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坤

作品数:11 被引量:37H指数:3
供职机构: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理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文化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4篇物理教材
  • 4篇理教
  • 3篇思维
  • 2篇物理课
  • 2篇科学思维
  • 2篇课堂
  • 1篇电场
  • 1篇电场强度
  • 1篇电磁感应
  • 1篇电磁感应现象
  • 1篇电像法
  • 1篇定理
  • 1篇对称法
  • 1篇多普勒
  • 1篇多普勒效应
  • 1篇学部
  • 1篇学科
  • 1篇学科融合
  • 1篇疑难
  • 1篇音调

机构

  • 11篇江苏省南菁高...

作者

  • 11篇陈坤
  • 10篇印晓明

传媒

  • 6篇物理教师
  • 2篇中学物理
  • 1篇当代教育与文...
  • 1篇物理之友
  • 1篇湖南中学物理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8
  • 4篇2016
  • 2篇2014
  • 2篇2012
  • 1篇2011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万有引力”疑难问题辨析被引量:2
2016年
在学习高中物理"万有引力与航天"部分时,学生常常提出一些问题,如宇宙速度的求法、开普勒第三定律中比值的含义以及两质点在万有引力作用下作变加速运动的特殊处理方法等,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可有效拓展学生的视野.
陈坤印晓明
关键词:万有引力定律宇宙速度开普勒第三定律
构筑温暖的物理课堂被引量:5
2016年
叶澜教授认为教育实践的核心是“具体的人”,成功的教育是充满人文精神的教育.基于这个观点,构筑“温暖的物理课堂”就是构筑科学精神与人文关怀水乳交融的课堂.这是产生高效课堂的基础.本文通过赏析公开课“探究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的精彩片段,认识到在“温暖的物理课堂”上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思维方式,通过“思维稚化”来进行教学设计,在充满信任与激励的氛围中,师生情感达到共鸣.此外,物理学史和人文化的物理试题都是承载“温暖课堂”的好载体.
陈坤印晓明
关键词:物理课堂人文渗透情感共鸣
美国高中物理教材对创设物理课堂情境的启示——以“力与运动”章节编排为例被引量:1
2014年
课堂情境创设是教学设计的重要内容.美国高中物理教材《Physics》有独特的闪光点,其编排内容以生活为载体,编排次序更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编排过程中充分发挥了“问题”与“实验”的引领作用.这些编排特点对我们课堂情境创设的启示是:情境创设要符合学生的知识结构,创设过程中要发挥好问题情境对课堂的推进作用,同时要重视生活化教学情境对课堂的激活效应.
陈坤印晓明
关键词:美国教材课堂情境创设
例谈竞赛中电场强度的常见解法被引量:1
2011年
电场强度是电场物理竞赛题的关键物理量,本文例谈竞赛中电场强度的常见方法,如:微元法,高斯定理,对称法以及电像法等等。
陈坤印晓明
关键词:电场强度微元法高斯定理对称法电像法
科学思维落地需要“整体视野”——谈美国高中主流物理教材的首章编排被引量:2
2018年
本文结合美国高中主流物理教材《Physics:Principles and Problems》的首章编排,提出科学思维目标的落地需在"整体性视野"理念的引导下,给予学生思维的工具,帮助他们建构思维的品质,培育思维"人性"的温度.以此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学习,增强他们的自我生长能力,从而真正实现高中物理教学从"育分"到"育人"的转变.
印晓明陈坤
关键词:科学思维思维品质
激波与驻波——两个奇妙的声学现象探幽被引量:1
2012年
1 一种特殊的多普勒效应——激波 多普勒效应很常见.当观察者与渡源发生相对运动时,观察者接收的频率将不同于波源发出的频率,如:高速行驶的火车鸣笛进站时,站台上的人听到的汽笛音调变高,即频率变高,火车鸣笛而去,人们听到的音调变低,即频率变小.
印晓明陈坤
关键词:声学现象多普勒效应驻波观察者音调
对“理想模型”掌握得不“理想”原因的探讨被引量:1
2014年
理想模型广泛存在,但学生掌握得并不理想.产生困难的主要原因有:理想模型脱胎于常规模型,虽然常见,但通常拥有异于常规模型的特殊性质,学生并不理解.思维定势易使学生选错模型;学生常忽视理想模型与一般模型的差异;常忽视理想模型的使用条件等等,这些都是学习理想模型困难的问题症结.根据教学心得,认为指导学生努力构建理想模型要比记住某些模型的结论重要得多,这是真正培养学生科研素养的好方法,此外“一题多解”,“一题多问”可以避免思维定势,有效融合各模型优势.
陈坤印晓明
“探究电磁感应现象的产生条件”教学片段的设计及反思——基于物理核心素养导向被引量:7
2016年
“核心素养”只有在课堂上“落地”才能进发出蓬勃生机.本文阐述物理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围绕核心概念学习科学知识;开展真实探究掌握科学方法;还原科研历史弘扬科学精神;培养科学应用的意识与能力.笔者认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首先需要教师转变观念,认识到知识是学生学习活动的载体而不是终极目标,物理教师的言传身教将对学生的科学素养起引领作用.
陈坤印晓明
关键词:教学片断
中美高中主流物理教材科学素养主题编排的比较被引量:2
2020年
教材是学科科学思想、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品德的载体。以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为目标,对中美两国主流物理教材的章节内容、栏目设置、实验编排、插图设计等进行比较研究,统整两国教材的特色、优势,提出物理课程中培育学生科学素养的着力点:关注知识的整体建构、恢复知识的实践属性、重视科学学科间的融合;具体可沿"通过核心概念学习科学知识、开展真实探究掌握科学方法、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应用能力、还原科研历史弘扬科学精神"等路径开展教学探索;挑选"思维力"的培养作为切入点,以关键素养的培育带动学生整体科学素养的提升。
印晓明陈坤
关键词:物理课程科学思维
探寻奇妙的“欹器之谜”背后的物理原理
2012年
在璀璨的华夏瑰宝中,曾经出现过一种称为“欹器”的奇特陶器,它腹大、口小、底尖并带有两个提耳.史书《孔子家语·三恕》中记载:它“虚则倾,中则正,满则覆”,也就是说,欹器空的时候是倾斜的,装一半水的时候是直立的,装满水后又会翻倒.由于它与儒家“谦受益,满招损”的思想契合得很好,因此古代有人就将其置在桌右,作为警戒之器,鲁国公甚至将它作为圣器放在庙中祭祀.可惜的是,史书对于这种容器的原理却没有记载,而且后来这种神秘的东西也失传了,史称“欹器之谜”.
陈坤
关键词:物理原理孔子家语史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