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群会
- 作品数:8 被引量:15H指数:2
- 供职机构:鞍山市肿瘤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非阻断肾动脉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T1~T2期肾癌被引量:8
- 2017年
- 目的探讨非阻断肾动脉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T1~T2期肾癌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5月在我院诊治的140例T1~T2期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70例。观察组实施腹腔镜下非阻断肾动脉肾部分切除术,对照组实施腹腔镜下选择性阻断肾动脉肾部分切除术,记录2组患者围手术期情况、术后并发症、术后恢复情况与肾功能变化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情况;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恢复时间与术后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的术后引流量与引流管留置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周的继发性出血、尿漏、肺部感染、切口感染、肾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为2.9%,对照组为15.7%,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1周的血清SCr值分别为(89.24±11.92)μmol/L和(117.24±11.49)μmol/L,都明显高于术前的(67.24±12.49)μmol/L和(68.14±13.11)μmol/L(P<0.05),观察组术后1周的血清SCr值也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所有患者随访至今,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25.32±3.14)个月和(19.39±4.10)个月,观察组明显长于对照组(t=4.209,P<0.05)。结论非阻断肾动脉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T1~T2期肾癌可以避免热缺血,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保护肾功能,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 张群会何旭革刘宗林
- 关键词: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
- 多脏器伤致多器官功能衰竭抢救成功被引量:1
- 2006年
- 【病例】男,35岁。因胸腹部砸伤,当即昏迷,自主呼吸停止急诊入院。查体:血压测不到,双眼突出,面色发绀,颈粗,双胸廓塌陷,腹膨隆。胸腹穿刺均有不凝血;摄X线胸片示双侧多发性肋骨骨折,气胸,右肺压缩2/3,纵隔增宽移位;心电图检查示心房纤颤,回心血流受阻、心功能不佳。诊断:胸腹多脏器损伤,创伤失血性休克。经抗休克治疗血压升至83/68mmHg,行急诊胸腹联合探查术。术中见肝缘及肺面破裂,右膈肌破裂,胸腹腔相通,腹膜后巨大血肿,打开侧腹膜清除血肿,见右肾破裂,肾蒂折断,肾动脉喷血不止,行右肾缔结扎,破裂肾脏切除,肝缘及膈面修补,
- 席利夫张群会张震
- 关键词:肝破裂肾破裂肋骨骨折多器官功能衰竭
- 后腹腔镜、开放手术治疗肾上腺肿瘤患者的对比浅析
- 2015年
- 目的探究后腹腔镜、开放手术治疗肾上腺肿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78例肾上腺肿瘤患者,按照患者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9例。对照组行开放手术治疗,治疗组行后腹腔镜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术中以及术后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与治疗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卧床时间以及肠道功能恢复时间相比于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血压下降情况与治疗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肾上腺肿瘤患者实施后腹腔镜手术效果优于开放手术,患者术后创伤较小,能够在短时间内得到恢复,安全性较好,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并推广。
- 张群会
- 关键词:后腹腔镜开放手术肾上腺肿瘤
