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党
- 作品数:17 被引量:47H指数:4
-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306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后路一期360度全脊椎截骨术治疗重度脊柱侧后凸
- <正>目的:重度脊柱侧后凸由于畸形严重、柔韧性差,一直是临床上治疗的难题,传统的手术矫正方法如撑开、加压和去旋转等往往无效,而且矫正手术难度大、风险高、矫形效果欠佳。本研究通过一组病例的回顾性研究,探讨重度
- 海涌陈晓明吴继功邹德威刘玉增周立金张建党
- 文献传递
- 复方南星止痛膏联合口服NSAID加腰背肌锻炼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对照试验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复方南星止痛膏在治疗腰背肌筋膜炎中的作用。方法将腰背肌筋膜炎11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56例,治疗组采用口服NSAID加腰背肌锻炼结合外敷复方南星止痛膏,对照组采用口服NSAID配合腰背肌锻炼。结果治疗后3周患者的腰背沉重感评分、疼痛及压痛评分、条索状改变等指标均比治疗前明显改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腰背肌筋膜炎的治疗中外敷复方南星止痛膏可以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使用。
- 张建党马华松谭荣汪东袁伟迟成
- 关键词:肌筋膜炎NSAID复方南星止痛膏临床对照试验
- 后路小切口分期延长技术与生长阀技术治疗早发型脊柱侧凸的临床比较研究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观察小切口分期延长和生长阀两种不同术式治疗早发型小儿脊柱侧凸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5例早发型小儿脊柱侧凸分别接受生长阀和小切口分期手术治疗。按手术术式分为两组:生长阀组和小切口组,对两组病例临床数据和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对照研究。[结果]所有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生长阀组术前Cobb角为(92.0±16.4)°(72°~132°)。终末融合后侧凸主侧凸冠状面Cobb角为(37.2±22.1)°(31°~64°),平均矫形率59.6%。小切口组术前Cobb角为(95.0±15.4)°(78°~135°),终末融合时术后侧凸主侧凸冠状面Cobb角为(31.8±6.6)°(27°~48°),总矫形率为65.4%。两组均有并发症发生。[结论]小切口分期延长技术或生长阀技术均可以治疗早发型小儿脊柱侧凸,小切口分期延长技术治疗较生长阀技术具有更高的矫形率,并发症发生率低,是值得推荐的治疗早发型小儿脊柱侧凸有效方法。
- 谭荣马华松吴继功陈志明彭军陈晓明张建党汪东袁伟
- 关键词:手术治疗小切口
- 单侧椎弓根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被引量:9
- 2010年
- 目的评估单侧椎弓根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2年5月-2008年10月应用Kyphon球囊扩张系统行单侧椎弓根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13例80岁以上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男2例,女11例;年龄80~87岁,平均83.2岁。患者均有腰背部疼痛,共17个椎体骨折。随访观察患者的疼痛以及影像学改变情况。结果术后患者疼痛均明显缓解,术前VAS评分为(8.8±1.6)分,术后24h为(2.2±1.3)分,随访期末为(2.3±1.5)分,术前与术后24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h与随访期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椎体前缘高度术前平均为14.60±1.25mm,术后244h为23.30±0.92mm,末次随访时为22.50±0.35mm;伤椎后凸角度术前平均为30.40±1.75°,术后24h为12.30±1.10°,末次随访时为13.51±0.50°。术后及末次随访时与术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单侧椎弓根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可显著缓解疼痛、有效恢复骨折椎体的高度,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张建党邹德威马华松谭荣彭军王蒙张峥
- 关键词: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后凸成形术高龄患者
- 小儿脊柱侧弯分期手术治疗早期临床随访结果
- 目的 总结前路一期结核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内固定,联合二期后路内固定治疗儿童多节段颈胸段脊柱结核的临床疗效,探讨重建脊柱稳定性的必要性和安全性。方法 2007年4月-2009年3月,采用前后路联合治疗5例儿童颈胸段脊柱结...
