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云燕

作品数:8 被引量:30H指数:4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江西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结膜
  • 2篇滴眼
  • 2篇滴眼液
  • 2篇眼表
  • 2篇眼压
  • 2篇眼压计
  • 2篇眼液
  • 2篇膜炎
  • 2篇结膜炎
  • 2篇泪膜
  • 2篇角结膜
  • 2篇角结膜炎
  • 2篇角膜
  • 2篇非接触式眼压...
  • 2篇春季角结膜炎
  • 1篇修补术
  • 1篇眼内
  • 1篇眼内压
  • 1篇眼压测量
  • 1篇眼压测量法

机构

  • 8篇南昌大学第一...
  • 1篇南昌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中南大学

作者

  • 8篇高桂平
  • 8篇邵毅
  • 8篇李云燕
  • 6篇裴重刚
  • 4篇张颖
  • 3篇邹晶
  • 2篇李亨辉
  • 1篇杨璐
  • 1篇余瑶
  • 1篇吴晓蓉
  • 1篇何丽琴
  • 1篇涂萍
  • 1篇黄歆
  • 1篇熊敏琳
  • 1篇王华
  • 1篇江威

传媒

  • 4篇眼科新进展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医药导报
  • 1篇中国实用眼科...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年份

  • 3篇2016
  • 5篇2015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鬼针草滴眼液治疗兔围绝经期干眼症的实验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鬼针草滴眼液治疗兔围绝经期干眼症的作用。方法取新西兰白兔28只,其中2只作为阴性对照组。其余26只(26眼,均为右眼)制作兔围绝经期干眼症模型。将其中24只随机分为A、B组各12只,A组给予磷酸盐缓冲溶液(PBS)滴眼,B组给予鬼针草滴眼液滴眼。另外2只设为模型对照组。于干预前和干预后1周,2周,1个月,2个月进行泪液基础分泌实验(SIT)、角膜荧光素染色、泪液总蛋白量、淀粉酶活性、乳铁蛋白、溶菌酶含量检测及角膜共聚焦显微镜扫描。结果 A组和B组药物干预前SIT、荧光素钠染色(FL)、泪液总蛋白量、乳铁蛋白、溶菌酶含量及淀粉酶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本组干预前比较,干预2个月后,A组SIT、泪液总蛋白量、乳铁蛋白、溶菌酶含量及淀粉酶活性均明显下降,FL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SIT下降,FL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干预后各时间点SIT、FL、泪液总蛋白量、乳铁蛋白、溶菌酶及淀粉酶活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干预2个月后上皮基底细胞和炎症细胞密度分别为(4 104±568)和(208±69)个·(mm^2)^(-1),B组上皮基底细胞和炎症细胞密度分别为(3 452±422)和(42±18)个·(mm^2)-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鬼针草滴眼液能有效治疗兔围绝经期干眼症。
邵毅胡佩宏张颖李云燕裴重刚高桂平
关键词:干眼症围绝经期
MicroRNA在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6年
恶性黑色素瘤恶性程度高,易经血流转移,是成年人中最多见的一种恶性眼内肿瘤,其发生发展涉及到多步骤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包括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遗传和表观遗传学改变。因此研究参与此过程的分子机制能为肿瘤的有效治疗提供有益的见解。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miRNA)是一类长约22个核苷酸的非编码单链小分子RNA,在各种生理病理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最新的研究发现,异常表达的microRNA参与了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众多的病理过程。本文综述了microRNA的发现、形成及作用机制,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中microRNA的异常表达及其可能机制,microRNA与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的发生与增殖、侵袭和转移以及microRNA在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李云燕邵毅高桂平
关键词: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MICRORNA
