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柳
- 作品数:3 被引量:23H指数:2
- 供职机构:北京老年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卫生局青年科学研究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肌电触发神经肌肉刺激对改善脑卒中早期患者腕背伸功能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7
- 2012年
- 目的:探讨肌电触发神经肌肉刺激在改善脑卒中早期患者的腕背伸功能中的作用。方法:将60例脑卒中早期患者随机分为早期肌电触发神经肌肉刺激训练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常规训练的基础上,应用AM800型神经功能重建仪对患侧上肢腕背伸肌群进行20min/d肌电触发的神经肌肉电刺激。在入院24h内和治疗后12周分别对两组的最大肌电幅度、腕背伸活动度、上肢运动功能Fugl-Meyer(FMA)评定法及改良Barthel(MBI)评分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患侧上肢运动功能、手部功能及腕背伸活动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1)。结论:肌电触发神经肌肉刺激的早期介入可明显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 高亚南陈雪丽许永利王亚强杨春艳贾晓丽张春柳董小瑾付彦
- 关键词:脑卒中早期介入
- 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系统对高龄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探讨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系统对高龄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的影响。方法:将20例脑卒中患者按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方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增加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系统训练。治疗前和治疗6周后分别采用简式Fugl—Meyer评定量表、改良BartheI指数(MBI)、改良Ashworth评定患者的下肢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下肢肌张力。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P〈70.05)。下肢简式Fugl-Meyer评分与MBI评分呈正相关。结论:MOTOmed训练系统配合常规康复训练可较好的改善高龄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 陈语迟孙全义张春柳曹亭亭李翔
- 关键词:脑卒中偏瘫高龄日常生活活动
- 间歇气压疗法和运动疗法对老年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被引量:2
- 2012年
- 老年人引起静脉血栓栓塞(vein thromboembolism,VTE)的主要危险因素是急性病(如脑卒中、心肌梗死、外科大手术特别是矫形手术、远端肢体和骨盆骨折[1]),和慢性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病、心力衰竭、静脉血栓形成和恶性肿瘤)而使肢体固定或使身体活动量减少.静脉血栓栓塞(VTE)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和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VTE发病率较高,但常因非特异性临床表现误诊误治,或因预防手段不到位而增加发病率和病死率[2].以往对手术后的VTE并发症患者的研究较多,而对于非手术住院老年人发生该病的研究资料比较少见.发病患者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临床常见病,一旦发生,给临床康复、护理造成很大影响,使许多病人出现下肢静脉回流障碍导致疼痛、肿胀、感觉异常等,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我科自2009年11 月至2011年11月以来,一直采用加强肢体功能训练和气压式血液循环驱动治疗仪预防治疗,选取危险分层中的高危和极高危发生深静脉血栓的老年患者展开观察研究.探讨物理方法对该病预防的有效性和可行性,通过运用肢体功能锻炼和气压式血液循环驱动器的治疗有效的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从非药物预防途径寻求有效合理的预防措施,从而能够切实起到预防DVT和PE的发生.实践效果良好.现就肢体训练方法和循环驱动治疗仪使用过程中的效果报道如下.
- 孙全义陈雪丽李翔杨春艳李春璐张春柳
- 关键词:深静脉血栓间歇气压疗法老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