- 谭荣马华松邹德威彭军张建党王蒙张峥张墨
- 锤击进针单侧椎弓根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评估锤击进针单侧椎弓根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7年5月~2010年8月应用锤击进针单侧椎弓根穿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23例,男5例,女18例;年龄56~87岁,平均74.4岁。患者均有腰背部疼痛,共31个椎体骨折。随访观察患者的疼痛以及影像学改变情况。结果术中、术后未出现脊髓或神经损伤,术后患者疼痛均明显缓解,术前VAS评分为(8.4±1.5)分,术后24 h为(2.2±1.1)分,随访期末为(2.3±1.2)分,术前与术后24 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与随访期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椎体前缘高度术前平均为(15.60±1.34)mm,,术后24h为(22.30±1.02)mm,末次随访时为(21.43±0.75)mm;伤椎后凸角度术前平均为(31.65±1.84°),术后24h为(13.30±1.53°),末次随访时为(14.52±1.50°),术后及末次随访时与术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锤击进针单侧椎弓根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张建党马华松邹德威谭荣彭军汪东刘涛
- 关键词: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后凸成形术
- 椎间盘造影联合神经根管封闭治疗椎间盘源性下腰痛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观察椎间盘造影联合神经根管封闭治疗椎间盘源性下腰痛这一微创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02例椎间盘源性下腰痛患者采用髓核、纤维环、神经根管造影,并向椎间盘内及神经根管处进行封闭药物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 102例患者全部完成治疗并进行1个月的随访,临床效果明显,手术后VAS评分明显下降,差异显著。结论椎间盘造影联合神经根管封闭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具有损伤小、痛苦少、疗效好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彭军谭荣马华松张建党汪东石丽萍
- 关键词:椎间盘造影椎间盘源性下腰痛
- 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并发骨水泥渗漏分析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分析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骨水泥渗漏情况。方法收集本科2007年12月至2010年12月采用PKP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138例,男性41例,女性97例,平均75.3(56~87)岁。其中单椎体骨折115例,双椎体骨折19例,三椎体骨折2例,四椎体骨折2例;共167个椎体,其中T6 3个,T7 4个,T8 4个,T9 6个,T10 6个,T11 21个,T12 43个,L1 45个,L2 23个,L3 7个,L4 5个。结果共12例(8.7%)患者发生骨水泥渗漏,其中渗漏至椎间隙5例,椎体前方4例,椎旁软组织1例,沿椎弓根穿刺通道渗入根管内1例,椎管内1例;未出现脊髓或神经损伤的症状和体征。结论 PKP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有一定的骨水泥渗漏率,存在造成严重后果的并发症的可能性,应重视骨水泥渗漏的积极预防。
- 张峥张建党邹德威马华松谭荣彭军汪东刘涛
- 关键词: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椎体压缩性骨折
- 后路360°脊椎截骨术治疗重度脊柱侧后凸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探讨重度脊柱侧后凸进行后路全脊椎截骨矫正术的效果并评价其安全性。方法1998年1月~2005年1月,31例重度脊柱侧后凸患者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其中男14例,女17例;平均年龄16.7岁(9~37岁);先天性脊柱侧后凸16例,特发性脊柱侧后凸9例,脊柱侧凸术后翻修6例。术前:侧凸平均95°(76°~159°),后凸103°(90°~153°),躯干偏移3.9 cm(2~8.1 cm)。其中5例存在不同程度下肢神经症状,24例存在中、重度限制性呼吸功能障碍。所有患者均接受后路一期经顶椎全脊椎截骨、经椎弓根固定、植骨融合术。结果所有患者安全接受手术,平均手术时间4.6 h(3.5~6.2 h),平均出血量1170 ml(920~2300 ml)。术后1周左右戴支具下地活动,5例术前神经损害者有不同程度恢复。无严重并发症(神经损伤等)发生。矫正效果:术后侧凸平均51.2°(11°~79°),矫正率63.7%;后凸平均53.3°(39°~86°),矫正率54.9%;躯干偏移1.3 cm(0~1.9 cm),矫正率72%;身高平均增长7.1 cm(6~11.5 cm)。所有患者随访1年以上(1~5.2年),其中1例术后9个月发现假关节以及固定棒断裂,经过再次手术换棒、植骨后融合。最终随访时97%患者对治疗结果表示满意。结论后路360°脊椎截骨术治疗重度脊柱侧后凸,安全性好,矫正效果良好。
- 海涌陈晓明吴继功邹德威刘玉增周立金张建党
- 复方南星止痛膏结合特定电磁波谱治疗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观察运用复方南星止痛膏结合特定电磁波谱(TDP)治疗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完全随机分为3组。复方南星止痛膏治疗组用复方南星止痛膏外贴患处;TDP治疗组用特定电磁波谱治疗器直接照射患病部位表面皮肤;复方南星止痛膏加TDP治疗组用TDP治疗器直接照射患病部位外敷复方南星止痛膏药物的表面。3组患者均予平卧硬板床休息,治疗2周后进行临床疗效比较。结果复方南星止痛膏加TDP治疗组患者治疗后优良率[93.3%(56/60)]均高于复方南星止痛膏治疗组[80.0%(48/60)]和TDP治疗组[75.8%(47/6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复方南星止痛膏治疗组和TDP治疗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南星止痛膏外敷结合特定电磁波谱治疗器照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体征和生活工作能力,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 王蒙谭荣彭军张建党汪东袁伟马华松
-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复方南星止痛膏特定电磁波谱透皮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