<0.01),在细胞组分方面主要与细胞质微管腔内成分相关(基因数=8,P<0.01)。KEGG通路富集分析显示,107个DEGs可能通过细胞因子相互作用(基因数=8,P<0.01)影响PCDM。PPI网络分析显示,GNG8、CNR2、GALR2、CXCL13、NPY2R可能是PCDM相关的枢纽基因。结论:PCDM与PC在细胞分泌功能、受体功能、细胞质微管成分及细胞因子相互作用方面存在基因差异。GNG8、CNR2、GALR2、CXCL13、NPY2R可能成为PCDM的潜在分子标志物。
- 王新静王新静赵昕张欣雪任章勇贾利猛郎韧郎韧
- 关键词:胰腺肿瘤糖尿病
- 痔手术切断肛门括约肌对肛肠动力学的影响分析被引量:9
- 2013年
- 目的:探讨在痔手术中切断肛门括约肌对肛肠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环形混合痔患者71例,随机分为两组使其有可比性。对照组(n=33)采取外剥内扎术;观察组(n=38)在对照组基础上行肛门括约肌切断术。对两组患者肛肠动力学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各项肛肠动力学指标与术前相比均有明显下降(P<0.05),其中肛管静息压、肛管最大收缩压观察组降低与对照组相比更为明显(P<0.05);直肠感知阈值量、直肠最大耐受量以及直肠最大顺应性两组相比差别不大(P>0.05)。结论:痔手术切断肛门括约肌可以有效改善外剥内扎术的术后不适,改善术后效果,而不会引起肛门功能受损,可以应用于临床环形混合痔的手术治疗。
- 彭勃王新静白月奎
- 关键词:肛门括约肌手术肛肠动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