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江
- 作品数:15 被引量:61H指数:4
- 供职机构:北京市海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硬脊膜动静脉瘘手术治疗的临床研究分析
- 目的总结治疗硬脊膜动静脉瘘(SDAVF)的影像学特点,临床表现以及手术治疗策略和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市海淀医院自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应用半椎板入路治疗的硬脊膜动静脉瘘患者共40例。其中男性35例,女性5例;...
- 卞立松张鸿祺李桂林王志潮叶立双何远东柳江李静伟任健马永杰
- 关键词:硬脊膜动静脉瘘半椎板手术治疗
- 文献传递
- 硬脊膜动静脉瘘个体化综合治疗效果观察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硬脊膜动静脉瘘的个体化治疗方法。方法对41例磁共振影像和选择性脊髓血管造影确诊的硬脊膜动静脉瘘患者,根据临床诊断和病变节段的X线定位,分别采取血管内栓塞瘘口或半椎板开窗显微手术夹闭瘘口和引流静脉。术后进行个体化综合治疗,血管内栓塞瘘口者抗凝治疗;手术夹闭瘘口及引流静脉者针对影像学有无脊髓病变,早期开始综合治疗消除脊髓水肿,配合康复疗法恢复脊髓功能。结果 41例术后运动功能恢复和好转者占92.7%(38/41),无好转者占7.3%(3/41);感觉障碍恢复或好转者占95.1%(39/41)。随访3~24个月,全部病例症状无复发,无手术并发症。结论硬脊膜动静脉瘘的个体化治疗应当包括手术和手术后综合治疗两部分,个体化治疗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
- 王建生王志潮柳江张鸿祺
- 关键词:硬脊膜动静脉瘘栓塞外科手术
- Cobb’s综合征的临床诊断与治疗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总结Cobb’s综合征临床诊断和治疗的经验体会。方法采用磁共振成像与脊髓血管造影确定诊断后,采用血管内栓塞与手术切除相结合的方法消除病变对脊髓的损害,恢复脊髓功能。手术后连续随访确定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结果 4例临床治愈,1例在手术实施血管畸形近全切除5年后再出血,经过再次栓塞后恢复。结论成功的治疗要依靠先栓塞治疗后手术切除的完整结合,任何一项治疗的不彻底都不能完全消除病变,易复发。
- 王建生王志潮柳江张鸿祺
- 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急性期血管内栓塞治疗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评价水解可脱弹簧圈栓塞治疗急性期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水解可脱弹簧圈Trufill DCS和Orbit,对96例急性期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进行血管内栓塞治疗。结果 96例全部成功栓塞,100%栓塞67例(其中6例应用支架辅助栓塞,11例应用球囊辅助技术),95%栓塞12例(1例应用球囊辅助技术),90%栓塞10例,80%栓塞7例;出院时良好率为96.9%,致残2例,1例死于严重脑血管痉挛合并肺部感染;78例获得3个月~5年的随访,良好率为94.8%,2例出现延迟性脑积水,1例再出血死亡,1例基底节出血偏瘫。结论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急性期栓塞治疗可以有效减少再出血的发生,为后续治疗创造条件;应用水解可脱弹簧圈进行栓塞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 柳江王志潮王建生卞立松
-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栓塞
- 覆膜支架治疗颅内动脉疾病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4
- 2006年
- 目的探讨覆膜支架在治疗颅内动脉疾病中应用的可行性和适应证。方法使用覆膜支架行病变隔绝术治疗20例患者。根据靶血管的直径和病变的长度,选择覆膜支架的直径和长度。共治疗椎动脉颅内段动脉瘤5例、颅底以上颈内动脉动脉瘤7例,经蝶手术致颈内动脉破损1例,外伤性颈内动脉动脉瘤3例、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3例、颈内动脉海绵窦段狭窄伴自发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1例。共使用覆膜支架21枚,裸支架与覆膜支架联合使用3例。结果一次性成功放置支架17例,病变即刻消失14例,术后复查消失3例,操作失败3例。短暂性轻偏瘫1例。结论合理使用覆膜支架是治疗部分颅内动脉病变的良好手段,但覆膜支架的应用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 张鸿祺支兴龙张鹏李萌吉训明缪中荣王亚冰卢小健史怀璋祁大勇柳江肖泉秦晓红宋庆斌王玉林张虹凌锋
- 关键词:颅内动脉疾病血管内治疗覆膜支架
- 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80例报告
- 2010年
- 面肌痉挛是一种面神经功能障碍性疾病,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显微血管减压术(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MVD)用于治疗面肌痉挛(hemifacial spasm,HFS),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成为治疗面肌痉挛最安全、有效的方法。我们于2004年8月至2006年5月应用MVD治疗面肌痉挛80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 王志潮柳江王建生卞立松
- 关键词:显微血管减压术面肌痉挛疗效满意MVD
- 颅内动脉瘤微创治疗520例的临床研究
- 丁育基李慎茂段安安于小千华扬谷春王仲扑柳江
- 该研究经动物实验建立专门药物(配方)保护下阻断脑血流(动脉内导管或动脉阻断夹)的方法,成功用于该组病人防止手术中动脉瘤破裂出血。在国内首先建立颅内压-经颅超声TCD-血清渗透压-头部CT联合动态监测脑血管痉挛和脑缺血手段...
- 关键词:
-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微创治疗
- 神经内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鞍区病变4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 总结神经内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手术治疗鞍区病变的方法和经验.方法 北京市海淀医院神经外科自2006年6月至2009年10月采用神经内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手术治疗鞍区病变患者40例,其中垂体腺瘤38例,Rathke囊肿2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治疗效果.结果垂体瘤38例中全切除35 例(92.1%),大部切除3例(7.9%),2例Rathke囊肿均全切除.随访结果显示垂体瘤患者中33例(86.8%)治愈,5例(13.2%)控制,全部患者术后未有严重的永久性并发症.结论 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手术治疗鞍区病变创伤小、安全、方便.
- 王志潮叶立双柳江王建生何远东
- 关键词:神经内镜经单鼻孔蝶窦入路鞍区病变
- 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血管内栓塞治疗(附3例报告)
- 2006年
- 陈江宾姚剑清段安安柳江叶立双
- 关键词:颈内动脉海绵窦瘘栓塞治疗
- 三种不同支架置入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比较Solitaire AB、Neuroform、Lvis/Lvis jr支架分别置入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弹簧圈栓塞治疗的103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将其分为Solitaire AB组(n=37),Neuroform组(n=34)及Lvis/Lvis jr组(n=32),比较各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各组患者支架均定位满意,且成功释放,技术成功率均为100%。术后即刻、术后6个月,Lvis/Lvis jr组Raymond分级优于Solitaire AB组和Neuroform组(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血清神经生长因子(NGF)、S-100B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且Lvis/Lvis jr组低于Solitaire AB组和Neurofor组(P<0.05)。术后6个月,各组患者屏气前动脉平均血流流速(Vm)、屏气后Vm、屏气指数(BHI)及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Lvis/Lvis jr组低于Solitaire AB组和Neuroform组(P<0.05)。结论:Lvis/Lvis jr支架置入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短期疗效及安全性优于Solitaire AB、Neuroform支架。
- 卞立松何远东齐佳伟甄宇航柳江
- 关键词:NEUROFORM支架弹簧圈栓塞颅内动脉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