- 早期肾癌保肾手术切除范围及安全性的探讨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讨直径≤4 cm肾癌患者行保肾手术的安全切除范围,评价保肾手术治疗早期肾癌在安全性、肾功能损伤程度以及肿瘤的根治性的疗效。方法在我院外科于2011年5月~2014年10月行肾癌根治术的168例肾癌患者,其中直径≤4 cm且无远处转移的83例列入本项研究行肾癌根治术后,标本经分层切开后观察肾内原发病灶及癌旁组织的受累及范围。记录手术切缘阳性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对比手术前后e GFR变化。同时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根治术中切除的标本中体细胞核抗原(PCNA)和Ki-67的表达情况。结果术后5个月,e GFR为(86.09±29.11)m L/(min·1.73 m^2),该指标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癌旁5 mm、10 mm、20 mm处Ki-67和PCNA的表达显著低于2 mm处(P<0.05)。病理检查提示切缘阳性3例(3.61%)。结论对于直径≤4 cm的肾癌行保肾手术治疗的安全切除范围应包括膜外10 mm以上的正常肾组织。对于PCNA和Ki-67阳性表达者应适当扩大切除范围以降低局部复发率,同时应密切随访。
- 张群会何旭革席利夫
- 关键词:肾癌保肾手术切除范围安全性
- 嗜铬细胞瘤的诊断和术前准备体会被引量:1
- 2009年
- 23例嗜铬细胞瘤,其中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1例,占比:4.3%。全部病例均手术切除肿瘤,死亡2例,总结我院嗜铬细胞瘤术前诊断以及术前准备的心得体会。
- 张群会席立夫
- 关键词:嗜铬细胞瘤外科术前准备
- 结肠代膀胱、乙状结肠直肠Y式吻合术20例
- 2006年
- 目的探讨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后尿流改道行“结肠代膀胱、乙状结肠直肠Y式吻合术”的疗效。方法将左右输尿管断端与一段离断后的乙状结肠短袢行端侧吻合,形成尿流通路。乙状结肠近断端与直肠行端侧吻合,形成粪便通路。结果20例患者手术时间平均3h,术中出血150mL,术后恢复良好,2周后拔出输尿管支架引流管,肛门排尿、排便通畅。术后3个月,日平均排尿4~5次,排大便1~2次。随访3~26个月,患者排尿、排便正常,除1例患者术后4个月出现低血钾(纠正后未再发生),其他患者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后尿流改道行“结肠代膀胱、乙状结肠直肠Y式吻合”术是较理想的可控性尿流改道术式,手术操作相对简单,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效果满意。
- 席利夫张震张群会
- 关键词:乙状结肠直肠输尿管尿流改道
- 腹腔镜下膀胱部分切除术治疗脐尿管癌的体会及新进展
- 2021年
- 目的总结腹腔镜下膀胱部分切除术治疗脐尿管癌的可操作性和安全性及认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本院自2012年2月开展微创手术以来至2019年6月应用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的共6例脐尿管癌患者的情况。结果6例手术均成功。中位手术时间170 min(142.5~205.0 min);术中中位出血量175.0 ml(142.5~207.5 ml);术后1周拔除导尿管。中位住院时间10 d(7.25~10.5 d);术后未见明显出血及肠梗阻等并发症。术后病理回报腺癌4例(66.7%),移行细胞癌伴印戒细胞癌1例(16.7%),移行细胞癌伴腺样分化1例(16.7%)。Sheldon分期Ⅱ期1例,Ⅲ期5例。所有患者手术切缘均未见癌组织。2例患者行盆腔淋巴结清扫,未见阳性淋巴结。术后中位随访时间31.5个月(20.5~45.5个月)。随访中1例患者术后15个月出现腹腔淋巴结转移,术后28个月死亡,1例患者术后10个月出现膀胱内复发,血尿及肾积水,术后21个月转移死亡。其余4例存活,存活患者中有1例腹膜受侵,术后给予GC方案化疗2个周期,现未发现复发或转移。结论腹腔镜下扩大膀胱部分切除术在治疗脐尿管癌中安全、可行、可操作强,可作为治疗脐尿管癌的一种有效微创手术方式。
- 刘宗林何旭革张群会黄思源
- 关键词:腹腔镜膀胱部分切除脐尿管癌
- 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中预先干预防治前列腺电切综合征的效果探讨被引量:4
- 2016年
-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是老年男性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也是导致老年男性患者膀胱出口梗阻的主要因素。前列腺电切综合症(TURS)是 BPH 治疗中最危险的并发症之一,直接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1,2]。一直以来临床上对于 TURS 的预防着重强调限制液体量、应用利尿剂等方式。本院采用预先注入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的方式对 TURS 进行预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 张群会
- 关键词: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前列腺电切综合征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老年男性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