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士坤

作品数:15 被引量:42H指数:4
供职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连云港市卫生局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介入
  • 3篇出血
  • 2篇低场
  • 2篇动脉
  • 2篇动脉自旋标记
  • 2篇血管
  • 2篇中动脉
  • 2篇上皮
  • 2篇上皮癌
  • 2篇尿路上皮
  • 2篇尿路上皮癌
  • 2篇器官
  • 2篇自旋标记
  • 2篇误诊
  • 2篇误诊分析
  • 2篇弥散
  • 2篇脑出血
  • 2篇脑梗
  • 2篇脑梗死
  • 2篇急性

机构

  • 11篇连云港市中医...
  • 5篇南京中医药大...

作者

  • 15篇李士坤
  • 8篇符大勇
  • 6篇黄晓明
  • 5篇刘晓丽
  • 5篇耿雷
  • 4篇周建国
  • 4篇孟云
  • 3篇黄永斌
  • 3篇李琼
  • 2篇张廷峰
  • 2篇许开喜
  • 2篇王长德
  • 2篇周建国
  • 1篇马先军
  • 1篇王志成

传媒

  • 2篇海南医学
  • 2篇分子影像学杂...
  • 1篇当代医学
  • 1篇中风与神经疾...
  • 1篇工企医刊
  • 1篇临床神经病学...
  • 1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实用医学影像...
  • 1篇西部医学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国际泌尿系统...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 1篇中华诊断学电...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7
  • 3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2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后动脉偏侧优势与突出血管征的相关性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单侧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后,动脉偏侧优势与突出血管征(PVS)之间的相关性,并分析动脉偏侧优势及PVS与患者神经功能缺失程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20年3月单侧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48例,其中男性27例,女性21例,年龄38~78岁(52.8±7.7岁)。依据三维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成像提示有无患侧大脑前动脉和(或)大脑后动脉偏侧优势分为偏侧优势组(n=26)和对照组(n=22),观察两组患者T2*加权血管成像序列显示的PVS差异。依据T2*加权血管成像序列提示梗死灶周围有无PVS将入组患者分为PVS阳性组(n=27)和阴性组(n=21),分别于患者入院当日及1周后将偏侧优势组和对照组、PVS阴性和PVS阳性组利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评分量表(NIHSS)进行评分,并分析评分差异。结果48例患者中,偏侧优势组出现PVS为42.31%(11/26),对照组患者出现PVS为72.73%(16/22),对照组高于偏侧优势组(P<0.05);偏侧优势组及PVS阴性组患者入院当日及1周后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及PVS阳性组(P<0.05)。结论单侧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后,大脑动脉偏侧优势及PVS阴性提示侧支循环建立及良好的灌注状态,并与患者近期预后密切相关。
周建国符大勇卢明聪孟云李士坤刘晓丽
关键词:侧支循环大脑中动脉磁敏感加权成像
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早期的CT特征研究被引量:6
2002年
目的研究强直性脊柱炎(AS)骶髂关节病变早期的CT特征。方法对23例AS患者骶髂关节病变的CT征象进行了分析。结果23例AS患者中,骶髂关节双侧受累18例,单侧受累5例;14例为早期病变的CT表现,其中4例为可疑病变,10例CT表现为骨皮质限局性硬化,关节面模糊不清或斑点状脱钙,软骨下微小囊变,这些表现多见于骶髂关节中下部髂骨面,关节间隙基本保持正常或略增宽。结论CT能清晰显示早期AS骶髂关节病变并作出早期诊断。
许开喜张开森王志成李士坤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CT
CT引导下穿刺引流及增强扫描诊断尿路囊肿
2009年
目的评价CT引导下穿刺引流及增强扫描诊断尿路囊肿的价值。方法巨大肾周囊性病变采用CT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第二天以后出现同大囊肿,抽光或抽1000ml囊液后行增强扫描。结果两例尿路囊肿囊腔内见对比剂进入。结论应用CT引导下穿刺引流及增强扫描能明确诊断尿路囊肿。
李士坤黄晓明耿雷符大勇李琼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引流管介入性
介入输卵管再通术治疗妇科不孕症66例体会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评价介入输卵管再通术对妇科不孕症的治疗价值。方法对造影显示输卵管阻塞患者66例行介入输卵管再通术,其中单侧输卵管阻塞6例双侧输卵管阻塞60例。结果66例患者共126支输卵管有狭窄、粘连或闭塞,施行再通术后共有114支输卵管获得再通,再通成功率90.47%。其中间质部再通成功率达93.22%。术后随访5年,受孕率32.5%。结论介入输卵管再通术是治疗输卵管粘连及闭塞性不孕症的有效方法。
李士坤耿雷黄晓明周建国李琼
关键词:输卵管不孕症再通术
