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威
- 作品数:23 被引量:24H指数:3
- 供职机构:宿迁市水产技术推广站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艺术更多>>
- 一起因人为管理不当引起的河蟹发病案例
- 2015年
- 2014年11月20日,江苏省宿迁市湖滨新区黄墩镇曹甸村河蟹养殖户刘某塘口部分河蟹出现活力下降,甚至死亡现象,宿迁市水产技术推广站获悉相关情况后,迅速组织相关技术人员赶赴现场,开展相关情况调查。一、基本情况黄墩镇曹甸村为宿迁市骆马湖沿岸水产养殖核心区,多数从事河蟹养殖。该养殖户总共养殖河蟹水面达908亩,采取常规养殖方式,1月底2月初下苗。
- 颜怀宇张成亮姜雪照乔前军王威
- 关键词:河蟹养殖水产技术推广核心区鳃丝
- 独立杂志的设计灵感与表现形式研究
- 本论文通过对独立杂志的相关资料的搜集与分析,对独立杂志内容题材的设计灵感与表现形式进行了归纳分析,探索独立杂志的设计灵感与表现形式之间的关系与可能性,为独立杂志的个性化创意找到最佳的表现形式。结合对毕业设计创作过程及创作...
- 王威
- 关键词:设计灵感个性化
- 文献传递
- 斑点叉尾鮰池塘工业化循环水养殖技术探讨被引量:1
- 2021年
- 斑点叉尾鮰(简称“鮰鱼”)原产于北美,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开始商业化养殖,70年代开始大规模工业化养殖。我国于1984年引进鮰鱼试养,1987年人工繁殖获得成功,并迅速在全国推广养殖。截至2020年底,全国有20多个省开展鮰鱼养殖,年产量近30万t。鮰鱼养殖形式有池塘、网箱、池塘工业化循环水养殖等,其中池塘工业化循环水养殖于2013年在国内推广。截至2019年末,全国建成工业化循环水养殖池面积达75万m2(约6000条养殖水槽),池塘工业化循环水养殖鮰鱼的面积约15万m2,主要分布在江苏、四川、湖北3省。
- 陈浩成姜雪照尚兆班王委王威颜怀宇
- 关键词:斑点叉尾鮰鮰鱼工业化养殖人工繁殖池塘
- 池塘工业化生态养殖全周期经济效益分析
- 2019年
- 工业化生态养殖模式是江苏省农业农村厅大力推广的生态高效健康养殖模式,宿迁市自2016年推广以来,全市已建成养殖系统水槽315条,近7万米2,养殖草鱼、鳜鱼、鲫鱼、加州鲈等品种。笔者自2016年5月以来全程参与了董氏家庭农场系统设计、水槽建设、苗种放养、养殖管理和成鱼收获。2018年1月,由于系统改建需要对生态养殖系统进行清塘,所有养殖水产品上市销售,现对池塘工业化生态养殖系统全周期养殖经济效益分析如下。
- 王威姜雪照凌去非李彩娟王明宝
- 关键词:黄金鲫生态养殖大规格鱼种工业化
- 鳜鱼+菱角+莲藕循环水生态养殖技术初探被引量:1
- 2017年
- 2015年起,笔者在宿迁市沭阳县桑墟镇宏再淡水水产养殖合作社开展循环水槽养殖鳜鱼技术研究,净化区种植莲藕和菱角、放养花白鲢,取得亩效益8622元,主要技术介绍如下。
- 王威姜雪照凌去非李彩娟陈浩成
- 关键词:生态养殖技术循环水槽莲藕菱角鳜鱼合作社
- 放养密度对池塘循环水养殖翘嘴鳜生长的影响被引量:8
- 2020年
- 为探索池塘循环水条件下不同养殖密度对翘嘴鳜(Siniperca chuatsi)生长的影响,按占池塘面积6%的比例建设养殖单元,剩余94%水体作为尾水净化单元,构建了翘嘴鳜和水生植物(藕、菱)的复合养殖系统。2018年6月,试验设置了20、30、40尾/m2三个养殖密度梯度,每个放养密度组重复3次,对不同养殖密度翘嘴鳜的生长速度、饵料系数、肌肉中营养物质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加,翘嘴鳜平均日增重由4.86 g降至4.19 g,成活率由92.88%降至86.49%,饵料系数由3.77增至4.34。肌肉干物质中共检测出17种氨基酸,总氨基酸(TAA)含量是76.06~80.89 g/100 g、必需氨基酸(EAA)含量是30.39~31.28 g/100 g。肌肉中营养物质包括TAA、EAA、非必需氨基酸(NEAA)含量等均没有随着养殖密度的变化而发生规律性变化。结果表明,池塘循环水条件下适宜养殖密度为30尾/m2。
- 王威王威张汉邦张汉邦郭伟成李彩娟
- 关键词:养殖密度
- 宿迁地区稻虾蟹综合种养产业发展思考被引量:3
- 2019年
- 宿迁是农业大市,常年水稻种植总面积稳定在327.7万亩,沿湖、沿河约有95万亩低洼稻田适宜发展稻渔综合种养。2016年以来,在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的强力推动下,以及稻渔综合种养具有"投本少、易种养、周期短、产品优、效益高"的优点,全市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呈现快速发展势头,到2018年,宿迁市稻渔综合种养面积发展到23.8万亩,取得了较好社会、经济、生态效益,实现了"一水两用、稻虾互促、生态环保、粮渔双收"。
- 姜雪照王威颜怀宇陈浩成郭伟成
- 关键词:农业大市水稻种植生态环保生态效益综合种养
- 稻虾共作种养技术要点被引量:4
- 2016年
- 稻虾共作是将植物栽培和水生动物养殖融合为一个生态系统,实现水稻种植和小龙虾养殖有机结合,大幅提高生产效益,做到"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粮渔双赢、生态高效",低碳、绿色、生态、高效的养殖模式。一、小龙虾生活习性1.掘穴习性。小龙虾有一对相对发达的螯足,有掘洞之习惯,且善于掘洞。
- 姜雪照王威李国祥
- 关键词:生态高效种养技术蜕壳防逃设施头胸甲成虾
- 苏北地区莲藕塘套养小龙虾关键技术被引量:3
- 2016年
- 据统计2015年宿迁全市小龙虾养殖面积4.35万亩,产量2814吨,初步形成了小龙虾池塘单养、鱼虾套养、藕池套养、蟹虾套养、稻虾套养等多种不同养殖模式。其中莲藕塘套养小龙虾养殖模式因具有藕池利用率高、管理较为容易、立体生态、藕虾产量高、养殖效益明显等优势,近几年发展最快,不少藕池套养小龙虾养殖户纯收入达4000元/亩以上。
- 姜雪照颜怀宇王威陈浩成郭伟成
- 关键词:小龙虾藕池池塘单养立体生态虾种藕田
- 泥鳅与其它品种混养技术盘点被引量:1
- 2016年
- 笔者结合宿迁及周边地区养殖实际,总结出几种泥鳅混套立体高效种养模式,以供养殖户参考借鉴。
一、泥鳅与河蟹混养
1.池塘条件
蟹池面积10~30亩。冬季晒塘后,每亩用生石灰150kg,全池泼洒消毒。清塘后20天,进水20~30cm,种植伊乐藻、轮叶黑藻、苦草等复合型水草,种植面积达到池塘养殖面积的50%左右。
- 王威姜雪照
- 关键词:伊乐藻轮叶黑藻种养模式混养技术扣蟹植物性饵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