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姚丽萍

作品数:4 被引量:16H指数:2
供职机构:天水市妇幼保健院更多>>
发文基金:天水市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发病
  • 2篇死亡率
  • 2篇肿瘤
  • 2篇肿瘤登记
  • 2篇卵巢
  • 2篇发病率
  • 1篇新生儿
  • 1篇新生儿窒息
  • 1篇性激素
  • 1篇窒息
  • 1篇年变化
  • 1篇窦卵泡计数
  • 1篇卵巢癌
  • 1篇卵巢储备
  • 1篇卵巢储备功能
  • 1篇卵泡
  • 1篇苗勒管
  • 1篇抗苗勒管激素
  • 1篇激素
  • 1篇计数

机构

  • 4篇天水市妇幼保...
  • 2篇甘肃中医药大...
  • 2篇甘肃省肿瘤医...
  • 1篇甘肃省妇幼保...

作者

  • 4篇姚丽萍
  • 2篇刘玉琴
  • 1篇郑雷
  • 1篇李莉
  • 1篇宋向前

传媒

  • 1篇吉林医学
  • 1篇实用肿瘤学杂...
  • 1篇中国肿瘤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新生儿窒息568例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的发病原因和预防措施。方法:对568例新生儿窒息的临床资料(包括病因和病死率)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568例新生儿窒息中,脐带问题导致的新生儿窒息发病率最高(22.2%),其次为胎盘异常(19.7%)及宫缩过频过强(14.9%);引起新生儿窒息死亡的因素前三位分别为胎盘异常、脐带问题和产程延长;孕周28~35周及≥42周者发病率较高,分别占43.7%和22.7%。结论:脐带问题、胎盘异常、宫缩过频过强和产程延长(各类因素的75.7%)是新生儿窒息的主要原因,应针对病因进行积极的防治。
姚丽萍宋向前
关键词:新生儿窒息发病
2018年甘肃省肿瘤登记地区卵巢癌流行特征及2010—2018年变化趋势分析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分析2018年甘肃省肿瘤登记地卵巢癌发病与死亡情况及2010—2018年卵巢癌趋势变化。[方法]按照国家癌症中心制定的数据质量审核评价标准,对甘肃省符合质量控制标准要求的15个肿瘤登记点上报的卵巢癌发病、死亡和人口数据进行汇总分析。按城乡和年龄组分层计算发病(死亡)率、标化发病(死亡)率、0~74岁累积率等统计指标。中标率及世标率分别采用2000年全国普查标准人口年龄构成和Segi’s世界标准人口年龄构成计算。利用Joinpoint线性回归模型分析计算2010—2018年甘肃省肿瘤登记地区卵巢癌发病率、死亡率的年度变化百分比(APC)。[结果] 2018年甘肃省肿瘤登记地区卵巢癌粗发病率为8.09/10万,中标率为6.21/10万,世标率为6.41/10万,累积率(0~74岁)为0.69%,占女性全部恶性肿瘤发病的3.57%,居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的第10位。卵巢癌粗死亡率为1.95/10万,中标率为1.36/10万,世标率为1.48/10万,累积率(0~74岁)为0.19%,占女性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的1.84%,居女性恶性肿瘤死亡的第13位。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在45岁和40岁开始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高峰均在70~74岁年龄组。2010—2018年甘肃省肿瘤登记地区卵巢癌中标发病率及中标死亡率均呈下降趋势(APC=-0.95%,95%CI:-7.10%~5.60%;APC=-1.93%,95%CI:-14.60%~12.6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地区分布中天祝藏族自治县卵巢癌中标发病率最高,会宁县中标死亡率最高;古浪县中标发病率与死亡率最低。[结论]甘肃省肿瘤登记地区卵巢癌发病率仍处我国较高水平,应根据年龄和地区分布差异,采取针对性措施,积极制订卵巢癌防治策略,降低卵巢癌对女性人群的危害。
姚丽萍袁浩冉刘玉琴
关键词:卵巢癌发病率死亡率
抗菌勒管激素和窦卵泡计数对卵巢储备功能的预测价值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研究抗苗勒管激素(AMH)和窦卵泡计数(AFC)对卵巢储备功能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9月在天水市妇幼保健院接受体外授精胚胎移植治疗的140例女性不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周期获卵数量分为卵巢低反应组45例和卵巢正常反应组95例。两组患者治疗前均接受AMH、AFC、基础性激素[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检测,比较两组患者上述指标检测结果,计算AMH和AFC对患者卵巢储备功能的预测价值。结果:卵巢低反应组与卵巢正常反应组患者的年龄、体重指数、不孕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卵巢低反应组AMH、AFC低于卵巢正常反应组,基础性激素指标中FSH、E2高于卵巢正常反应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L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MH、AFC对患者卵巢低反应的预测敏感度、特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SH、E2对患者卵巢低反应的预测敏感度、特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MH、AFC对患者卵巢低反应的预测敏感度、特异度高于FSH、E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苗勒管激素和窦卵泡计数对卵巢储备功能均有较好的预测敏感度和特异度,且上述两项指标单独检测对卵巢储备功能的预测敏感度、特异度相较基础性激素指标单独检测更高。
辛喜勤李莉姚丽萍郑雷
关键词:抗苗勒管激素窦卵泡计数卵巢储备功能性激素
2009—2015年甘肃省肿瘤登记地区宫颈癌流行特征及变化趋势分析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分析2009—2015年甘肃省肿瘤登记地区宫颈癌发病与死亡现况及变化趋势,为制定宫颈癌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根据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制定的审核方法,收集甘肃省10个肿瘤登记点上报的2009—2015年宫颈癌数据,计算发病粗率、死亡粗率、中标率及世标率,中标率和世标率分别采用2000年中国标准人口年龄构成和Segi′s世界标准人口年龄构成计算,运用Joinpoint 4.7.0.0软件计算年度变化百分比(APC)。结果2009—2015年甘肃省肿瘤登记地区宫颈癌新发病例数3454例,发病粗率为18.75/10万,中标发病率为15.81/10万,世标发病率为15.95/10万,城市地区发病率(18.86/10万)高于农村地区(18.34/10万);死亡病例数2107例,死亡粗率为11.44/10万,中标死亡率为10.67/10万,世标死亡率为10.81/10万,城市地区死亡率(11.51/10万)高于农村地区(11.18/10万);2009—2015年宫颈癌年龄别发病率及年龄别死亡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发病率在50-岁年龄组达到高峰(52.64/10万),死亡率在80-岁年龄组达到高峰(47.29/10万);2009—2015年甘肃省宫颈癌发病粗率及死亡粗率呈下降趋势(APC=-0.9,P=0.9;APC=-4.3,P=0.5),趋势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经年龄标化后,宫颈癌中标发病率及中标死亡率呈下降趋势(APC=-5.3,P=0.2;APC=-12.9,P=0.1),趋势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甘肃省宫颈癌发病率及死亡率虽有下降趋势,但仍对中老年女性生命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应积极开展宫颈癌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实现对宫颈癌的有效防控。
姚丽萍王宏宗丁高恒刘玉琴
关键词:宫颈癌发病率死亡率肿瘤登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