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东峰 作品数:9 被引量:41 H指数:3 供职机构: 滕州市博物馆 更多>> 相关领域: 历史地理 金属学及工艺 更多>>
山东滕州出土商代中期青铜器成分分析 被引量:3 2022年 山东省滕州市官桥镇吕楼、前掌大、大康留、轩辕庄等地多次出土商代中期青铜器,本文选择其中12件器物简要介绍形制,并作铸造工艺描述及成分分析。大康留等四处地点均位于泗水支流薛河流域,出土青铜器时代特征鲜明,组合相对完整。这批青铜器的合金材质以铅锡青铜为主,兼有少量含铅的锡青铜,锡含量均较为适中,与同期郑州、安阳等地青铜容器的材质规律一致。大康留尊、轩辕庄斝等部分器物含银量较高。部分器物经过补铸,补铸材料包括红铜、低锡青铜及含砷、银的铅锡青铜等,材质较为杂乱。 张东峰 代全龙 张婷婷 张吉关键词:青铜器 合金成分 山东滕州庄里西遗址历年发现周代前期青铜器浅识 被引量:1 2022年 山东省滕州市姜屯镇庄里西遗址历年出土大量周代文物,其中春秋中晚期至战国早中期青铜器已有简要报道。本次选择滕州市博物馆收藏的出自庄里西墓地的18件周代前期青铜器进行简要介绍,以展现墓地连贯的年代跨度,并进行合金成分及泥芯材质检测分析。庄里西周代前期青铜器主要体现周文化特征,通过类型学及制作技术分析,也可甄别出少量来自长江下游地区的因素。 张东峰 张天宇 徐吉峰 张天宇关键词:青铜器 1989年山东滕州庄里西西周墓发掘报告 被引量:24 2012年 1989年滕州庄里西村砖瓦厂在取土时发现一批铜器,经查出自一座已被破坏的西周墓葬。同时,该墓南侧暴露墓葬6座,滕州市博物馆进行了抢救性清理,其中M7有铭文器6件,与滕国家族墓地有着重要关系。此次发掘为研究滕国史及西周封建制度,提供了重要资料。 杜传敏 张东峰 魏慎玉 潘晓庆略论滕州古国与出土商周青铜器 被引量:1 2016年 滕州地处鲁南,商周时期,滕州境内方国林立,出现了滕、薛、郳等国。其中的薛国、滕国,更以其丰富的文化遗存和清晰的历史脉络,著称于历史长河中。通过考古工作,滕、薛古国城址得以揭露并确认。近年来发掘清理了一批墓葬,出土了大量商周时期青铜器,尤其铭文铜器的大量发现,对研究山东古国族属具有重要的意义。 张东峰 聂瑞安关键词:古国 商周 青铜器 山东滕州玉皇顶摩崖龛窟造像调查简报 被引量:2 2019年 一概况玉皇顶摩崖造像位于山东省滕州市柴胡店镇老君院村西约500米,开凿在龙山山脉(东北一西南走向)西麓一座小山的西北角断崖上(图一)。崖壁断面呈折线状,可分为东(约35°)、中(约335°)、西(约310°)三段(图二)[1],以中段遗存最为主要,包括北宋崇宁四年(1105年)洞窟1座、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石阁1座、纪年不存摩崖刻碑1处;东段包括北宋政和七年(1117年)小龛3个;西段包括无纪年龛群2组。 肖贵田 张东峰 杨光海 张东峰 徐波 卫松涛 徐波关键词:摩崖造像 崇宁 山东滕州前掌大墓地部分青铜器制作技术的初步考察 被引量:1 2018年 通过青铜器遗留工艺痕迹观察,结合前人关于商周青铜器铸造技术的研究成果,对山东滕州前掌大墓地出土的19件青铜器制作技术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该19件青铜器延续使用了商晚期广泛使用的浑铸工艺。为了定位、控制壁厚和增加强度,部分器物使用了盲芯、金属垫片、加强筋辅助工艺,其中盲芯技术已趋于成熟,但其在前掌大墓地铜器铸造中还未成为一种普遍采用的技术规范。 王鑫光 刘萌萌 李秀辉 潘路 张东峰关键词:技术史 青铜器 光照千秋 影逝形存——试论山东滕州出土不同时期的青铜镜 2017年 青铜镜是古代梳妆照容的生活日用品,是中国青铜器中自成体系、价值极高的工艺美术品,也是中国古代青铜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它萌芽于夏商,兴于战国,盛于汉唐,而衰于宋元,止于清末。以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清晰的历史发展脉络而著称于历史长河中。探究不同时期的铜镜对于了解不同时期的历史文化内涵,解读青铜镜的发展演变有着重要的意义。 葛海洋 张东峰 魏慎玉关键词:铜镜 滕州前掌大墓地“于屯”村IIIM308出土铜器的科学分析 被引量:4 2014年 "于屯"村北墓区为前掌大"史"氏族团"分裂"而来的"鸟"氏支族墓区,其中I I I M308和I I I M309为"鸟"氏支族具有特殊身份的高级贵族夫妻异穴并葬墓。本文对I I I M308出土8件铜礼器进行材质分析及制作工艺考察,8件铜礼器的材质以铅锡青铜为主,皆为浑铸成型,采用了金属垫片、加强筋等工艺措施来保证铸造质量。9件"鸟"字铭文铜器,"鸟"字铭文形状可分为两组,可能系两个不同铸造作坊或前后两批次铸造。 王鑫光 李秀辉 潘路 张东峰 吕文 韩仁锁山东滕州市官桥车站村汉墓 被引量:7 1999年 李鲁滕 刘庆佳 张东峰 张东峰关键词:随葬器物 墓葬 汉墓 泥质 石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