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6日
星期日
|
欢迎来到南京江宁区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伦华
作品数:
7
被引量:16
H指数:3
供职机构:
山东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合作作者
王培义
山东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
盛琦
山东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
高长兰
山东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
李登俊
山东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
赵中平
山东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7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7篇
医药卫生
主题
4篇
虫病
3篇
丝虫
3篇
丝虫病
3篇
微丝蚴
3篇
班氏丝虫
3篇
班氏丝虫病
2篇
淡色库蚊
2篇
库蚊
1篇
低密度
1篇
血样
1篇
血症
1篇
印迹
1篇
原虫
1篇
中华按蚊
1篇
乳酸脱氢酶
1篇
桑叶
1篇
丝虫病后
1篇
疟疾
1篇
疟疾病
1篇
疟疾病人
机构
7篇
山东省寄生虫...
1篇
世界卫生组织
1篇
郯城县人民医...
1篇
郯城县卫生防...
作者
7篇
刘伦华
3篇
曹新春
3篇
公茂庆
3篇
王培义
3篇
赵中平
3篇
李登俊
3篇
高长兰
3篇
盛琦
2篇
刘波
2篇
邓绪礼
2篇
王辉东
1篇
尹舜
1篇
任正轩
1篇
陈敬亭
1篇
张洪花
1篇
程义亮
1篇
刘新
1篇
王洪法
1篇
王福勇
1篇
万功群
传媒
4篇
中国寄生虫病...
2篇
实用寄生虫病...
1篇
中国病原生物...
年份
1篇
1999
1篇
1997
1篇
1996
2篇
1995
1篇
1994
1篇
1989
共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25%桑叶注射液治疗丝虫性象皮肿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2
1989年
用25%桑叶注射液,以每d一次肌肉注射5ml,21d为一疗程,每疗程间歇9~10d不加绑扎的方法治疗丝虫性下肢象皮肿49例68腿。经7个疗程治疗,有效率达100%,其中基本治愈和显效者I~7个疗程分别为8.82%、19.41%、23.88%、32.82%、39.07%、48.39%和55.00%,表明疗效随疗程增加而逐渐提高。疗后66.7%的病例淋巴结炎和淋巴管炎发作得到有效控制。本疗法具有疗效高,方法简便、使用安全、医疗费用低、易于推广等优点,是目前治疗象皮肿的有效方法。
王培义
陈敬亭
刘伦华
甄天民
吕桂月
赵贤琳
赵振海
陈超
汤兴义
伏广金
孙宪彩
徐祇金
吴兴群
杨夫俊
关键词:
象皮肿
山东班氏丝虫病防治后期纵向监测及其传播潜势的研究
1999年
为探讨基本消灭丝虫病后丝虫病的流行动态和残存微丝蚴血症的传播作用,1984- 1993年连续十年对原高、中度流行区的18 个村进行纵向监测,结果人群微丝蚴率和密度逐年下降,分别由 1984 年的 017% 和 142 条/120μl,下降至 1991 年的 0034% 和 12 条/120μl,微丝蚴阳性村于第 2- 9 年降为0。32 例微丝蚴血症者,均于 3- 6 年内全部自然转阴。1988 年以来6 年中除1991 年在病家发现含 I期幼丝虫蚊 3 只外,各年均未发现阳性蚊。年传播潜势呈明显下降,在 1988- 1993年间除 1991 年年传播潜势 012 外,其余年份均为 0,结果提示。
高长兰
盛琦
邓绪礼
曹新春
赵中平
刘伦华
公茂庆
李登俊
刘波
仲崇祜
关键词:
班氏丝虫病
微丝蚴
淡色库蚊
流行病学
山东省班氏丝虫病传播阈值的研究
被引量:6
1997年
在鲁南原班氏丝虫病高度流行区的郯城县胜利乡花园村,于基本消灭后第5年(1984)开始,在不采取防治措施的情况下,纵向观察10年,微丝蚴率由观察前的0.56%降至0.12%,观察前9例残存微丝蚴血症者,其中有8例陆续自然转阴。原残存微丝蚴血症者第10年检测血中IgG4抗体转阴率为88.89%。蚊媒自然感染率1984~1986年分别为0.21%、0.19%和0.06%,第10年(1993年)未再发现蚊媒幼丝虫。年传播潜势由3.47降到0。结果表明,在当地自然环境条件下,蚊媒密度以人饵诱捕法调查不用蚊帐人群叮人率为24.1~52.5只/人·夜,使用蚊帐人群叮人率为13.5~21只/人·夜,居民微丝蚴率为0.56%及残存微丝蚴血症者60μl血微丝蚴平均密度为6.6~20.7条的情况下,班氏丝虫病处于传播阈值以下,居民微丝蚴率逐步降低,趋于终止传播。
王培义
尹舜
高长兰
盛琦
赵中平
李登俊
曹新春
刘伦华
万功群
刘波
公茂庆
刘新
张佃波
王洪法
关键词:
丝虫病
班氏丝虫病
低密度
微丝蚴血症
中华按蚊的发育起点及有效积温常数
被引量:1
1994年
中华按蚊的发育起点及有效积温常数山东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济宁272133孙延昌,邓守俭,刘伦华山东省莱州卫生学校为了对中华按蚊进行更有效的防制及为其预测预报提供必要的数据,作者对各虫期发育起点温度及有效积温常数做了观察和计算.1观察和测定方法 全部实...
