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学英
- 作品数:7 被引量:18H指数:2
- 供职机构: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 审美支架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搭建策略研究被引量:2
- 2022年
- 当下的高中语文教学普遍存在着美育缺位现象。从教师角度审视,主因在于教师对美育认识的片面与窄化,具体表现为:在审美理解中缺乏学科的全面把握,在审美渗透中缺少深刻的情感共鸣,在美育评价上缺少深层的审美建构。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搭建审美支架可采取以下措施:通过标准研究与特色荟萃的整合搭建审美目标支架,通过内容挖掘与才情激发的整合搭建审美内容支架,通过赋权增能与活动创设的整合搭建审美模式支架,通过制度构建和多元联络的整合搭建审美文化支架,通过期望蕴涵和角色参与的整合搭建审美评价支架。
- 胡学英
-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审美教学
- 掀起“新材料”的盖头来——2011年高考“新材料”作文备考策略
- 2011年
- 综观近几年高考中所出现的新材料作文,试题所提供的“材料”从形式上看有图画、歌词、诗歌、名言、对话、故事、新闻、网络调查以及组合型自编材料等,可谓百花齐放,欲迷人眼。从类型上看,可根据人的心理接受特点把这些材料大致分为两类:一类偏重感性,相对具体形象又意蕴深藏,如图画、歌词、诗歌等;另一类偏重理性,相对抽象概括又角度多样,如新闻、调查材料等。无论哪种形式和类型的材料,最核心的考查还是对考生审读材料的主要信息及准确理解材料含意能力的考查。对于材料的内涵与写作角度,试题本身不会点明。因此,准确审读“新材料”,合理选择写作角度乃是“新材料”作文的备考之重。
- 胡学英
- 关键词:材料作文备考策略高考写作角度网络调查心理接受
- 新情境·新问题·新任务——管窥新高考背景下语文命题趋势被引量:1
- 2021年
- 2020年6月30日,中央深改委在《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中提出,要"针对不同主体的教育特点,建立科学的、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评价制度和机制"。要"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构建引导学生全面发展的考试内容体系,改变相对固化的试题形式,增强试题的开放性.
- 胡学英
- 关键词:新情境教育评价改革教育评价制度语文命题考试内容
- 深度阅读教学的三个爆破点——谈肖培东老师的《祝福》教学
- 2017年
- 学生在课堂上能否开展有目的、有成效的深度学习,是判断一节课教学设计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肖培东老师教学《祝福》时,适时、准确、有力地点燃三个爆破点,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教学,效果很好。
- 胡学英
- 关键词:《祝福》文本祥林嫂自能读书心理认知
- 《想北平》比较教学三题
- 2016年
- 作为抒情散文中的经典,《想北平》在艺术表现上独具魅力。在文中,老舍以简洁传神的笔墨描绘北平的风物,展现质朴自然的平民生活图景,抒写他与故都血脉相连的关系,字里行间充满浓郁的京昧。教学中,为了学生能够充分领悟老舍先生的艺术匠心,笔者试从以下三个角度展开比较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 胡学英
- 关键词:《想北平》比较教学抒情散文质朴自然老舍领悟
- 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教学的范式构建被引量:14
- 2021年
-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是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新增模块,也是教学的难点内容,其重视阅读的思辨性,重视逻辑思维、理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重视教学中的"读写说评演"一体化。这就需要由大目标来统领,由大课程来滋养,由大课堂来培育,由大阅读来联通。经过实践检验发现",四环十二步"范式能够契合上述培养之需,能够促进学生阅读与表达素养的同步提升。
- 胡学英
-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要点教学思路教学范式
- 如何跨过这道“槛”——江苏卷论述类文本复习策略被引量:1
- 2016年
- 高考语文命题一直追求“稳中求变”。其中,对现代文阅读的考查保持相对稳定。以2016年江苏高考题为例,论述类文本《成人不自在》的第17题仍是“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述层次”。如此,“论述层次”“思路”题自2010年以来已是第六次出现,体现了命题者重视对考生“分析综合”能力的考查。在该项能力考查的要求下,“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已成为论述类文本复习的重点和难点。
- 胡学英
- 关键词:文本复习高考题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