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崔国明

作品数:40 被引量:22H指数:2
供职机构:昆山震川高级中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6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7篇语文
  • 14篇作文
  • 8篇高考
  • 7篇课堂
  • 7篇教学
  • 6篇文教
  • 6篇命题
  • 6篇材料作文
  • 5篇作文题
  • 5篇文题
  • 4篇语文教学
  • 4篇语文课
  • 4篇语文课堂
  • 4篇思维
  • 4篇文本
  • 4篇课堂教学
  • 3篇审题
  • 3篇写作
  • 3篇高中语文
  • 3篇高考语文

机构

  • 36篇昆山震川高级...

作者

  • 36篇崔国明
  • 2篇顾燕

传媒

  • 7篇中小学教师培...
  • 7篇中学语文教学...
  • 4篇中学语文教学
  • 2篇语文知识
  • 2篇语文建设
  • 2篇教学考试
  • 2篇语文教学通讯
  • 1篇江西教育(管...
  • 1篇学语文
  • 1篇语文学习
  • 1篇语文月刊
  • 1篇语文教学通讯...
  • 1篇中学语文(教...
  • 1篇新课程研究(...
  • 1篇语文教学研究
  • 1篇江苏教育研究...
  • 1篇中学教学参考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4篇2017
  • 3篇2016
  • 9篇2015
  • 4篇2014
  • 4篇2013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易辙”作文何其多——材料作文写作失误例说
2017年
“直线运动”是考场作文尤其是议论文写作的一个重要原则。但是,在材料作文的写作过程中我们发现,“易辙”现象普遍存在,或在开头,或在中间,或在结尾。究其原因,有些是对关键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剖析不当,有些是随意引申、多走了一步,有些则是随意地将此概念偷换成了“似是而非”的他概念,还有一些是任凭主观、随意强加、无中生有……“易辙”现象的实质其实是审题上的“概念不清”、思路上的“扣题不紧”、思维上的“线性不明”。
崔国明
关键词:材料作文
从几个维度看语文教材这个“例子”——以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为例
2014年
语文教材是一个"例子",是语文课堂教学最重要的载体。如何使这个"例子"更加典型,更加吻合中小学语文"教"与"学"的实际,更具有可操作性,这其中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本文拟从"梯度"、"信度"、"效度"和"量度"这四个方面来谈谈对语文教材编写的一点想法和建议。
崔国明
关键词:语文教材信度
这样的活动还是少一点为好被引量:1
2015年
如今的课堂十分强调学生的活动,教师在组织教学时也很在意教学过程中学生活动的安排——"要让学生动起来"。在这早已深入人心、也早已流行于课堂的理念的召唤下,如今的课堂确实是热闹了,活泼了。但"要让学生动起来",这只是口号;而"能让学生动起来",这才是实效。"真"语文,需要的是"真"活动;语文课上的活动,也需要求"真"打"假"。如今课堂教学热热闹闹的活动的表象背后,有一些东西需要我们冷眼旁观,需要我们冷静反思:"要让学生动起来",这只是理念;"能让学生动起来",这已是行动;而"真让学生动起来",这才是效果。
崔国明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
思维有多深 舞台有多大——2022年新高考Ⅰ卷作文浅析被引量:1
2022年
一、淡化审题,“本手”是情境2022年全国新高考I卷作文题给人的总体感觉是“变化不大,稳中求进”。从考查的形式上看,基本延续了去年的情境类材料作文的命题形式,依然是情境材料下的寓意写作;从考查的内容上看,依然是对相关概念之间关系的理解和分析;从命题的导向上看,依然突出了对考生的辩证思维能力的考查,贯穿着思辨的主旋律。所有的导向都体现了命题的稳定性和延续性,指向非常明确。与去年的作文命题“体育与身体强弱的转化”一脉相承的是,今年的作文题依然呈现了“上手易、深入难,开口小、空间大”的鲜明特点。
崔国明
关键词:作文命题材料作文辩证思维能力命题形式稳中求进作文题
嫁接熟悉:作文中值得关注的现象
2016年
“还是原来的配方,还是熟悉的味道”,这原本是加多宝凉茶的经典广告语.但是在如今的材料作文写作中.有些学生却用自己的作文实实在在地诠释了这句广告。
崔国明
关键词:作文写作嫁接广告语
请给板书留一个位置被引量:2
2015年
如今,在有些语文课堂上,板书已渐行渐远了。 在众多的语文课堂教学方法中,板书颇具传统色彩,曾经备受重视,但随着多媒体教学手段进驻课堂,板书的位置已被极具视听冲击力的声光电取代,渐渐“退居二线”去了。以我之所能见,不要说常态的语文课,即便是有些公开课、评优课、示范课,现在也已经很难再见到那种构思精巧、构图精美的板书了。
崔国明
关键词:板书多媒体教学手段语文课堂课堂教学方法公开课评优课
考场作文:“文体特征”是否真的那么重要?
2020年
"文体"是作文的"两翼"之一,是一项不容忽视的重要能力点,掌握基本的文体知识,提高驾驭文体的能力,以更好地表达文章的内容,是平时作文教学的"必修课",理应得到重视。但是对于具有选拔功能的高考考场作文而言,应以包容之心看待"文体",对之应适当淡化、"松绑",适当为内容"让路",给学生施展自己的写作才能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和自由。
崔国明
关键词:考场作文文体
因文设题:语文命题的必然走向——以2021年新高考Ⅰ卷为例
2021年
长期以来,语文命题广泛采用先入为主式的"因点设题",即依据考纲所列知识点去观照文本内容,以知识点与文本的契合之处命制相应的试题。这样的考查,由外而内,命题有"程式",应对有"套路";而且,考查的也仅仅是"考场知识",走出考场可能就失去了其应有的意义,既与语文的能力关联不大,更与语文的成长、生命的成长相去甚远。
崔国明
关键词:语文命题考纲先入为主设题考场文本内容
视野要宽 视角要小 视点要新——我看教师的教科研
2013年
引导教师参与教科研,自觉走上教科研之路,是教育发展的需要,是培养人才的需要,是发展教育科学的需要,也是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教师即研究者"是国际教师专业化运动中的重要概念,"一流的教师就是有思想的教师"也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共识。那么,教师如何从事教科研呢?本文拟从视野、视角、视点三个方面加以说明。
崔国明
关键词:教科研视点
缘文设境 循境悟情--全国新高考Ⅰ卷"情境化"试题的情境与任务
2023年
“情境化”命题缘文设境,形式新颖,某种程度上代表了高考语文命题的发展方向。不可否认,多维的命题导向,灵活的情境设置,典型的任务驱动,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知识、能力、素养要求,因此,有必要去瑞摩“情境化”命题考查的特点,循境悟情。创设映照情境、动态情境、交互情境、模拟情境是高考情境化命题的几大特征。
崔国明
关键词:情境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