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以军
- 作品数:15 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灌云县伊山中心小学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 适合儿童成长的“伊语”教育体系建构
- 2024年
- 为深化学校教育质量创新评价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笔者所在学校开拓出“伊语”评价思想,进行了“伊语”课程的开发与课程体系建构以及“伊语”评价体系的实施,建设指向适合儿童生命成长的教育,帮助学生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 杨以军曾真
- 给母语教学开一扇窗——“草根文化”植入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探索被引量:1
- 2011年
- 从某种意义来说,草根文化就是“身边文化”、“生活文化”、“地域文化”,学生的所见、所闻,家庭、学校、社区、社会的各种现象、活动,时时、处处都有草根文化的身影。把草根文化植入母语教学中,是传承传统文化、保持文化多元化的重要手段,无疑从新的视角给母语教学开了一扇窗,给大语文教学展现一片新空。
- 侍作兵杨以军
- 关键词:草根文化母语教学小学语文教学大语文教学生活文化
- 校长更是一个兵
- 2009年
- 因为全镇小学整体工作需要,我校五年级的一位年轻班主任被调出。对于老师老龄化严重及面临撤并的学校来讲,这的确是一件意料中的突发事件!于是,有老师问:"校长,五年级是不是要分流到中心校去?如果这样的话。
- 杨以军
- 关键词:教务主任教学认识
- 读的是文 品的是诗
- 2019年
- 文包诗作为一种文体,教学的基本思路是以诗为中心,引导学生读文品诗。教学中紧密联系诗,由文到诗或由诗到文,出发点和归结点都在诗。在教学中,要做到“文”“诗”相印,核心是“诗”,但“文”又是极为重要的教学资源,同样不可忽略。同时,还要注重文包诗的“读”与“品”,这是实施有效教学方法联动的两个基本点。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语言,提升语文素养。
- 杨以军
- 关键词:课型教学
- 学情视角下语文学习范式的建构
- 2020年
- 学情是课堂教学的起点。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先做好学情分析,再根据学情构建适合学生学习心理需求的教学范式。基于学情视角,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要构建课前自主学习范式、课中合作学习范式和课后巩固练习范式,以突显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助推学生的语文学习,提升学生的学习品质,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 于通元杨以军
- 关键词:学习范式
- 学情·助力:成就“学”为中心的语文课堂被引量:2
- 2021年
- 阐述“学情·助力”语文课堂的内涵、践行基础、课堂教学建构以及评价体系,旨在为教师的教学认知与筹划寻找学理性依据,以指导教师的教学行为,成就“学”为中心的语文课堂,从而提升学之品质与教之质量。
- 杨以军于通元
- 关键词:教学建构
- 基于学情的儿童文学教学课型研究报告
- 2023年
- 本课题研究基于学情的教学价值取向、核心特质和实践路径,探索儿童文学课型的教学有效策略,以提高儿童文学课堂教学水平,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研究报告在对研究过程、研究成果的总结与反思基础上,通过对课题的研究背景、概念界定、研究意义等方面的阐述,呈现课题研究的成效与价值。
- 杨以军王莉
- 关键词:儿童文学教学课型
- 谈古诗《江雪》中的“隐藏点”及其教学
- 2015年
- 一、藏雪——字面少雪,读句品词悟雪
《江雪》是一首五言诗,共四句,前三句不见"雪",第四句最后才见"雪"字,也仅是"寒江雪"。整首诗乍读起来感到雪的呈现很少,似乎没有多大的雪。可是细细品读,诗文内容又无不与雪相关,展开诗意,发挥想象,可以说到处都是雪。那么,诗中的"雪"究竟"藏"在哪儿?用心一读,才知道是藏在诗中的"绝""灭""蓑笠""寒江雪"等词句里面。请看下面的教学片段:
- 杨以军
- 关键词:《江雪》教学片段古诗五言诗品读
- “将计就计”写“展览”——反思一堂“随机”习作教学
- 2010年
- 下午是作文课.我健步走进教室.还未站稳.只听“哧……哧……嘿……”这分明是笑声.是忍不住的,哟,还有好多处。
- 杨以军
- 关键词:习作教学展览健步走作文课教室
- 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思考
- 2017年
- 语文课堂要抓住语言实体引导学生学出语文味,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统一;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既见树木又见森林,即既要学会整体感知,又要学会细处摄神,让学生的心灵在博大却又细腻的语文氛围中自由跳荡。可见,语文课堂教学只有基于语言的学习,把学习语言、培养语文能力和人文熏陶统一起来,才能事半功倍,相得益彰。也就是说,语文课堂不仅要发展学生的语文技能,还要发展学生的精神力量,让学生学有灵性。
- 杨以军
- 关键词:语文课人格情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