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燕
- 作品数:16 被引量:69H指数:5
- 供职机构:安阳市妇幼保健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经鼻间歇正压通气和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在毛细支气管炎合并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比较被引量:13
- 2014年
- 目的:观察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经鼻间歇正压通气(nIPPV)和nCPAP在毛细支气管炎合并呼吸衰竭中的作用比较。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3年3月在本院收治的30例毛细支气管炎合并呼吸衰竭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nIPPV组和nCPAP组各15例。两组均在雾化吸入解痉平喘、拍背吸痰、抗感染、纠正酸碱和水电解质紊乱等综合治疗基础上,于出现呼吸衰竭时分别予nIPPV治疗和nCPAP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4 h、12 h及24 h心率、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失败后需要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例数。结果:nIPPV组于治疗4 h、12 h、24 h后心率、动脉血pH值、血气分析PaCO2、PaO2、SpO2与nCPAP组相比均有明显改善;nIPPV组患儿使用无创通气方式失败例数明显少于nCPA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nIPPV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合并呼吸衰竭能较快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有创机械通气的使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李海燕
- 关键词:毛细支气管炎呼吸衰竭无创正压通气
- 支气管哮喘病儿外周血单核细胞中LncRNA MEG3的表达及其与肺功能、免疫功能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5
- 2021年
-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病儿外周血单核细胞中长链非编码RNA母系表达基因3(LncRNA MEG3)的表达及其与肺功能和免疫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9月安阳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病儿60例为观察组,根据疾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20例),中度组(20例),重度组(20例),同时选取同期体检的4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均行肺功能检测,采用qRT-PCR检测各组外周血单核细胞中LncRNA MEG3表达量;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水平,ELISA法检测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7A(IL-17A)、γ干扰素(IFN-γ)、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水平,比较各组肺功能、免疫功能指标、血清炎性介质及LncRNA MEG3水平差异,Pearson相关检验分析支气管哮喘病儿外周血单核细胞中LncRNA MEG3表达量与肺功能指标、免疫功能指标及炎性介质的相关性。多元线性回归分析LncRNA MEG3表达量与病情严重程度、肺功能、免疫功能的关联影响关系。结果重度组,中度组及轻度组LncRNA MEG3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0.30±0.07)、(0.42±0.06)、(0.67±0.10)比(1.01±0.13)](P<0.05),重度组LncRNA MEG3表达水平高于中度组及轻度组(P<0.05),中度组LncRNA MEG3表达水平高于轻度组(P<0.05);重度组,中度组及轻度组FEV1[(52.19±9.86)、(59.73±8.02)、(73.18±12.90)比(93.06±10.43)],FEV1/FVC[(65.23±9.65)、(72.05±5.28)、(80.12±8.12)比(93.25±10.90)]及PEF[(42.27±5.98)%、(59.94±5.67)%、(70.22±6.59)%比(86.52±3.57)%]低于对照组(P<0.05),重度组FEV1,FEV1/FVC及PEF低于中度组及轻度组(P<0.05),中度组FEV1,FEV1/FVC及PEF低于轻度组(P<0.05),重度组,中度组及低度组IgE[(110.25±13.32)U/mL、(84.92±12.98)U/mL、(56.61±11.21)U/mL比(23.21±5.81)U/mL]、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水平[(0.45±0.04)×10~9/L、(0.36±0.03)×10~9/L、(0.20±0.02)×10~9/L比(0.13±0.03)×10~9/L]、IL-4[(20.24±4.07)ng/L、(16.71±3.17)ng/L、(12.23±1.59)ng/
- 李丽英李海燕陈海燕
- 关键词:单核细胞免疫球蛋白类白细胞介素类干扰素Γ肺功能
- 不同剂量咖啡因对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疗效观察
- 2022年
