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3篇政治法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文学

主题

  • 16篇行政
  • 7篇裁判
  • 6篇司法
  • 5篇要旨
  • 5篇诉讼
  • 5篇裁判要旨
  • 4篇行政诉讼
  • 4篇征收
  • 4篇审判
  • 4篇法律
  • 4篇法院
  • 3篇起诉
  • 3篇违法
  • 3篇处罚
  • 2篇刑法
  • 2篇行政处罚
  • 2篇行政审判
  • 2篇行政许可
  • 2篇修正案
  • 2篇要件

机构

  • 34篇南通市中级人...
  • 3篇中华人民共和...
  • 2篇江苏省高级人...
  • 1篇扬州大学
  • 1篇济南市中级人...

作者

  • 34篇殷勤
  • 4篇高鸿
  • 3篇顾建兵
  • 2篇耿宝建
  • 1篇陈凯健
  • 1篇韩德强
  • 1篇韩德强
  • 1篇李毅斌
  • 1篇张志成
  • 1篇曹燕飞
  • 1篇黄静波
  • 1篇张志新
  • 1篇沈杨

传媒

  • 19篇人民司法
  • 4篇法律适用
  • 2篇山东法官培训...
  • 1篇扬州大学学报...
  • 1篇判例与研究
  • 1篇法治现代化研...
  • 1篇金陵法律评论
  • 1篇中国审判
  • 1篇交大法学

