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云平

作品数:24 被引量:91H指数:7
供职机构:唐山市协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血小板
  • 10篇血小板减少
  • 10篇血小板减少症
  • 10篇免疫
  • 10篇免疫性
  • 10篇免疫性血小板...
  • 10篇免疫性血小板...
  • 8篇原发性
  • 7篇急性
  • 6篇血管
  • 6篇成人
  • 5篇血性
  • 5篇抑郁
  • 5篇原发性免疫性...
  • 4篇血管病
  • 4篇神经病
  • 4篇糖尿
  • 4篇糖尿病
  • 4篇缺血
  • 4篇缺血性脑卒中

机构

  • 24篇唐山市协和医...
  • 5篇唐山工人医院
  • 4篇华北理工大学
  • 2篇开滦总医院
  • 1篇河北联合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24篇刘云平
  • 18篇尚淑玲
  • 17篇李迥
  • 12篇赵洪海
  • 12篇王芳
  • 10篇尚静雅
  • 5篇宋金萍
  • 4篇赵琦
  • 3篇郑景珍
  • 2篇沈海涛
  • 1篇孟令海
  • 1篇吴莉青
  • 1篇付爱军
  • 1篇杨光
  • 1篇张国栋
  • 1篇马丽梅
  • 1篇杨光
  • 1篇马丽梅
  • 1篇张丽
  • 1篇吴艳艳

