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亮
- 作品数:82 被引量:28H指数:3
- 供职机构:北京航天动力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支撑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交通运输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 一种预燃室喷注器结构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燃室喷注器结构,包括喷注器基体、一底、直流式氧化剂喷嘴、直流式燃料喷嘴和离心式氧化剂喷嘴,本发明喷注器最外圈采用直流式燃料喷嘴+直流式氧化剂喷嘴,有助于提高喷嘴与身部壁面间的相容性,改善身部壁面工作环境...
- 潘刚丁兆波潘亮马志瑜刘倩卢明孙纪国郑孟伟刘红珍许晓勇张晋博孔维鹏
- 文献传递
- 一种一体式承力均流顶盖装置
- 一种一体式承力均流顶盖装置,包括对接法兰、入口段、顶盖、承力装置、整流装置、支撑肋;对接法兰端口为推进剂入口,对接法兰通过入口段与顶盖相连,入口段周围设置辐射状支撑肋,支撑肋分别连接对接法兰、入口段和顶盖;顶盖上端连接承...
- 刘倩丁兆波潘刚王洋洲张亚孔维鹏潘亮孙纪国郑孟伟谢恒
- 一种推力室的直流槽式边区膜冷却结构
- 本发明一种推力室的直流槽式边区膜冷却结构,包括:顶盖(1)、集合器环(2)、中底(3)、多孔面板(8)、喷嘴(9);膜冷却导流孔(4)的小端与斜孔(13)的侧壁连通,中底(3)另一端端面与顶盖(1)连接;集合器环(2)为...
- 田原吴有亮王仙马志瑜刘潇潘刚潘亮赵世红牛旭东王维彬何昆孙浩
- 文献传递
- 燃气发生器喷注面烧蚀问题数值仿真研究被引量:2
- 2019年
- 某氢氧发动机燃气发生器在试车过程中多次出现喷注面烧蚀现象,为研究造成喷注面烧蚀的原因,分别对不同喷雾角状态、喷雾角不均匀状态以及喷雾液膜缺失状态下的燃气发生器燃烧内流场进行了数值仿真。其中,湍流模型采用标准k-ε模型,液滴蒸发过程采用离散相模型,化学反应过程采用有限速率/涡耗散模型。仿真结果表明,不同喷雾角或喷雾角局部偏小状态下液氧均可对喷注面形成低温保护膜,不会导致喷注面烧蚀;而喷雾角局部偏大或喷雾液膜部分缺失时,会在液膜不均匀区或缺失区域出现高温区,从而导致喷注面烧蚀;通过喷雾试验验证了数值仿真结果,对燃气发生器喷注器的改进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 孔维鹏丁兆波潘亮
- 关键词:氢氧发动机燃气发生器数值仿真
- 一种燃烧稳定性鉴定试验用扰动装置
- 本发明的一种燃烧稳定性鉴定试验用扰动装置,即一种适用于低温液体火箭发动机的动态燃烧稳定性鉴定的扰动装置,采用复合材料绝热外壳体、非金属中间层和金属内壳体的组合结构。既可以满足高低温极端工作环境温度的要求,实现在35K~3...
- 丁兆波许晓勇孙纪国刘红珍张晋博潘刚马志瑜刘倩卢明潘亮
- 文献传递
- 基于发动机试车时序的某钝感点火器燃烧时间可靠性评估被引量:2
- 2015年
- 针对新一代火箭上面级膨胀循环发动机使用的钝感点火器,为评估点火器的可靠性水平,通过点火器验收试验获取的强烈燃烧时间数据和膨胀循环发动机试车获取的起动加速性数据,利用假设检验的方法证明发动机建压时间S和点火器强烈燃烧时间r都呈正态分布状态,根据概率统计理论,其差r-s也为正态分布。采用应力-强度分布干涉理论,分析计算点火器基于发动机试车时序的点火可靠性为0.999 970。根据本文的分析和计算,认为验收的点火器发火性能可靠,能够保证发动机建压的可靠性,点火器强烈燃烧时间能满足发动机系统要求。
- 袁洁潘亮
- 关键词:可靠性评估
- 一种高承压均流掺混的集合器和燃烧装置
-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承压均流掺混的集合器和燃烧装置,该集合器将入口法兰与集合器壳体作为整体一体化加工生产,充分发挥增材制造的加工工艺优势,同时采用大圆角渐变式变径入口法兰设计,大幅提高了集合器内部流场的流动均匀性;在入口法兰...
- 韩长霖孔维鹏田原王晓丽刘倩潘亮刘红珍张晋博张亚郭洪坤杨婷宫绍天王希杰吴有亮李泳江石珊珊崔壮力
- 环槽式过氧化氢/煤油气液喷注器研究被引量:1
- 2012年
- 对环槽式过氧化氢/煤油气液喷注器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数值仿真计算。介绍了环槽式过氧化氢/煤油气液喷注器热试车情况,试验燃烧室压力1~2 MPa,混合比7~9,获得了燃烧效率、点火性能、燃烧稳定性、喷嘴特性及混合比等重要参数。
- 潘亮聂嵩刘业奎
- 关键词:喷注器数值模拟
- 一种四底三腔喷注器
- 一种四底三腔喷注器,承力座与燃气顶盖一体件和带环三底与导火管一体件构成燃气腔;带环三底与导火管一体件、带环二底共同形成的腔体为氧化剂腔;氧化剂进口段为氧化剂的入口,与氧化剂集合器相连通;氧化剂进口段设置导流片,将来流氧化...
- 刘倩丁兆波潘亮王洋洲刘红珍张晋博孔维鹏潘刚左安军卢明许晓勇孙纪国郑孟伟
- 文献传递
- 一种一体化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室顶盖结构
- 一种一体化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室顶盖结构,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承力端面、推进剂进口弯管、推进剂进口法兰、顶盖内腔、内锥面、外锥面、顶盖底面、承力壁;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室产生的推力自顶盖底面传递至顶盖,并通过内锥面和...
- 孔维鹏谢恒刘倩潘刚张亚韩长霖潘亮刘红珍张晋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