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丽萍
- 作品数:8 被引量:16H指数:1
- 供职机构:保山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康复计划对人工肩关节置换术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被引量:1
- 2015年
- 总结了本科自2009年1月至2014年6月对32例行人工肩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在有效镇痛基础上,进行有计划、科学的康复锻炼及患者功能恢复情况。其中包括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22例,肱骨头缺血性坏死4例,严重创伤性关节炎6例,出院后对患者进行随访6个月至2年,采用UCLA计分标准,终末随访时为(33.1±1.5)分,优25例,良4例,中2例,差1例,其优良率达90.6%。认为早期有计划、科学的功能锻炼是人工肩关节置换术成功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的有力保证。
- 马丽萍刘翠芳段旭玲王斌李霖
- 关键词:人工肩关节置换术康复
-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体会
- 2014年
-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52例,男性例39,女性13例,年龄55~90岁。股骨颈骨折31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4例,髋关节骨关节病17例。均有髋关节疼痛,其中髋关节疼痛向膝关节放射31例,跛行21例。护理1.并发症的预防:术后抬高患肢,保持15°的外展和中立位,并且于术后3周内绝对避免患髋进行屈曲、内收和内旋的复合动作,以防止术后关节的脱位。术后患肢使用足底静脉泵,促进血液的回流,防止深静脉血栓发生。
- 马丽萍段旭玲李林张惠
- 关键词: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功能锻练护理
-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
- 2014年
-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42例,男性例29,女性13例,年龄48岁~90岁,平均69岁。其中股骨颈骨折21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4例,髋关节骨关节病17例。均有髋关节疼痛,其中髋关节疼痛向膝关节放射31例,跛行11例。42例均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术后3~5d髋关节疼痛均明显减轻或消失,住院14~24d。
- 段旭玲马丽萍李林张惠
- 关键词: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
-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护理被引量:15
- 2010年
- 目的:探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方法:对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病人制定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术前加强心理护理,指导术后运动的方法及适应性锻炼;术后预防感染、脱位、血栓的形成,科学地指导功能锻炼。结果:本组共10例病人,其中9例无并发症的发生,1例并发肺部感染,经内科治疗1月后痊愈。结论:做好围手术期病人的护理,对关节功能的恢复至关重要。
- 陈永玲马丽萍李林段旭玲
- 关键词: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护理
- 1例颈前路手术患者术前气管推移训练的护理
- 2013年
- 为使颈前路手术患者术中清晰地暴露椎体前缘,必须将气管、食管拉向一侧,使气管周围组织相对松弛,以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如果术前未进行正确的气管推移训练,患者会因术中牵拉等因素带来心率、血压较大范围的波动,常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烦躁,同时术野显露差,手术进展困难,耗时长,增加手术的风险和难度…,甚至可能因为无法牵拉开气管而被迫终止手术,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如勉强手术则有可能引起气管或食管损伤,甚至术后发生喉头痉挛和颈部血肿等严重并发症。本科收治了1例需行颈前路手术的患者,经术前气管推移训练,手术顺利完成,现报告如下。
- 马丽萍段旭玲李林刘翠芳
- 关键词:颈前路手术气管推移训练护理
- 四肢皮肤撕脱伤病人的护理
- 2012年
- 临床资料患者29例,女,11例,男18例;年龄6~58岁,平均32岁。受伤到就诊时间为30min~1d。车祸碾轧伤21例,机器压伤6例,刀砍伤2例。撕脱面积为3cm×5cm~20cm×25cm。上肢6例,下肢23例。合并脑外伤1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段旭玲马丽萍李林
- 关键词:皮肤撕脱伤四肢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