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建平

作品数:6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宝鸡市中医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上消化道
  • 2篇消化道
  • 2篇疗效
  • 2篇疗效研究
  • 2篇化道
  • 1篇蛋白
  • 1篇蛋白酶
  • 1篇穴位
  • 1篇穴位贴敷
  • 1篇血凝酶
  • 1篇血液
  • 1篇血液流变
  • 1篇血液流变学
  • 1篇抑制剂
  • 1篇抑制剂治疗
  • 1篇脂肪
  • 1篇脂肪肝
  • 1篇脂肪肝病
  • 1篇制剂
  • 1篇制剂治疗

机构

  • 5篇宝鸡市中医医...
  • 2篇延安大学
  • 1篇南昌大学
  • 1篇铜川市人民医...

作者

  • 5篇马建平
  • 2篇李文
  • 1篇马彩霞
  • 1篇李静

传媒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临床消化病杂...
  • 1篇贵州医药
  • 1篇中国实用医刊
  • 1篇湖北中医药大...

年份

  • 3篇2024
  • 1篇2021
  • 1篇2019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穴位贴敷联合质子泵抑制剂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疗效研究
2024年
目的 观察穴位贴敷联合质子泵抑制剂(PPI)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RD)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130例GR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给予PPI治疗,观察组给予穴位贴敷联合PPI治疗。比较两组总有效率,洛杉矶分级标准,中医证候评分,生活质量量表评分,24 h反流时间≥5 min次数、pH<4时间,食管上括约肌静息压(UESP)、食管下括约肌静息压(LESP),泌素(GAS)、血管活性肠肽(VIP)、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洛杉矶食管分级优于治疗前观察组洛杉矶食管分级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中医证候评分,24h内反流时间≥5min次数、pH<4时间,VIP、IL-6、CRP含量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上述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生活质量量表评分,UESP、LESP,GAS含量高于治疗前,观察组上述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穴位贴敷联合PPI治疗GRD近期疗效优,促进食管黏膜恢复,降低中医证候评分,降低反流次数和pH<4时间,提高生活质量,恢复食管括约肌静息压,调节胃肠激素,降低促炎因子水平。
马建平李文曹娟
关键词:胃食管反流病穴位贴敷质子泵抑制剂中西医结合治疗
内镜下注射蛇毒血凝酶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观察
2024年
目的观察内镜下注射蛇毒血凝酶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方法队列研究。抽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10月宝鸡市中医医院上消化道出血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内镜下喷洒和注射1∶10000肾上腺素,观察组联合内镜下蛇毒血凝酶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血液流变学。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50%,37/40)高于对照组(75.00%,30/40),P<0.05。治疗后3 d,观察组红细胞压积与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高于对照组,红细胞沉降率低于对照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短于对照组,纤维蛋白原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内镜下蛇毒血凝酶注射治疗在提高上消化道出血疗效、改善血液流变学方面表现出优势,同时能改善患者凝血功能。
马建平马彩霞
关键词:消化道出血蛇毒血凝酶血液流变学
上消化道疾病患儿胃组织Hp感染与Sox2、CyclinD1表达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疾病患儿胃组织Hp感染与Sox2及CyclinD1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51例上消化道疾病患儿,根据诊断结果分为慢性浅表性胃炎组(A组,n=35)、慢性萎缩性胃炎组(B组,n=33)、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组(C组,n=29)、胃溃疡组(D组,n=30)及胃癌组(E组,n=24)。统计Hp阳性率,分析Hp感染与Sox2及CyclinD1蛋白表达的相关性。结果与慢性浅表性胃炎组、慢性萎缩性胃炎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组、胃溃疡组比较,胃癌组Hp阳性率较高,Sox2蛋白阳性率显著降低,而CyclinD蛋白阳性率显著升高(P均<0.05)。上消化道疾病患儿胃组织Hp感染与Sox2蛋白表达呈明显负相关(r=-0.413,P<0.05),与CyclinD1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251,P<0.05)。结论上消化道疾病患儿胃组织Hp阳性率较高,且Hp感染与Sox2蛋白表达呈显著负相关,与CyclinD1蛋白呈正相关,三者均参与上消化道疾病的发生发展。
马建平李文柳玉强
关键词:上消化道胃组织HP感染SOX2CYCLIND1
氯沙坦作为抗纤维化药物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临床疗效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评估氯沙坦作为抗纤维化药物是否可以有效减缓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纤维化进展。[方法]选取2015-01-2015-12期间于我院就诊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病50例患者,收集其基本信息,采用随机双盲的方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试验组患者口服氯沙坦50 mg,对照组使用安慰剂,2组疗程均为96周。[结果]治疗后试验组、对照组各有8例、4例肝脏纤维化进程得到了缓解,治疗应答率分别为32.0%、12.0%,2组治疗应答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期间在腹部症状、疲劳症状、全身症状、活动情况、情绪功能、忧虑等方面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试验组相比对照组患者治疗结束后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三酰甘油、总胆固醇水平发生较为明显的变化(P<0.05)。[结论]氯沙坦作为抗纤维化药物可以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纤维化进展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
柳玉强李静马建平
关键词:氯沙坦抗纤维化随机对照试验
胃蛋白酶原联合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并发胃癌的预测价值
2024年
目的 探究胃蛋白酶原(PG)联合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患者并发胃癌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延安大学医学院在2015年3月至2019年3月间收治的460例CAG患者纳入研究,检测患者PG、NLR水平。对患者进行至少5年的随访,观察患者胃癌情况,并将其分为发生组和未发生组。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CAG患者发生胃癌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分析PG、NLR联合检测对患者发生胃癌的预测价值。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发生组年龄、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阳性占比、伴不典型增生占比、伴肠上皮化生占比、NLR水平高于未发生组,PG水平低于未发生组(P<0.05)。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伴不典型增生(OR=3.741,95%CI:1.539~9.091)、伴肠上皮化生(OR=4.211,95%CI:1.911~~9.277)、NLR水平(OR=3.823,95%CI:2.186~6.683)是CAG患者发生胃癌的独立危险因素,PG水平(OR=0.212,95%CI:0.102~0.441)是独立保护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PG、NLR及二者联合预测CAG患者发生胃癌的灵敏度分别为67.70%、77.40%、90.30%,特异度分别为79.30%、72.70%、67.80%,AUC分别为0.791、0.814、0.902(P<0.05)。结论 NLR水平是CAG患者发生胃癌的独立危险因素,PG水平是独立保护因素,PG和NLR水平联合测定可较好的预测患者胃癌发生情况。
李延龙李旭初马建平
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