-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疗效对其神经发育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9年8月—2020年12月安阳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收治的85例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患儿的病历资料,根据咖啡因治疗剂量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予以高剂量咖啡因维持治疗,共40例,对照组予以低剂量咖啡因维持治疗,共45例。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持续正压通气时间、药物使用持续时间及低流量给氧时间,不良发应总发生率及患儿校正月龄6个月Gesell发育量表各项评分。结果 枸橼酸咖啡因治疗后,试验组患儿总有效率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试验组持续正压通气时间、药物使用持续时间及低流量给氧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Gesell发育量表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1.11%,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7.5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枸橼酸咖啡因10mg/kg维持治疗剂量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能够明显增强药物疗效,改善患儿症状,促进患儿神经发育,且不增加药物毒副作用。
- 董金萍李海燕马真
- 关键词: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咖啡因疗效神经发育
- 河南省18家医院住院新生儿死亡情况调查被引量:20
- 2019年
- 目的了解本省新生儿死亡情况及死亡原因构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12月河南省新生儿重症救护网络中心单位和分中心单位(共18家医院)的住院新生儿死亡病例。按国际疾病分类法第10版的标准,对死亡新生儿的死亡原因分布,死亡早产儿与足月/过期产儿的围产期情况.不同死亡日龄[指早期(<7d)与晚期(7~28d)]新生儿的死亡原因分布、妇幼保健院与综合/儿童医院的新生儿死亡情况进行比较。釆用t检验、秩和检验或X^2检验(或校正X^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2017年18家医院共收治新生儿50993例,死亡297例,病死率为5.82%。。剔除其中出生史、母亲妊娠史及临床资料不详的新生儿20例「纳入分析的277例死亡新生儿中.早产儿168例(60.6%),足月/过期产儿109例(39.4%);早期新生儿205例(74.0%),晚期新生儿72例(26.0%)。( 2 )导致本地区新生儿死亡的前5位原因依次为感染(78例,28.2%)、窒息(54例,19.5%)、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NRDS, 33 例,11.9%)、严重先天畸形(26 例,9.4%)、肺出血(23 例,8.3%) o其中导致早期新生儿死亡的前3位原因是窒息(48例,23.4%)、感染(43例,21.0%)和NRDS ( 33例,16.1%) o导致晚期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感染(35例,48.6%)、严重先天畸形(9例,12.5%)和染色体病及遗传代谢病(7例,9.7%)。( 3 ) 219例(79.1%)死亡新生儿的母亲有妊娠合并症,主要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43例,19.6%)、感染因素(36例,16.4%)、胎盘因素(32例,14.6%)、妊娠期糖尿病(23例,10.5%)、甲状腺功能低下(20例,9.1%),胎儿窘迫(18例.8.2%)、双胎输血综合征(10例,4.6%)、胆汁淤积综合征(9例,4.1%)。(4)死亡早产儿中,多胎及辅助生殖受孕者所占比例[27.4%( 46/168 )与6.4%( 9/109 ),X^2=14.016;7.1%( 12/168 )与0.9%( 1/109 ),X^2=4.421],以及母亲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感染因素和合并双胎输血综合征的比�
- 董慧芳李文丽徐发林李德亮李丽刘庆生刘九月李海燕王晓冰郭晓燕张卫星董玉斌马友凤王战胜王新华薛伟张世昌张彦伦陈书平王喜成
- 关键词:婴儿死亡率住院病人
- 早产儿高TSH血症对早产儿的短期与长期预后影响
- 2022年
- 探讨与分析早产儿高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血症对早产儿的短期与长期预后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7月到2021年4月选择完整分娩的早产儿78例,按胎龄分为26-27+6周的超早产儿组(n40)与28-31+6周(32周)的常规早产儿组(n38),判定早产儿的高TSH血症情况,随访短期与长期预后情况。结果 78例早产儿共发生高TSH血症21例(高TSH血症组),占比26.9%,同组别TSH正常为对照组。超早产儿组与常规早产儿组分别发生高TSH血症11例与10例,分别占比27.5%、26.3%,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高TSH血症组早产儿的短期预后明显差于对照组(P0.05)。高TSH血症组早产儿长期预后的婴幼儿智力运动行为发育评分(CDCC)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产儿高TSH血症可影响早产儿的短期与长期预后,为此要积极进行早期治疗与长期随访监测,以促进改善早产儿的预后。
- 李海燕李丽英王宝凤
- 关键词:早产儿长期预后
- 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探讨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早期临床特点、救治经验和转归。方法:对68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重症手足口病发病季节主要集中在4~7月份,持续高热伴精神萎靡、呕吐、肢体抖动或震颤、无力、头痛及颈抵抗是神经系统受损的早期临床症状。主要治疗药物为甘露醇、甲基泼尼松龙、静脉丙种球蛋白,发现肺水肿前兆者及神经系统受累者尽早给予机械通气。结论:持续高热、精神萎靡、呕吐、肢体抖动或震颤、无力、头痛是重症手足口病的早期临床表现,密切观察手足口病患儿的精神状态是早期判断神经系统受损的主要指标。
- 李海燕安慧平
- 关键词:手足口病转归
- 儿童EB病毒感染后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的分析
- 2024年