孙延昌
邓守俭
刘伦华
关键词:
中华按蚊
发育
山东省基本消灭丝虫病后10年纵向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5
1995年
山东省于1983年基本消灭丝虫病后,1984~1993年连续10年对原高、中度流行区的18个村进行纵向监测,人群微丝蚴率和密度逐年下降,分别由1984年的0.17%和14.2mf/120μl,下降至1991年的0.034%和1.2mf/120μl,1992~1993连续2年未发现微丝蚴血症者。观察32例微丝蚴阳性者,均于3~6年内全部自然转阴。10年中蚊虫平均自然感染率0.04%(157/382549),1988年以来6年中除1991年在病家发现含Ⅰ期幼丝虫蚊3只外,各年均未发现阳性蚊。结果表明,达到基本消灭后,年传播潜势呈明显下降,在1988~1993年间除1991年年传播潜势为0.12外,其余年份均为0。
盛琦
任正轩
高长兰
曹新春
王培义
邓绪礼
赵中平
刘伦华
公茂庆
李登俊
仲崇祜
关键词:
班氏丝虫病
微丝蚴
淡色库蚊
丝虫病
疟疾病人血样中特异性乳酸脱氢酶检测的研究
被引量:3
1996年
应用直接电泳法和多克隆抗体捕捉法检测恶性疟和间日疟病人血样各40份,正常对照血样20份中恶性疟原虫特异性乳酸脱氢酶(LDH-p)。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检测恶性疟病人血样的阳性率分别为90%和95%;而间日疟和正常人血样中皆未检出LDH-p的活性。结果还表明,蛋白酶抑制剂可有效地保护LDH-p,而反复冻融则可使LDH-p受到破坏,检出率降低。应用直接电泳法和多克隆抗体捕捉法,在蛋白酶抑制剂存在的条件下,检测新鲜血样中LDH-p是诊断恶性疟的理想方法。
王福勇
程义亮
陈锡欣
王辉东
刘伦华
于振华
寇景轩
关键词:
恶性疟原虫
间日疟原虫
乳酸脱氢酶
疟疾
McAb4F8、McAb1F11与囊尾蚴抗原作用免疫印渍分析
1995年
将猪囊尾蚴囊液抗原(CCFA)和脑囊虫病病人脑脊液(PCSF)进行SDS-PAGE电泳分析,发现在CCFA中有14条蛋白带,范围在28~76kDa。脑囊虫病病人CSF中有6条蛋白带,范围在33~83kDa。用CCFA和PCSF与McAb4F8和McAb1FI11免疫印迹试验,证明CCFA中50、53、63和70kDa蛋白带与两株McAb均有反应,另一条蛋白带33kDa仅能被McAb1F11识别。PCSF中的6条蛋白带中有3条(53,63和70kDa)与2株McAb均有反应,另一条蛋白带33kDa仅与McAb1F11反应。2例对照脑脊液中未出现反应带。结果显示McAb4F8和McAb1F11均抗CCFA和PCSF中的主要蛋白带。
张洪花
王昌源
刘湘萍
王世君
王辉东
刘玉冰
刘伦华
关键词:
脑囊虫病
抗原
脑脊液
免疫印迹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