吡非尼酮滴眼液在兔眼青光眼手术中应用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毗非尼酮滴眼液在兔青光眼小梁切除手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实验研究。选择新西兰白兔24只(24只眼),制作兔高眼压模型5天后进行小梁切除术,分为两组:实验组使用吡非尼酮滴眼液滴眼,对照组使用PBS眼液滴眼。分别于术后1d(天)、7d、14d、28d观察眼压情况、结膜滤过泡、并发症情况,real—timePCR观察比较两组滤过泡区CTGFmRNA表达水平,共焦显微镜比较观察滤过泡微囊泡密度和面积情况。结果术前及术后1d,7d,比较两组眼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4d,21d和28d,两组间眼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d,7d,14d两组的滤过泡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术后21d,28d两组的滤过泡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28d后,实验组结膜上皮下平均微囊密度和平均微囊面积分别为(106±24)cysts/mm2和(29783±13604)um2,而对照组结膜上皮下平均微囊密度和平均微囊面积分别为(23±12)cysts/mm2和(4754±2536)um2,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结膜滤过泡区CTGFmRNA表达在各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吡非尼酮滴眼液应用于兔青光眼小梁切除手术后,降低眼压持久,滤过泡形成良好,有明显的抗瘢痕作用。
李亨辉李云燕邵毅胡佩宏裴重刚高桂平刘秋平李晶明
关键词:吡非尼酮小梁切除术瘢痕形成
Transpalpebral diaton眼压计在闭角性青光眼患者的应用研究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比较Transpalpebral Diaton眼压计(TDT)与非接触式眼压计(NCT)在闭角性青光眼患者中测量值的差异,并观察比较年龄、角膜曲率、屈光度、CCT、眼轴、散光度数对两种眼压计的影响。方法前瞻性临床对比研究。按就诊次序随机选取80例(80只眼)门诊闭角性青光眼患者行TDT(A组)和NCT测量(B组)。同时检查患者视力、角膜曲率、屈光度数、CCT、眼轴、前房角、散光度数、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素染色(FL)、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T)及泪河高度测量等检查。结果两组患者裸眼视力、角膜曲率、屈光度、CCT、眼轴、散光度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按角膜中央厚度分为3组,B组在不同年龄间测量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934,P<0.05),而A组测量值在此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442,P>0.05),TDT与N CT眼压计测量的眼压平均值分别为(36.93±8.93)mm Hg和(38.12±9.42)mm Hg;两种测量方式的测量值显著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r=0.993,P<0.05;Bland-Altman分析显示两种眼压计的测量值具有很好的一致性,测量值之差为(1.194±1.054)。两种眼压计测量值与年龄呈正相关(P<0.05),NCT测量值与CCT、散光度数有关(P<0.05)。结论闭角性青光眼患者TDT测量值比N CT测量平均值偏低,且受年龄的影响,与CCT和散光度无关。
邵毅李云燕余瑶胡佩宏裴重刚张颖涂萍高桂平
关键词:非接触式眼压计中央角膜厚度青光眼
春季角结膜炎活动期眼表和泪液蛋白的临床研究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对比观察春季角结膜炎(vernal keratoconjunctivitis,VKC)活动期患者眼表症状、泪膜、泪液蛋白以及角膜神经改变的特点。方法收集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0年8月至2014年3月眼科门诊确诊为VKC活动期患者20例(40眼),分别对患者行眼表症状评分、泪膜四项检查、泪液蛋白测定、角膜知觉检查与中央角膜共聚焦显微镜检查,并与20例40眼健康对照组研究对象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VKC活动期患者左右两眼间和正常对照组研究对象的左右两眼间的眼表症状评分、泪膜四项、泪液蛋白、乳铁蛋白、溶菌酶、神经纤维密度及角膜敏感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VKC活动期患者右眼较对照组右眼干眼症状眼数增多,眼表疾病指数评分增高、泪膜破裂时间减短、基础泪液分泌试验结果增高、泪河高度降低、角膜荧光素染色增强,泪液总蛋白、乳铁蛋白、溶菌酶、角膜神经纤维密度及角膜敏感度值较对照组均明显降低,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VKC活动期患者左眼检查结果较对照组改变与右眼改变一致,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共聚焦显微镜检查结果发现,VKC活动期患者中央角膜可见角膜上皮细胞部分结膜化,其上皮层存在大量炎症细胞浸润并伴有少量朗格汉斯细胞浸润,角膜上皮下有大量非成熟型朗格汉斯细胞浸润;角膜上皮下神经纤维纤细,呈盘旋、弯曲异常分布。结论 VKC活动期患者眼表及泪液改变明显,多表现为泪膜稳定性降低,泪液蛋白含量降低,角膜敏感度降低且角膜神经纤维密度下降、纤细及走形异常等特点。
何丽琴邹晶邵毅胡佩宏李云燕裴重刚张颖高桂平