年份

  • 1篇2025
  • 4篇2024
  • 6篇2023
  • 4篇2022
  • 4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7
  • 4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09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穿行在法门--我在最高人民法院的学习时光
2021年
2020年12月,我有幸借调到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学习锻炼。7个月时光转眼即逝,至临别时,中区办公楼前的皂角树已是郁郁葱葱。初体验根据安排,我和另一位同事在研究室综合处工作学习。综合处共有3位同志,景处长、刘副处长和子轩老师,过了春节以后子轩到巡回法庭工作,处里就剩下两位处长和我们两位借调同志。
殷勤
关键词:巡回法庭最高人民法院借调初体验办公楼
行政补偿案件适用变更判决的条件
2021年
【裁判要旨】相对于撤销并责令重作,变更判决具有效率上的优势,避免了当事人因为行政机关不重作或者乱重作而遭受二次伤害。行政机关作出房屋征收补偿决定但遗漏搬迁补偿费用的,基于保障公益性征收及时推进和维护被征收入补偿安置权益两方面考虑,人民法院可以适用变更判决,在征收补偿决定中迳行增加搬迁补偿费用等补偿内容,而不撤销行政行为。
殷勤张晓光
关键词:行政补偿征收补偿变更判决裁判要旨
行政诉讼起诉“高阶化”现象之反思
立案登记制实施以来,行政诉讼起诉难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却不能掩盖起诉难破解之后新的判决难。据统计,近年来全国行政诉讼一审年收案约25万~28万件,除裁定准予撤诉和移送管辖等以外,裁定不予立案和驳回起诉约8万件,占比30%...
殷勤
文献传递
心无旁骛未尝不是一种幸福
2023年
司法调研来源并服务于审判实践,脱离审判实践的调研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空中楼阁。同时,司法调研也是审判经验的总结,通过解释、论证和思考,我们得以丈量对法律的统一理解,探求裁判的时代尺度,赋予法律以社会需要和时代精神。裁判者须史离不开对法律的研究和讨论,因此有人说“调研是更高层次的审判”。美好的事物总有其代价,调研的困难常令人望而却步,但也让人乐在其中。
殷勤
关键词:审判经验裁判者审判实践空中楼阁
个人破产的司法探索与制度选择
2024年
在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最高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张军在作《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时指出:“个人可破产、可重整,更可再创业。”建立个人破产制度,是必要且迫切的。在地方开展个人债务集中清理的试点中,江苏、浙江等地法院依托较为发达的民营经济和良好的破产审判基础,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个人债务集中清理模式”,广东省深圳市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制定了首部个人破产地方性立法《深圳经济特区个人破产条例》(以下简称《深圳个人破产条例》),为全国性个人破产立法提供了实践经验。本文尝试在总结上述个人破产相关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对完善我国破产法律制度、推动个人破产立法提出思路和建议。
韩德强殷勤
关键词:个人破产破产法律制度破产立法个人债务
民间借贷行为可税性研究
2022年
最高人民法院通过“陈建伟案”,对税务机关的税收核定权、交易定性、滞纳金征缴等问题提出审查思路,并对税法实质主义的适用提供了司法评判标准。民间借贷行为一般具有人身和社会属性,特殊情形下也具有资本属性,对民间借贷较大金额利息收入征缴税款,宜坚持税收公平原则并保持谦抑。税务机关宜结合借贷当事人之间的关系、借贷的性质和用途、借贷金额与利息金额的大小、出借资金的来源等情况,综合判断是否符合法定的纳税条件,并衡量税收的行政效率与经济效率。同时,税务机关经调查未发现纳税人存在偷税、抗税、骗税情形,而仅系纳税义务人对相关法律关系的错误理解和认定的,税务机关在按实质课税的同时不宜一律征缴滞纳金。
殷勤张娟娟
关键词:民间借贷经济实质实质课税
无效行政协议与无效行政行为之区辨
2025年
以行政行为无效主导认定行政协议无效,是当前主流实务观点,但这一审理思路未关注到单方行政行为与公私合意形成的双方法律行为的主要差别,难以匹配复杂的行政协议实践与纠纷解决需要。行政行为无效立足于全面无漏洞的合法性审查体系,强调行政行为违法明显到“一望额头便可知”。行政协议是公私合意的结果,不具备合法性推定和先予服从效力,只在意思自治无法得到贯彻或不被法律秩序认可时,效力受到影响。行政协议在容许性、合法性及法律效果分配等方面,均无法径行移用行政行为合法性拘束及法效果理论。民法典有关双方法律行为及其效力的体系规定是成熟的立法例,除特别条款外,既适用于私法契约,也适用于公法契约。有关“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规则,是对行政法律规范的转介适用,能够体现对依法行政原则的贯彻。为此,应当转变审理思路,构建“关系审”为主、“行为审”为辅的行政协议案件审理结构,行政行为无效则作为对重大明显违法行政协议的底线规则。
殷勤
关键词:行政行为无效
制度变迁:预征补协议在集体土地征收程序的引入——《土地管理法修正案(草案)》第47条第二款的完善建议被引量:8
2019年
较之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相对成熟的协议补偿和决定补偿相衔接的制度安排,现行《土地管理法》既未规定决定补偿程序,也未规定协议补偿制度。《修正案草案》第47条第2款引入预征补协议制度,将之作为市、县政府申请征收的前提条件,使得原有土地征收补偿相关制度安排的地位发生变化,整个土地征收工作的重心发生位移。但《修正案草案》没有明确协议主体、内容、协议补偿与决定补偿的关系、协议的执行等基本问题。本文结合制度变迁的相关理论,参考最高人民法院相应裁判,对预征补协议的性质与效力、协议的缔约主体与缔约比例、协议的主要内容与履行及强制执行等方面问题加以讨论,为进一步修法完善提供参考。
耿宝建殷勤
关键词:土地征收
论行政诉讼中原告或第三人的举证迟延
2019年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解释》第45条确立了原告或第三人在行政程序中迟延举证的举证时限制度,有利于行政机关全面查淸案情和解决行政争议。适用上述规定,关键在于厘清当事人在行政程序中的客观举证范围,并防止合法性审查原则及被告举证责任被异化为当事人在行政程序中的举证责任。举证迟延以当事人在行政程序中依法应当负担客观举证责任为前提。根据行政行为是侵益性、授益性还是确认性,原告或第三人在行政程序中的客观举证范围不断扩大,在行政诉讼中迟延举证的范围也不断扩大。迟延举证虽然以证据失权为核心,却不当然产生失权的法律后果,如待证事实属于案件基本事实的,不宜径行认定证据失权,人民法院可以在采纳该相关证据的同时,对原告或第三人施以惩戒和罚款。
殷勤
关键词:行政诉讼证据失权举证时限制度法律后果
晚清民国时期亲属拒证制度的立法流变及其当代启示被引量:2
2016年
亲属拒证制度的思想萌芽源自于孔子思想,后在汉代发展为"亲亲得相首匿"原则,此后该制度基本为后朝各代所沿用。然而在清朝以前的亲属拒证制度均是基于传统家族伦理本位思想,表现为一种义务。到了清末民国时期,亲属拒证制度在立法上逐渐转变为一种权利。分析清末民初时期亲属拒证制度的立法流变及其原因,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启示并为我国当代相关立法和司法提供参考。
陈凯健殷勤
关键词:晚清民国义务本位权利本位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