传媒

  • 3篇内科急危重症...
  • 3篇中国老年学杂...
  • 2篇中国中医急症
  • 2篇中国药业
  • 2篇世界中医药
  • 1篇中国煤炭工业...
  • 1篇河北中医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临床血液学杂...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国药房
  • 1篇实用心脑肺血...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中国医院用药...
  • 1篇中国临床保健...
  • 1篇辽宁中医药大...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9篇2014
  • 1篇2013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型糖尿病患者出现周围神经病变的相关因素分析
2017年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我院内分泌科2013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30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有无周围神经病变分为病变组和非病变组。检测患者是否存在周围神经病变,回顾所有患者的病史信息,测定踝肱比、生化指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组患者的BMI、吸烟史、病程、踝肱比异常、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情绪因素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吸烟史、病程、踝肱比异常、糖化血红蛋白、情绪因素与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周围神经病变有关。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周围神经病变受多种因素影响,在进行预防和干预中可采取针对性措施,值得进一步研究。
张贺齐沈海涛刘云平尚淑玲王芳李迥
关键词: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藤草煎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重症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疗效观察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观察藤草煎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重症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方法将71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紧急输注血小板12个单位,并静脉输注丙种球蛋白0.4 g/kg共5 d治疗,之后对照组给予泼尼松口服治疗,治疗组给予中药藤草煎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79.41%,对照组总有效率83.7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6.47%,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1.35%,治疗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藤草煎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重症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可以在不影响治疗效果的前提下显著减少不良反应。
尚静雅李迥尚淑玲刘云平张贺齐杨光马丽梅
关键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丙种球蛋白
中药藤草煎治疗成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缓解抑郁情绪
2014年
目的:观察藤草煎治疗成人慢性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及合并抑郁情绪的效果,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我院门诊及住院治疗的慢性成人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合并抑郁情绪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抑郁情绪评定。67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均常规给予维生素C及泼尼松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药藤草煎治疗。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血小板计数均有明显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93.8%,对照组总有效率82.9%,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SDS评分治疗前分别为(59.72±6.31)、(61.46±7.45)分,治疗后分别为(42.53±10.06)、(50.37±9.68)分,两组患者SDS评分治疗后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药藤草煎治疗慢性成人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疗效肯定,并且可以明显缓解患者的抑郁情绪,值得进一步研究。
尚静雅李迥尚淑玲刘云平张贺齐于心洋赵洪海王芳
关键词: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症成人慢性抑郁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患者抑郁焦虑状况调查被引量:7
2014年
糖尿病患者容易合并抑郁、焦虑等负性心理,不及时控制患者的负性情绪,会加重糖尿病,导致血糖控制不良[1].高血糖是导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的病因,而DPN又是导致糖尿病足和其他危重病变的重要危险因素[2].后者又进一步增加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的发病风险[2,3].本文对我院DPN患者进行了抑郁和焦虑症状的调查,报道如下.
尚淑玲宋金萍李迥刘云平张贺齐于心洋
关键词: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抑郁焦虑
成人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抑郁和焦虑状况调查被引量:2
2014年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约占出血性疾病的30%,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有统计表明,ITP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低于癌症患者。一部分患者经常会出现情绪低落、兴趣丧失、思维迟缓、睡眠障碍、负罪感或有自杀念头等症状,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对187例原发性ITP患者进行了抑郁和焦虑症状的调查。
尚淑玲尚静雅宋金萍李迥刘云平郑景珍
关键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癌症患者焦虑症状原发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出血性疾病
葛根素对缺血性脑卒中模型大鼠神经损伤的防护作用被引量:7
2022年
目的探讨葛根素对缺血性脑卒中模型大鼠神经损伤的防护作用。方法将9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等体积生理盐水)、假手术组(等体积生理盐水)、模型组(等体积生理盐水)、尼莫地平组(12 mg/kg)及葛根素低、高剂量组(50 mg/kg,100 mg/kg),各15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采用线栓法复制缺血性脑卒中大鼠模型。建模成功后,各组大鼠灌胃相应药物或生理盐水,每日1次,连续14 d。记录各组大鼠术后6 h及术后1,4,7,14 d的Longa评分;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测定大鼠脑组织梗死体积;Nissl染色,观察大鼠海马组织神经细胞形态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星形胶质源性蛋白(S100β)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海马组织匀浆中GSK-3β,p-GSK-3β,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尼莫地平组及葛根素高剂量组大鼠术后4,7,14 d,葛根素低剂量组大鼠术后7,14 d的Longa评分均明显降低,且各用药组大鼠脑梗死体积明显缩小,海马区神经细胞损伤明显改善,血清中NSE和S100β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脑组织匀浆中GSK-3β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GSK-3β和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葛根素能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模型大鼠的神经功能,减轻神经细胞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
于心洋张贺齐刘云平尚淑玲
关键词:葛根素缺血性脑卒中神经细胞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继发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疗效观察被引量:8
2021年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继发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17年9月至2019年4月确诊为AIS继发END的患者1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C组,各50例。3组患者均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剂量为A组10 mg/d,B组20 mg/d,C组初始40 mg/d、2周后降至20 mg/d,均治疗4周。结果治疗后,3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以及C反应蛋白、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水平均显著降低,且C组显著低于A组和B组,B组显著低于A组(P<0.05);3组患者巴塞尔指数(Barthel)评分均显著升高,且C组显著高于A组和B组,B组显著高于A组(P<0.05);C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8.00%,显著高于A组和B组的66.00%和78.00%(P<0.05);A组、B组、C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相当(14.00%,18.00%,14.00%,P>0.05)。结论高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AIS继发END,可促进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显著降低C反应蛋白及血脂水平,提高治疗效果,改善短期预后。
刘云平赵洪海张贺齐李迥尚淑玲于心洋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早期神经功能恶化血清C反应蛋白
急性脑血管病并发肺部感染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并发肺部感染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急性脑血管病并发肺部感染患者112例,按照临床治疗结局分为两组,其中存活组92例、死亡组20例。回顾性分析两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与存活组比较,死亡组年龄,入院时存在意识障碍、吞咽障碍比例,既往糖尿病、心脏病和呼吸系统疾病比例,空腹血糖、WBC、hs-CRP、TC水平均升高;白蛋白水平降低;组间比较P均<0.05;死亡组脑出血及重型患者比例均高于存活组(P均<0.05)。死亡组病原菌多重耐药率高于存活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情分型、年龄、空腹血糖、hs-CRP、多重耐药和吞咽障碍是急性脑血管病并发肺部感染患者死亡的影响因素(P均<0.05)。结论病情重、高龄、高血糖、高hs-CRP、多重耐药和吞咽障碍是急性脑血管病并发肺部感染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
赵洪海王芳刘云平赵琦
关键词:急性脑血管病肺部感染预后影响因素
参麦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疗效及对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被引量:9
2020年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唐山市协和医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早期神经功能恶化患者11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9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静脉滴注,两组患者的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评分及血清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8(IL-18)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且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ADL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且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TNF-α、hs-CRP、IL-6及IL-18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且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BDNF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且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8.14%(52/5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97%(46/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5.25%(9/59)、27.12%(16/5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效果佳,可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改善血清细胞因子水平,抑制炎症反应。
刘云平赵洪海张贺齐李迥尚淑玲于心洋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早期神经功能恶化参麦注射液血清细胞因子
成人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合并抑郁调查分析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分析成人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伴发抑郁状况及特点,为临床治疗和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对187例成人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进行抑郁评定,使用自行设计的一般情况调查表从性别、年龄、病程、经济状况等方面分析发生抑郁的可能影响因素。结果成人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合并抑郁的发生率为42.8%,且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不同病程和不同经济状况之间的SD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人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合并抑郁的发生率较高,且受多种因素影响。血液科医师应加强对患者合并抑郁情绪的识别和干预。
尚淑玲尚静雅宋金萍李迥刘云平于心洋
关键词:血小板减少症抑郁成人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