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静

作品数:5 被引量:25H指数:2
供职机构:天津市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颈椎
  • 3篇颈椎病
  • 2篇手法
  • 1篇动脉供血
  • 1篇动脉供血不足
  • 1篇穴位照射
  • 1篇血性
  • 1篇血液动力
  • 1篇血液动力学
  • 1篇液动
  • 1篇照射
  • 1篇神经根
  • 1篇神经根型
  • 1篇神经根型颈椎...
  • 1篇生物力学
  • 1篇糖尿
  • 1篇糖尿病
  • 1篇糖尿病性
  • 1篇推拿
  • 1篇推拿配合

机构

  • 5篇天津市第一医...

作者

  • 5篇李静
  • 2篇吴茂文
  • 2篇张柏林
  • 2篇郭智
  • 1篇任婕
  • 1篇刘文艳

传媒

  • 1篇医学综述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河南中医
  • 1篇陕西中医
  • 1篇天津中医药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3
  • 3篇200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正椎活血法治疗糖尿病性复视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观察正椎活血法治疗糖尿病性复视的临床疗效及定位定向顶提腧穴手法对颈内动脉、椎动脉的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糖尿病性复视患者35例,以正椎活血法为指导,采用自拟的定位定向顶提腧穴手法治疗,观察患眼偏斜度、颈内动脉、椎动脉血液流速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28 d后,35例患者人均偏斜度改善≥8度,治愈25例。定位定向顶提腧穴手法对颈内动脉、椎动脉血液动力学改善明显。结论:正椎活血法治疗糖尿病性复视疗效显著,定位定向顶提腧穴手法是一种治疗糖尿病性复视的有效治疗方法。
吴茂文张柏林李静韩章荣郭智王炎烁
牵引治疗颈椎病的研究概况被引量:16
2007年
颈椎病是指颈椎间盘组织退行性改变及椎间结构继发性改变刺激或压迫周围组织,使患者出现相应的各种症状和体征。在临床,颈椎牵引一直被认为是主要治疗方法之一。本文收集相关的文献和资料,根据颈椎的解剖及运动学特点,将颈椎牵引的作用机制及应用原则论述如下。
李静
关键词:颈椎病生物力学
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185例疗效分析被引量:2
2007年
收治2003年6月-2006年3月门诊患者185例,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94例,其中男46例,女48例,年龄20~73岁,病程9d~21个月,采用“牵引+电脑中频中药导入+氦-氖激光穴位照射”。对照组91例,其中男45例,女46例,年龄21~71岁,病程7d~19个月,采用“牵引+电脑中频+氦-氖激光散焦照射”。
李静
关键词:神经根型颈椎病氦氖激光穴位照射
推拿配合物理疗法治疗前臂缺血性肌挛缩30例
2007年
目的:观察推拿配合物理疗法治疗前臂缺血性肌挛缩的疗效。方法:推拿、超短波、电脑中频、氦-氖激光综合治疗。结果:总有效率93%。提示:本方法可有效地恢复患者前臂、腕关节及手的功能。
李静
关键词:按摩疗法前臂
定位定向顶提正椎手法对椎-基底动脉血液动力学影响的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观察定位定向顶提正椎手法对椎-基底动脉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200例临床确诊的颈椎病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105人,以课题组自行设计的定位定向顶提正椎手法,对照组95人,采用传统疗法(旋转),10天为一疗程,分别通过彩色多普勒、经颅多普勒测量观察椎基底动脉血液动力学变化和临床症状。结果定向顶提平衡手法定位准确,采取矢量的定位定向用力4.5~8 kg,方向朝百会穴发力对椎基底动脉血液动力学影响明显,而且手法持续0.5分钟,效果最佳,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二十天后,对患者TCD与彩色多普勒血流动力学检查,进行前后椎基底动脉血液动力学均值比较,该疗法明显改善了患者眩晕、头痛的临床症状,并改善了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液动力学参数,临床效果和血液动力学参数均优于传统手法,有统计学价值。结论定位定向顶提正椎手法对椎-基底动脉血液动力学的有一定的影响,并提出了矢量化正椎推拿手法,临床应用性强值得推广。
吴茂文张柏林李静刘文艳翟放鸣任婕郭智
关键词:颈椎病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超声检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