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贵权 作品数:9 被引量:21 H指数:3 供职机构: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生物学 农业科学 天文地球 环境科学与工程 更多>>
大鹏澳不同区域尿素浓度与浮游植物脲酶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1 2016年 2014年8月对大鹏澳的核电温排区、人工鱼礁区和水产养殖区,以及连接大鹏澳的南涌河口、龙岐河口和王母河口等6个区域的尿素浓度(以氮浓度表示,Urea—N)和浮游植物脲酶活性开展调查研究,结合其他环境因子,对比分析不同区域的尿素分布特征及其与脲酶活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夏季大鹏澳湾内和河口Urea—N浓度相差较大,范围分别为0.28—1.21 μmol·L-1和0.38~3.50 μmol·L-1,相当于溶解无机氮(DIN)的6.30%-24.31%和3.13%~6.77%,氮源以DIN为主。龙岐河口和王母河口的尿素浓度最高,养殖区次之。湾内和河口的脲酶活性(以NH4-N表示)范围分别为0.61~1.03 μmol·(L·h)。和0.82~1.07 μmol·(L·h)-1,其活性除了与尿素浓度呈正相关外,还受无机营养盐和浮游植物量的影响。在氮、磷没有限制的鱼礁区、养殖区和南涌河口,叶绿素a(Chl-a)浓度高可促进脲酶的诱导调节。尿素为养殖区的重要氮源,脲酶活性与Chl-a呈极显著正相关。温排区、龙岐河口和王母河口存在磷限制,抑制脲酶的诱导调节。 韩婷婷 齐占会 戴明 廖秀丽 吴风霞 巩秀玉 付贵权 黄洪辉关键词:大鹏澳 尿素 脲酶 夏季 重金属Cu胁迫对半叶马尾藻(Sargassum hemiphyllum)生长及生化组分的影响 本文采用半静态实验方法研究了半叶马尾藻(Sargassum hemiphyllum)对重金属铜(Cu)胁迫的生理响应。实验设置4个胁迫组,Cu浓度分别为0.01、0.05、0.25和1.25mg/L,不加Cu为对照组,在... 付贵权 韩婷婷 巩秀玉 黄洪辉关键词:CU 相对生长速率 生化组分 文献传递 半叶马尾藻对重金属镉胁迫的生理响应 被引量:4 2019年 实验选取广东省沿海常见物种半叶马尾藻(Sargassum hemiphyllum)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半静态的实验方法,研究了半叶马尾藻对不同浓度重金属镉离子(Cd^(2+))胁迫的生理响应和耐受性,为广东省沿海海区重金属污染修复提供依据。结果显示,当ρ(Cd^2+)为0.1 mg·L^-1时,半叶马尾藻藻体中叶绿素a(Chl a)、类胡萝卜素(Car)、可溶性蛋白(SP)、可溶性糖(SS)、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与对照组之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当ρ(Cd^2+)为0.5~12.5 mg·L^-1时,藻体中Chl a、Car、SP、SS、SOD和CAT活性均显著增加(P<0.05)。当ρ(Cd^2+)为0.1~0.5 mg·L^-1时,藻体的丙二醛(MDA)摩尔质量浓度无显著差异(P>0.05);当ρ(Cd^2+)为2.5~12.5 mg·L^-1时,胁迫组藻体的MDA摩尔质量浓度显著升高(P<0.05)。因此,半叶马尾藻在ρ(Cd^2+)≤0.5 mg·L^-1下具有较强的抗逆性,而过高浓度Cd^2+胁迫(>0.5 mg·L^-1)会对藻体的光合作用和抗氧化功能产生负面影响。 叶鹏浩 韩婷婷 付贵权 谷阳光 黄洪辉关键词:生理生化指标 重金属Cu^(2+)胁迫对半叶马尾藻生长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9 2015年 采用半静态试验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重金属铜离子(Cu2+)胁迫对半叶马尾藻(Sargassum hemiphyllum)生长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照组藻体相对生长速率(RGR)持续升高,胁迫组均先上升而后下降,实验第8天时只有ρ(Cu2+)为0.05 mg·L-1胁迫组的RGR较对照组高。藻体的各项生理生化指标随胁迫时间呈波动趋势,实验第8天时,ρ(Cu2+)为0.01 mg·L-1胁迫组的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ρ(Cu2+)为0.05 mg·L-1时,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丙二醛(MD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余指标均恢复到对照组水平;ρ(Cu2+)>0.05 mg·L-1的胁迫组,叶绿素a(Chl-a)、类胡萝卜素(Car)和可溶性蛋白(SP)水平低于对照组,其余指标高于对照组,同时相对于0.25 mg·L-1胁迫组,1.25 mg·L-1胁迫组对除MDA外的其余指标影响更显著。