ASL在急性大面积缺血性脑卒中出血转化评估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探讨磁共振动脉自旋标记(ASL)成像在急性大面积缺血性脑卒中出血转化(HT)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8月经临床和影像学证实的43例急性大面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GE3.0T超导MRI扫描仪进行常规序列、磁敏感(SWI)和ASL检查,通过软件后处理获取SWI最小密度投影及CBF伪彩图。通过观察MR检查结果,依据缺血梗死区不同灌注状态分为高、低灌注组,分析缺血梗死区不同灌注状态与HT的相关性;依据梗死核心区灌注状态分为高、低灌注组,分析梗死核心区灌注状态与HT类型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入组患者43例,其中缺血梗死区高灌注22例,发生HT 14例(63.64%);缺血梗死区低灌注21例,发生HT 5例(23.81%),HT与缺血梗死区灌注状态相关(P<0.05)。梗死核心区高灌注8例,发生PH型HT 4例(50%),梗死核心区低灌注35例,发生PH型HT 3例(8.57%),梗死核心区高灌注与PH型HT发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大面积脑梗死HT发生及类型与缺血梗死区灌注状态具有相关性,ASL检查可为临床提供HT评估信息,对于临床制定合理治疗方案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价值。
周建国李士坤符大勇孟云马先军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出血转化动脉自旋标记
多器官尿路上皮癌3例误诊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 分析多器官尿路上皮癌的误诊原因并探讨其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2006年2月至2012年10月收治被误诊误治等3例多器官尿路上皮癌的临床资料.3例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83岁、69岁和71岁,均以血尿住院.本组例1、例2首次均以膀胱移行细胞癌在外院多次行TURBt.例1曾在三个月前,在外院先后行腹腔镜下膀胱癌根治术和肾切除术、回肠膀胱术.例2在入院前,曾在外院行肾输尿管部分切除.例3以肾盂癌在外院行肾、输尿管部分切除术.在本院行尿细胞学检查和B超、IVP、CTU或MRI检查及膀胱镜检查,例1诊断为复发性膀胱癌术后,肾切除术后右输尿管残段癌,左肾积水,肾功能不全,全身多发性转移.例2为复发性膀胱肿瘤电切术后,右输尿管下端癌,多脏器转移,多器官衰竭.例3为右肾盂癌肾切除输尿管部分切除术后,膀胱癌.例1给双“J”管置入内引流术.例2给营养支持、对症处理.例3行膀胱部分加输尿管残段切除术,BCG膀胱灌注局部化疗.结果 全组患者随访6年.例1、例2分别于术后8个月和3个月死于肿瘤全身转移、多脏器衰竭.例3无瘤生存6年健在.结论 提高对多器官尿路上皮癌的认识,不能满足于单一器官肿瘤的诊断,不但要给予CT、MRI等检查,仍需尿脱落细胞学检查,必须行膀胱镜检查,尤其是复发性膀胱癌要警惕上尿路上皮癌同时存在的可能,以免误诊,造成严重后果.
李士坤黄永斌
关键词:泌尿系肿瘤误诊
低场核磁共振诊断早期脑出血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评价低场强核磁共振对早期脑出血诊断的可行性及准确性。方法分别对各25例经临床证实的早期脑出血与脑梗死,进行MRI常规扫描、ADC图,观察其影像学特征。结果病灶的边缘、形状、ADC信号等有助于鉴别早期脑出血与脑梗死。结论低场强核磁共振对期脑出血诊断准确,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符大勇王长德李士坤张廷峰刘晓丽
关键词:脑出血脑梗死弥散
三维动脉自旋标记在单侧颈内动脉闭塞后侧支循环评估中的价值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探讨三维动脉自旋标记(3D ASL)技术在评估单侧颈内动脉闭塞后侧支循环建立状态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20年2月经三维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成像提示单侧颈内动脉闭塞且无其他颅内动脉中重度狭窄患者22例,其中男13例,女9例,年龄35~76岁(52.2±15.5岁),均行3D ASL序列灌注成像检查,使用Functool软件将原始数据自动生成脑血流量(CBF)伪彩图,分别于闭塞侧颈内动脉供血区及镜像区额叶、顶叶、脑室旁白质区、基底节区选取感兴趣区(ROI=200±20 mm2),并对比责任颈内动脉供血区与镜像区不同标记后延迟(PLD)时间脑血流量值差异。结果入组患者中,左侧颈内动脉闭塞12例,右侧颈内动脉闭塞10例,3D ASL(PLD:1 525 ms)时闭塞颈内动脉供血区脑血流量值明显低于镜像区,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PLD为2 525 ms时,闭塞颈内动脉供血区脑血流量值略低于镜像区,但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D ASL成像技术可用于评估单侧颈内动脉闭塞后侧支循环建立及灌注状态,对于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及预测临床预后均具有重要价值。
周建国符大勇卢明聪孟云李士坤刘晓丽
关键词:颈内动脉侧支循环动脉自旋标记脑血流量
4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
2008年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不同治疗方法的安全性、疗效。方法确诊深静脉血栓患者40例,年龄27~81岁,70岁以上15例。左下肢35条,右下肢5条,患肢较健侧增粗2~7cm。病程多数在1~30天。常规抗凝溶栓治疗33例,介入治疗7例,放置下腔静脉滤器,病侧动静脉留置溶栓导管。结果常规治疗组,3~5天患肢开始缩小。介入治疗组,2天后患肢明显缩小,3例导管留置处皮下血肿,腹部、大腿皮肤青紫明显。两组均抗凝溶栓3~10天。显效3例(均为介入治疗组3/7),有效36例,死亡1例。结论深静脉血栓溶栓抗凝治疗安全、有效,介入治疗更具优势。
耿雷李士坤黄晓明
关键词:深静脉血栓介入治疗抗凝溶栓
低场强MRI的表观弥散系数鉴别急性脑出血与脑梗死的应用价值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讨低场强MRI的表观弥散系数(ADC)在鉴别急性脑出血与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分别对25例急性脑出血和脑梗死患者进行低场强MRI常规、弥散加权成像(DWI),ADC扫描。观察分析其影像学表现及ADC值,并进行比较。结果脑出血灶的ADC信号从低到高信号不同;脑梗死灶则为低信号。脑出血组ADC值≤0.8×10-3mm2/s的比率(36%)显著低于脑梗死组(84%);ADC值>0.8×10-3mm2/s的比率(64%)显著高于脑梗死组(16%)(均P=0.001)。结论低场强MRI的ADC对鉴别急性脑出血与脑梗死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符大勇王长德李士坤许开喜张廷峰刘晓丽
关键词:急性脑出血脑梗死低场强MRI表观弥散系数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