关键词:春季角结膜炎泪膜角膜知觉
睑板下注射曲安奈德改善活动期春季角结膜炎患者眼表症状的临床研究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对比观察春季角结膜炎活动期患者睑板下注射曲安奈德后的眼表症状、泪膜及泪液蛋白的特点。方法收集2010年8月至2014年6月眼科门诊确诊为春季角结膜炎活动期患者20例(24眼),随机分为A、B两组(各12眼),A组行睑板下注射曲安奈德(每次20 mg,共注射1次),B组行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液滴眼,每天3次,连续1个月。分别对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2周、1个月眼表症状评分、泪膜四项检查及泪液各蛋白测定结果并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眼表症状评分、泪膜四项(泪膜破裂时间、基础泪液分泌试验、泪河高度降低及角膜荧光素染色)、泪液蛋白、乳铁蛋白、溶菌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治疗14 d后,A组患者干眼症状眼数增多,眼表指数增高、泪膜破裂时间减短、基础泪液分泌试验增高、泪河高度降低、角膜荧光素染色增强,总蛋白、乳铁蛋白、溶菌酶较B组均明显降低,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治疗1个月后,A组患者眼表指数、泪膜破裂时间、基础泪液分泌、泪河高度均减少,角膜荧光素染色增强,而B组患者眼表指数、泪膜破裂时间、基础泪液分泌、泪河高度及角膜荧光素染色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并且A组较B组眼表指数减少,泪膜破裂时间、基础泪液分泌、泪河高度、角膜荧光素染色均明显增加(P<0.05)。结论曲安奈德睑板下注射治疗能提高春季角结膜炎活动期患者泪膜稳定性,升高泪液蛋白含量。
吴晓蓉邹晶邵毅胡佩宏王华李云燕张颖裴重刚高桂平
关键词:春季角结膜炎泪膜曲安奈德
Transpalpebral Diaton眼压计与非接触式眼压计测量眼压的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比较Transpalpebral Diaton 眼压计(TDT)与非接触式眼压计(NCT)在正常人群中眼压测量值的差异,探讨影响两种眼压计测量值的因素。方法选择2014年4—7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门诊就诊的眼压在正常范围内的非青光眼患者100例(200只眼),将患者按照就诊顺序分为A组和B组,各50例。 A组采用TDT测量眼压, B组采用NCT测量眼压。同时检查裸眼视力、角膜曲率、屈光度、角膜中央厚度(CCT)、眼轴、散光度及泪膜四项〔泪膜破裂时间( BUT)、角膜荧光素染色( FL)、基础泪液分泌试验( SIT)及泪河高度〕。结果两组裸眼视力、角膜曲率、屈光度、 CCT、眼轴、散光度及泪膜四项检查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A组眼压、左眼眼压、右眼眼压均低于B组(P<0.05)。两组CCT<500μm者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A组CCT 500~550μm者和>550μm者眼压均低于B组(P<0.05)。 A组眼压与年龄呈正相关(P<0.05); B组眼压与年龄呈正相关,与CCT、散光度呈负相关( P<0.05)。直线回归结果显示,年龄是影响TDT眼压计测量值的因素( P<0.05);年龄、 CCT、散光度是影响NCT眼压计测量值的因素( P<0.05)。结论 TDT测量值比NCT测量值偏低,且受年龄影响,与CCT和散光度无关。
熊敏琳李云燕胡佩宏邵毅裴重刚李亨辉黄歆高桂平
关键词:眼压测量法非接触式眼压计眼内压
自制染色干燥细胞外基质胶羊膜生物学特性及修补结膜缺损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研究自制染色干燥细胞外基质胶羊膜(extracellular matrix amniotic membrane,ECM-AM)的生物活性因子表达情况、生物力学特征以及在兔结膜修补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使用光镜和HE染色对自制染色干燥ECM-AM进行形态学观察,并通过免疫荧光染色对比其与单纯冻干羊膜中不同生物活性因子Laminin 5、β-catenin和CollagenⅣ的表达情况。利用负荷传感器对比自制染色干燥ECM-AM与单纯冻干羊膜的最大承受拉伸力、弹性模量和拉伸长度,且把保存12个月的自制染色干燥ECM-AM应用于兔羊膜-结膜修补术,并在术后2周观察兔结膜愈合情况。结果自制染色干燥ECMAM可以分辨羊膜的折叠处、皱褶及边缘,HE染色表明自制染色干燥ECMAM基底膜的完整度和厚度均优于保存相应天数(12个月)的冻干羊膜。保存12个月的自制染色干燥ECM-AM中Laminin 5、β-catenin和CollagenⅣ均比单纯冻干羊膜要高。自制染色干燥ECM-AM的最大承受拉伸力以及弹性模量均明显高于于单纯冻干羊膜(均为P<0.05),但二者平均拉伸长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自制染色干燥ECM-AM常温保存12个月后应用于兔羊膜-结膜修补术,术后2周羊膜上有兔结膜上皮长入且K19分布于整个结膜上皮细胞,并无明显的排斥反应和炎症反应。结论自制染色干燥ECM-AM含有丰富的生物活性因子,具有优越的生物力学特性,为眼表重建提供了更加安全有效的材料。
江威邹晶邵毅高桂平李云燕邓军萍杨璐
关键词:生物活性因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