因此,适当质量浓度的Cu2+胁迫(≤0.05 mg·L-1)对半叶马尾藻生长和生理生化指标有正面效应,而过高质量浓度Cu2+胁迫(>0.05 mg·L-1)对藻体生长和抗逆能力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付贵权 韩婷婷 巩秀玉 黄洪辉关键词:相对生长速率 生理生化特性 一种半叶马尾藻幼苗的度夏培育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半叶马尾藻幼苗的度夏培育方法,该方法利用半叶马尾藻与附生杂藻对氮磷营养盐需求的差异性,通过调控室内培育水体中氮磷营养盐的浓度及其比例,选取合适的氮磷营养盐浓度及其比例,促进半叶马尾藻幼苗的生长的同时防治附... 韩婷婷 黄洪辉 付贵权 齐占会一种半叶马尾藻幼苗的度夏培育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半叶马尾藻幼苗的度夏培育方法,该方法利用半叶马尾藻与附生杂藻对氮磷营养盐需求的差异性,通过调控室内培育水体中氮磷营养盐的浓度及其比例,选取合适的氮磷营养盐浓度及其比例,促进半叶马尾藻幼苗的生长的同时防治附... 韩婷婷 黄洪辉 付贵权 齐占会文献传递 充气培养对半叶马尾藻生长﹑营养盐吸收和生化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2 2015年 将半叶马尾藻(Sargassum hemiphyllum)置于实验室球形培养瓶内培养15 d,设置5个充气速率(50 m L/min、100 m L/min、200 m L/min、400 m L/min和800 m L/min)为实验组,静水培养(0)为对照组。每隔5 d测定藻体的生长速率和营养盐吸收速率,培养实验结束时,测定藻体的色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结果表明:充气速率和培养时间均对半叶马尾藻的生长和PO34--P的吸收具有显著影响,而对NO3--N来说,仅培养时间对其吸收影响显著。培养第1天时,充气可显著促进营养盐吸收,最大充气速率(800 m L/min)培养的半叶马尾藻对NO3--N和PO34--P的吸收速率分别比静水培养的马尾藻高133.77%和89.51%,生长速率也比静水培养的马尾藻高95.04%。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充气速率对半叶马尾藻的生长和营养盐吸收的促进作用逐渐减弱。在培养第15天时,充气速率为800 m L/min条件下的半叶马尾藻对NO3--N的吸收速率比静水培养的马尾藻低24.87%,对PO34--P的吸收速率仅高出静水培养下的46.03%,而生长比静水培养的马尾藻高出75.16%。同时,除了可溶性蛋白含量,高充气速率可抑制叶绿素a(Chla)、类胡萝卜素(Car)和可溶性糖合成。因此,水体运动是通过对营养盐吸收及其他生理过程产生的作用间接影响半叶马尾藻的生长,而不是直接影响半叶马尾藻生长和产量的最重要因素。 韩婷婷 韩婷婷 齐占会 付贵权 黄洪辉关键词:生化组分 两种大型海藻对尿素加富的吸收响应机制 韩婷婷 齐占会 廖秀丽 付贵权 李旭光 1.课题来源与背景:该课题《两种大型海藻对尿素加富的吸收响应机制》(项目编号:2014A030310331)为基础研究类型,来源于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立项资助。在水体中,藻类对不同形式的氮源都可以利用。在大多数水域生态系统...关键词:关键词:海藻养殖 水域生态系统 大亚湾不同海洋功能区表层海水无机碳体系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6 2016年 于2014 年分4 个季度对大亚湾4 个典型功能区(人工鱼礁区、水产养殖区、核电站温排区和石化排污区)以及湾口区表层海水的温度、盐度、pH、总碱度(TA)等进行了调查, 比较分析了不同区域表层水体溶解无机碳(DIC)体系的组成和分布特征, 估算了海-气界面CO2 的交换通量(FCO2), 并对FCO2 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 调查海域表层水体的DIC、HCO3^– 、CO3^2–浓度和CO2 分压pCO2 年变化范围分别为1248.8±1841.9μmol·kg^–1(1624.8±143.1μmol·kg^–1)、1069.2±1615.7μmol·kg^–1 (1382.5±126.1μmol·kg^–1)、152.7-283.5μmol·kg^–1(236.2±35.4μmol·kg^–1)、11.4-44.9Pa (21.2?7.4Pa); 各区域间的DIC、HCO3^– 、CO3^2–和pCO2 无显著差异(P〉0.05).表层海水FCO2 的年变化范围为–37.3-4.5mmol·(m^2·d)^–1[–22.4±9.8mmol·(m2·d)^–1], 各区域FCO2(按正负数值大小)的季节变化呈现夏季〉秋季〉春季〉冬季的特征, 且夏季显著高于其他季节(P〈0.05); 在全年尺度上, 各区域的FCO2 均为负值, 表现为大气CO2 的汇, 碳汇强度呈现湾口区〉鱼礁区〉排污区〉温排区〉养殖区的特征, 而各区域间无显著差异(P〉0.05).偏回归分析显示, 大亚湾湾口区和养殖区的FCO2时空分布主要受盐度影响, 在鱼礁区和温排区主要受温度的影响, 而在排污区则主要受海水pH 的影响. 韩婷婷 齐占会 吴风霞 廖秀丽 马胜伟 付贵权 黄洪辉关键词:交换通量 功能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