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兆云

作品数:14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句容市行香中学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文化科学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5篇教学
  • 3篇课堂
  • 2篇道德
  • 2篇树人
  • 2篇思品课
  • 2篇思想品德
  • 2篇品德
  • 2篇立德
  • 2篇立德树人
  • 2篇教育
  • 2篇教学实践
  • 1篇道德教育
  • 1篇道德认识
  • 1篇德教
  • 1篇德育
  • 1篇电子白板
  • 1篇以生为本
  • 1篇钥匙
  • 1篇悦耳
  • 1篇杂音

机构

  • 9篇句容市行香中...

作者

  • 9篇李兆云

传媒

  • 3篇中学政治教学...
  • 2篇中学政治教学...
  • 1篇天津教育
  • 1篇学生之友(最...
  • 1篇科学大众(智...
  • 1篇华夏教师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6
  • 1篇2014
  • 2篇2011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提问——打开思品课知识奥秘的金钥匙
2011年
课堂提问是一种教学手段,更是一种教学艺术。提问是思品课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打开思品课知识奥秘的钥匙。本文阐述了在思品课上如何把握提问的技巧、掌握提问艺术的策略,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李兆云
关键词:思品课教学提问策略
坚持素养导向 塑造精准课堂被引量:1
2022年
道德与法治课程要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责任意识核心素养,就必须坚持素养导向,精练素养化目标、精善生态化课堂、精彩探究化活动、精选德行化主题、实施精准化评价,积极推进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方式的根本改变,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李兆云
让《道德与法治》课堂彰显四季魅力被引量:3
2019年
《道德与法治》课堂应该是自由的、快乐的、高效的生活化课堂,更是动态生成的、富有生命力的、彰显四季魅力的智慧型课堂。为此要改革课堂教学,与学生平等对话互动,优化道德与法治作业,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本文将从教学素材和典型事例着手,探讨《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师教学。
李兆云
关键词:课堂教学魅力课堂
让细节更完美些
2016年
2015年9月23~25日,我到扬州参加了全国初中思想品德顶级课堂观摩研修活动,收获颇丰。选用生活化材料设置教学情境,巧妙处理课堂生成,教师与学生平等亲切交流……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太多太多,真是一次令人难以忘怀的学习之旅。但细细回味,如果教师都能注意到一些小的细节,那就更加完美了,因为"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过犹不及——课件因课而异多媒体尤其是交互式电子白板技术,
李兆云
关键词:电子白板思想品德板书设计榜样示范作用设计板书知识框架
向美而教:道德与法治审美化教学实践探索
2020年
道德与法治教师应从教学实际出发,坚持立德树人理念,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积极实施审美化教学,充分发挥美育的独特教育功能,弥补道德教育的不足,引导学生求真、尚美、向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试以统编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八年级上册说明之。
李兆云
关键词:审美化教学教学实践探索道德教育传统教学模式
融合劳动教育的德育课程实践
2024年
当前,党和国家主张“五育并举”,把劳动教育纳入中小学国家课程方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为开展劳动教育的重要阵地,对学生树立劳动观念、培养劳动意志品质具有重要作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要将劳动教育融入课程实践,帮助学生获得学科知识和技能,逐步形成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和个人终身发展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李兆云王彬
关键词:劳动教育
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思品课堂——浅谈初中思品课如何开展课堂讨论教学
2011年
“讨论”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在思品课开展讨论教学,能为学生提供各抒己见的机会,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这样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在讨论交流中深化道德认识,升华道德情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李兆云
关键词:课堂讨论教学思品课堂生命活力教学活动道德认识
基于核心素养的《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及思考
2019年
伴随着《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发布,“核心素养”业已成为新一轮课程改革、教材修订、考试改革等的重要内容。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尚没有明确的政策或文件规定,我们可借鉴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框架要求,积极探寻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这就要求道德与法治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真正脱离教材的条条框框,拓展视野,深化思维,充分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和表达欲望,使学生融入课堂,融入教学,把教学的根本宗旨落实在“立德树人”上。切实摒弃传统的“应试”式、“满堂灌”式教学羁绊,以生为本,通过实施跨界整合、注重学生体验、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行为等创新举措,使学生在课程学习中获得更多的体验与探究、合作与分享,真正实现在知识的传授与学习中提升关键能力和必备品质。
李兆云
关键词:激发学生兴趣以生为本教材修订立德树人
“杂音”也悦耳
2014年
在这里,“杂音”特指出现在思想品德课堂上、不符合教师预设、离奇古怪的学生回答。在以前,“杂音”是很多教师最讨厌出现的情况。若出现,教师不是“不闻不问”,就是“嗤之以鼻”,抑或严词斥责。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学生大胆想象和尝试的积极性,泯灭学生智慧的火花。在课改新形势下,思想品德教师要善听“杂音”,因势利导,让“杂音”成为课程的生长点。
李兆云
关键词:杂音思想品德教师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