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文艳
- 作品数:6 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南京市江宁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南京市江宁地区支气管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的流行病学调查及肺功能分析
- 蔡伟张秀伟杨健朱颖武良权杨旸晋发朱文艳文昱婷高海燕
- 肺功能检测在支气管哮喘降阶梯治疗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分析及评估肺功能检测在支气管哮喘降阶梯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05年3月-2009年2月于我科治疗的非急性发作期的成年支气管哮喘患者18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80例和对照组101例.对照组常规方法调整支气管哮喘治疗方案,观察组经肺功能评估后选择降阶梯治疗方案.对比两组患者哮喘长期控制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经过系统、规范的支气管哮喘治疗,用药医从性良好,每三个月对病情进行一次评估.对照组主要根据患者主诉症状来调整治疗方案,采取降级治疗,一年内症状加重需升级治疗的患者有10例,急性发作后需输液的患者3例,需住院治疗的急性加重患者2例.观察组经肺功能评估后选择降阶梯治疗方案的患者,一年内症状加重需升级治疗的患者有5例,急性发作后需输液的患者1例,无需住院治疗的急性加重患者.对照组患者中症状加重或急性发作的百分比较观察组明显升高,两组患者中哮喘长期控制的情况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肺功能检测在支气管哮喘降阶梯治疗中具有明显的临床应用价值.
- 朱文艳张秀伟
- 关键词:肺功能检测支气管哮喘降阶梯治疗
- 用无创呼吸机对合并呼吸衰竭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分析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 :分析用无创呼吸机对合并呼吸衰竭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0年3月-2015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2例合并呼吸衰竭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7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36例患者。我院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方法与对照组患者相同)的基础上,使用无创呼吸机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a02(氧分压)、Pa C02(二氧化碳分压)、Sa02(血氧饱和度)、HR(心率)和RR(呼吸频率)的变化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在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Pa02、Sa0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其Pa C02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其HR和RR均明显慢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用无创呼吸机对合并呼吸衰竭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确切,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血气指标,降低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此疗法可作为临床上对合并呼吸衰竭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进行治疗的优选方法。
- 朱文艳张秀伟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病呼吸衰竭无创呼吸机
- 一种可同时完成注药及标本采集功能的体液收集装置
-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可同时完成注药及标本采集功能的体液收集装置,包括引流袋,引流袋的上端设有第一引流管,引流袋的上方设有三通阀,三通阀上按逆时针方向依次设有下通管、上通管以及侧通管,三通阀上还设有阀门旋...
- 卢鑫朱颖万兵朱文艳张玮蔡丹印青青
- 文献传递
- 不同组别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常见致病菌及耐药性分析
- 目的:探讨不同组别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常见病原体,并对其耐药性进行分析,为临床经验性选择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收集我院2010年至2014年收住入院的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536例,按照2013年GOLD指南综合...
- 单霞朱颖朱文艳武良权张秀伟
- 经气管镜针吸活检术在肺部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观察分析肺部疾病诊断中应用经气管镜针吸活检术(TBNA)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11月至2014年11月收治的48例肺部疾病患者,对所有患者分别采用电子支气管镜常规检查以及经气管镜活检术检查,观察分析不同检查方法的诊断阳性率,同时观察所有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通过胸部CT检查结果表明,支气管腔外压性狭窄患者9例,单纯纵隔淋巴结肿大患者11例,肺部病变合并纵隔淋巴结肿大患者28例。采用经电子支气管镜常规检查确诊21例,诊断阳性率为43.8%。经气管镜针吸活检确诊38例,其诊断阳性率为79.2%。经电子支气管镜联合经气管镜针吸活检术检查确诊44例,诊断阳性率为91.7%。经气管镜针吸活检以及经气管镜活检术联合经电子支气管镜检查诊断阳性率较经电子支气管镜检查明显偏高(P<0.05)。本组48例患者在进行经气管镜针吸活检术后并未出现气胸、大咯血、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只有少数患者咳痰中伴有血丝。结论通过经气管镜针吸活检术诊断肺部疾病以及纵隔的诊断准确率较高,且具有操作简便、安全性高、创伤性小、费用低等优点,可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 朱文艳张秀伟
- 关键词:肺部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