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结肠息肉的效果及对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探讨被引量:4
- 2023年
- 目的探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结肠息肉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110例结肠息肉患者,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5例。参照组接受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实验组接受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手术相关指标、血清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1(IL-1)]。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4.55%高于参照组的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手术时间(48.54±3.61)min、首次排气时间(26.45±5.86)h、首次排便时间(36.92±6.14)h、创面愈合时间(27.46±4.62)d、住院时间(5.28±1.45)d均短于参照组的(60.08±4.53)min、(30.27±6.49)h、(41.29±7.83)h、(30.85±5.80)d、(8.53±1.69)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IL-1、IL-6、CRP、TNF-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实验组IL-1(19.36±1.10)ng/L、IL-6(98.87±3.38)ng/L、CRP(2.86±0.57)mg/L、TNF-α(39.78±2.21)ng/L均低于参照组的(20.06±1.28)ng/L、(101.13±3.46)ng/L、(5.75±0.68)mg/L、(41.35±2.46)n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肠息肉患者应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具有显著效果,可缩短手术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降低患者的炎性因子水平。
- 张怀安
- 关键词:高频电凝电切术黏膜切除术结肠息肉
- 复方定喘汤加味配合三联雾化吸入治疗老年COPD急性加重疗效观察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观察复方定喘汤加味配合三联雾化吸入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加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老年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4例给予三联雾化吸入治疗,联合组44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定喘汤,2组均以7 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并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炎症因子水平变化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以及CRP、IL-8、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联合组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联合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2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复方定喘汤加味配合三联雾化吸入可显著改善老年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临床症状,减轻机体炎症反应,高效安全,具有推广价值。
- 毕卫珍徐健张怀安张鹏
- 关键词:急性加重期
- 格拉斯哥-布拉奇福德出血评分对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被引量:3
- 2023年
- 目的 探讨格拉斯哥-布拉奇福德出血评分(Glasgow-Blatchford,GBS)在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sophageal and gastric variceal bleeding,EGVB)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丰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2例肝硬化EGVB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住院期间预后情况分为存活组(n=55)与死亡组(n=7)。比较两组患者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和GBS评分变化;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GBS评分对预后的预测价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肝硬化EGVB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死亡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和GBS评分高于存活组,血红蛋白水平低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结果显示,GBS评分在肝硬化EGVB患者预后预测价值中灵敏度为84.23%,特异度为70.5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大、有饮酒史、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计数升高、血小板计数升高、血红蛋白下降和GBS评分升高均为影响肝硬化EGVB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GBS评分在肝硬化EGVB患者治疗预后中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预后越差患者GBS评分越高,且GBS评分为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 张怀安
- 关键词: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预后
- 急性球麻痹患者早期鼻饲营养支持的临床研究
- 2015年
- 目的探讨急性球麻痹后早期鼻饲营养应用的可行性和有益性。方法选择2012年8月至2014年6月急性球麻痹患者126例,通过随机分组对急性球麻痹后63例实施早期鼻饲营养支持(实验组)和63例静脉营养(对照组)的对照研究。分析两种不同营养方式对患者主要生化指标、机体营养状况及并发症治疗情况的影响。结果实验组血浆白蛋白、前白蛋白在肠内营养支持1周后升高,2周后显著,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机体营养状况恢复提前,对球麻痹后出现的吞咽困难、饮水呛咳及偏瘫功能恢复有重要意义,实验组有明显优势。结论急性球麻痹后早期实施鼻饲营养是可行的、安全的、有效的,明显优于静脉营养组,对患者恢复、预后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 张怀安戴苏宁张涛
- 关键词:球麻痹偏瘫
- 内镜下结肠黏膜切除术治疗结肠平坦型息肉的临床分析
- 2021年
- 分析对结肠平坦型息肉患者实施内镜下结肠黏膜切除术治疗的有效性。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结肠平坦型息肉患者57例分成两组,针对A组28例患者实施高频电切术治疗干预,针对B组29例患者实施内镜下结肠黏膜切除术治疗干预,对比两组结肠平坦型息肉患者的治疗效果差异。结果:B组干预后的一次性切除成功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TNF-α及CRP水平明显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结肠平坦型息肉患者实施内镜下结肠黏膜切除术治疗的有效性较为显著,减少炎症反应,促进患者康复及预后。
- 张怀安孙浩群
- 关键词:内镜
- 循证医学治疗脑梗死的临床应用研究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分析循证医学在脑梗死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总结循证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既往92例获得院内治疗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循证治疗分为急性发作期间急诊急救循证治疗、日常循证治疗,康复期间康复循证治疗、并发症与复发预防循证治疗,主要循证包括体征监测、病史信息收集、生化检查、影像学检查等。结果:痊愈9.78%、显效45.65%、有效32.61%、无效11.96%(死亡10例);入院时NIHSS评分2~14分,平均(7.76±4.21)分,高于出院时(3.85±1.1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住院时间5~43 d,平均(18±6)d;开展例次最多的治疗措施为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治疗。结论:循证医学贯穿于脑梗死急性发作期、康复期治疗的始终,实现方法、内容繁多,既有经验性循证,也有精准化指标获取循证,是降低并发症与复发风险,保障治疗安全的基础。
- 张怀安
- 关键词:脑梗死循证医学
- 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采用垂体后叶素联合奥曲肽治疗的疗效观察
- 2017年
- 目的探讨应用垂体后叶素联合奥曲肽治疗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50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患者根据治疗方案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的25例患者给予奥曲肽进行治疗,研究组25例患者给予垂体后叶素联合奥曲肽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止血所需时间短于对照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给予对症治疗后疾病好转。结论在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中应用垂体后叶素联合奥曲肽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疗效,安全性高。
- 张怀安
- 关键词:垂体后叶素奥曲肽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