- 目的探讨儿童EB病毒感染后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9月至2021年9月收治的60例EB病毒感染儿童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依据患儿不同感染形式将研究组分为单纯EB病毒感染组与IM组;又依据患儿的年龄差异将研究组分为<3岁组和≥3岁组;另选择到我院体检的60例健康儿童作为参考组。比较研究组和参考组免疫状态变化。结果淋巴细胞亚群状态方面,结果显示单纯EB病毒感染组CD4^(+)及CD56^(+)显著低于参考组(P<0.05),CD19^(+)显著高于参考组(P<0.05),CD8^(+)高于参考组(P>0.05);另外,IM组CD8^(+)显著高于另外两组(P<0.05),CD4^(+)、CD56^(+)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5),CD4^(+)、CD8^(+)、CD19^(+)显著低于参考组和单纯EB病毒感染组(P<0.05)。通过分析,<3岁组患儿的CD3^(+)及CD4^(+)显著低于参考组(P<0.05),CD19^(+)高于参考组和≥3岁组(P<0.05),而CD8^(+)、CD56^(+)与参考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岁组CD3^(+)、CD4^(+)、CD8^(+)显著高于参考组和<3岁组(P<0.05),CD56^(+)更低(P<0.05),CD4^(+)/CD8^(+)低于其余两组;CD19^(+)与参考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低于≥3岁组(P<0.05)。结论年龄小同时为单纯EB感染感染的患儿与年龄大且为IM的患儿比较,后者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更加显著。
- 李丽英李海燕高帅
- 关键词:儿童淋巴细胞亚群
-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高危因素Logistic分析
- 2024年
- 目的探讨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高危因素,为本病预防工作提供有利参考。方法以安阳市妇幼保健院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808例住院早产儿为筛查对象,应用广角数码视网膜成像系统(RetCam3)进行眼底筛查,根据是否发生ROP分组。比较两组一般临床资料,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ROP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研究808例早产儿中ROP有82例,非ROP有726例,ROP检出率为4.22%。ROP组胎龄、出生体重及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锌(Zn)、铜(Cu)水平与非ROP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VEGF(>295.33 ng/L)、Zn(>0.55 mg/L)是早产儿发生ROP的危险因素;胎龄(>33.10周)、出生体重(≥1500 g)、IGF-1(>35.39 ng/mL)、Cu(>0.69 mg/L)是早产儿发生ROP的保护因素。结论早产儿发生ROP的影响因素包括胎龄、出生体重及血清VEGF、IGF-1、Zn、Cu水平,临床应针对其高危因素采取有效措施或提早干预,进而预防/减少早产儿ROP发生。
- 周淑静李海燕冯丽竹
- 关键词:视网膜病变早产儿LOGISTIC分析
- 机械通气辅助治疗在手足口病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的临床应用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并神经源性肺水肿(NPE)患儿机械通气治疗的效果与临床价值。方法对2010年4月至7月在我科治疗的68例重症中17例危重型手足口病并神经源性肺水肿患儿,在降颅压、血管活性药物或正性肌力药物改善循环、容量支持及给予甲泼尼龙、丙种球蛋白等综合治疗的同时采用紧急气管插管机械通气辅助治疗,全部采用经口气管插管,初始采用压力控制模式,均加用呼气末正压通气(PFEP),初调条件为吸入氧浓度80%~100%,PIP 15~25cmH2O,PEEP 6~8cmH2O,f20~40次/min,潮气量6~8ml/kg左右。结果 17例患儿中抢救成功15例,机械通气时间2h20min至21d 3h,死亡2例,机械通气时间分别2h 20min、9h。结论对危重症手足口病并发NPE患儿应密切观察及早气管插管,采用压力控制模式,可明显降低患儿病死率,待病情控制后应适时、及早撤离呼吸机。
- 李海燕安慧平
- 关键词:手足口病神经源性肺水肿
- 枸橼酸咖啡因联合俯卧位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早产儿频发呼吸暂停的效果观察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讨枸橼酸咖啡因联合俯卧位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早产儿频发呼吸暂停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安阳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频发呼吸暂停早产儿8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一组和联合组,每组43例。单一组采用俯卧位nCPAP治疗,联合组在单一组基础上采用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呼吸暂停发作情况、治疗前后血气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吸入氧浓度(FiO_(2))]、停药后肺功能[呼吸频率(RR)、潮气量(TV)、每分通气量(MV)]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95.35%,41/43)高于单一组(79.07%,34/43),P<0.05;联合组呼吸暂停发作次数少于单一组,呼吸暂停消失时间短于单一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PaO_(2)水平高于单一组,PaCO_(2)、FiO_(2)水平低于单一组(P<0.05);联合组停药后RR、TV、MV水平高于单一组(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65%,2/43)低于单一组(18.60%,8/43),P<0.05。结论枸橼酸咖啡因联合俯卧位nCPAP治疗早产儿频发呼吸暂停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减少呼吸暂停发作次数,改善患儿血气指标和肺功能,且治疗安全性良好。
- 赵志娟李海燕秦盼盼
- 关键词:早产儿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