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艳春
- 作品数:8 被引量:7H指数:1
- 供职机构:通辽市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卵巢上皮性交界性肿瘤保守性手术结合PC方案化疗20例分析
- 2009年
- 卵巢上皮性交界性肿瘤是一类特殊类型的卵巢肿瘤。其在组织学上位于良性及恶性之间,又称为低度潜在恶性肿瘤,其发病率约占卵巢上皮性肿瘤的10%~15%。好发年龄20~40岁,需要保留生育功能。故我们从1995年以来采用保守性手术结合PC方案化疗治疗卵巢上皮性交界性肿瘤患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 李艳春
- 关键词:卵巢上皮性肿瘤交界性肿瘤保守性手术
- 卵巢肿瘤患者应用快速冰冻切片病理诊断的效果研究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探究和分析卵巢肿瘤患者采用快速冰冻切片病理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01/2015-01收治的卵巢肿瘤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实施术中快速冰冻切片病理检查以及术后石蜡切片病理检查,观察患者的诊断情况.结果:100例卵巢肿瘤患者经冰冻切片诊断,总确诊率为94.0%;良性肿瘤确诊率为96.9%,误诊率为3.1%;恶性肿瘤确诊率为91.7%,误诊率为8.3%;交界性肿瘤确诊率为81.8%,误诊率为18.2%.结论:采用快速冰冻切片病理检查对卵巢肿瘤患者进行诊断,精确率较高,误诊率小,对卵巢肿瘤患者的临床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 杨京哲邢方亮李艳春
- 关键词:卵巢肿瘤快速冰冻切片病理诊断
- 浅析胃肠道间质瘤144例临床和病理特征
- 2021年
- 讨论胃肠道间质瘤144例临床和病理特征的研究。方法:选择胃肠道间质瘤患者144例,研究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病理特征。结果:胃肠道间质瘤在胃部发病率达到58.33%,临床表现中有11.90%发生排便习惯改变,有11.90%发生消化道出血,有23.81%发生腹部包块,有38.09%发生腹部不适。在非胃部发病的患者中有20例在直肠发病,有20例在腹膜发病,有20例在小肠发病。肿瘤体积越大,核分裂象越大,危险度越大。结论:在胃肠道间质瘤研究中发现,在胃部发生率较高,在非胃部发病是危险度较高。
- 李艳春
- 关键词:胃肠道间质瘤病理特征
- AgNOR定量分析在细胞学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 2010年
- 目的:利用核仁组成区技术(AgNOR)区分良性、中至重度不典型增生及恶性细胞,并探讨AgNOR分型与癌细胞类型的关系。方法:应用胶银染色技术检测879例细胞学涂片。结果:良性细胞均数(2.84±0.68)与恶性细胞均数(9.96±2.67)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说明产生假阳性机会很小。良性细胞与中度不典型增生细胞均数(3.97±0.64)和重度不典型增生细胞均数(5.96±0.99)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有助于识别可疑癌细胞。AgNOR在腺癌细胞中颗粒粗大,色深;在鳞癌及小细胞癌中颗粒多为弥散型,细小、色浅。AgNOR分型与癌细胞分型有显著相关性(P<0.001)。用AgNOR计算标准判断良恶性其敏感性96.8%,特异性95.7%。结论:细胞学普通染色诊断困难时,AgNOR银染技术可以鉴别诊断。
- 赵志新刘建金志荣李艳春周风林
- 关键词:核仁组成区细胞学肿瘤细胞
- 649例蒙古族患者乳腺癌ER、PR、C-erbB_2、P^(53)、PCNA的表达及预后分析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探讨雌孕激素受体(ER、PR)、原癌基因(C-erbB_2)、抑癌基因(P^(53))、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与蒙古族患者乳腺癌组织学分级、TNM分期、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及术后生存期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49例蒙古族患者乳腺癌组织中ER、PR、C-erbB_2、P^(53)、PCNA的表达。结果:ER、PR阳性表达率随乳腺癌组织学分级升高而降低,随TNM分期升高而降低。C-erbB_2、P^(53)、PCNA阳性表达率随着乳腺癌组织学分级的升高而升高,随着TNM分期升高而升高。C-erbB_2、P^(53)、PCNASⅡ值在术后生存期<5年组表达率高,而在术后生存期≥5年组表达率低,在术后生存期<10年组表达率高,而在术后生存期≥10年组表达率低。C-erbB_2、P^(53)、PCNA与淋巴结转移个数呈正相关,与ER、PR呈负相关。结论:ER、PR是用于判断预后、指导内分泌治疗的一项重要指标。C-erbB_2、P^(53)、及PCNA可为判断预后提供依据。
- 赵志新刘建金志荣周凤林李艳春
- 关键词:PRC-ERBB2P^53PCNA
- AgNOR定量分析在细胞学辅助诊断中的意义
- 2005年
- 目的利用核仁组成区技术(AgNOR)区分良性、中至重度不典型增生及恶性细胞,并探讨AgNOR分型与癌细胞类型的关系。方法应用胶银染色技术检测439例细胞学涂片。结果良性细胞均数(2.96±0.76)与恶性细胞均数(9.90±2.43)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说明产生假阳性机会很小。良性细胞与中度不典型增生细胞均数(3.90±0.66)和重度不典型增生细胞均数(5.88±0.98)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有助于识别可疑癌细胞。AgNOR在腺癌细胞中颗粒粗大、色深;在鳞癌及小细胞癌中颗粒多为弥散型,细小、色浅。AgNOR分型与癌细胞分型有显著相关性(P<0.001)。用AgNOR计算标准判断良恶性其敏感性为96.4%,特异性为95.5%。结论细胞学普通染色诊断困难时,AgNOR银染技术可以辅助诊断。
- 金志荣赵志新周风林李艳春
- 关键词:核仁组成区细胞学肿瘤细胞
- 甲状腺乳头状癌126例临床与病理分析被引量:1
- 2008年
- 1995年1月-2007年1月,我院共切除甲状腺癌标体154例,其中检中乳头状癌126例,现将其临床与病理特征,结合文献分析报告如下:
- 杨京哲李艳春高春艳
- 关键词:乳头状癌病理形态免疫组化
- 前列腺癌诊断中免疫组化的应用分析
- 2008年
- 杨京哲高春艳李艳春
- 关键词:前列腺癌免疫组化CK34ΒE12P504S恶性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