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血小板
  • 4篇血小板聚集
  • 2篇血细胞
  • 2篇血小板聚集率
  • 2篇综合征
  • 2篇粒细胞
  • 2篇聚集率
  • 1篇低凝血酶原血...
  • 1篇心病
  • 1篇心肌
  • 1篇心肌梗死
  • 1篇血浆
  • 1篇血清
  • 1篇血清胱抑素
  • 1篇血清胱抑素C
  • 1篇血细胞分析
  • 1篇血细胞分析仪
  • 1篇血小板参数
  • 1篇血小板假性减...
  • 1篇血小板治疗

机构

  • 13篇大连医科大学...
  • 2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大连市疾病预...
  • 1篇沈阳医学院附...

作者

  • 13篇王凤
  • 5篇王贞
  • 5篇万丽平
  • 4篇王衍晶
  • 2篇于淼琛
  • 2篇刘爽
  • 1篇刘辉
  • 1篇王睿
  • 1篇靳岩
  • 1篇张凤华
  • 1篇朱鸿
  • 1篇韩晓丹
  • 1篇姜凤
  • 1篇肖晓光
  • 1篇马晓露
  • 1篇潘立阳
  • 1篇马亮亮
  • 1篇谭莉
  • 1篇吴珊珊
  • 1篇张风华

传媒

  • 4篇国际检验医学...
  • 2篇实验与检验医...
  • 1篇中国癌症杂志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年份

  • 1篇2023
  • 5篇2017
  • 2篇2016
  • 5篇2015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西门子BNⅡ全自动蛋白分析仪性能验证报告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对西门子BNⅡ全自动蛋白分析仪主要分析性能进行验证。方法根据实验室认可准则和美国CLIA’88性能验证文件,对西门子BNⅡ全自动蛋白分析仪上开展的8个常规项目进行精密度、正确度、临床可报告范围和生物参考区间验证。结果西门子BNⅡ全自动蛋白分析仪精密度、正确度、线性范围、临床可报告范围和生物参考区间验证等均符合要求。结论西门子BNⅡ全自动蛋白分析仪检测性能完全满足预期的临床应用要求。
于淼琛朱鸿王凤
侵袭性NK细胞白血病伴噬血细胞综合征1例被引量:2
2017年
患者,男,21岁,主因反复发热6d于外院入院。入院前6 d,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最高达39.5℃,伴有上腹痛,腹胀,呼吸急促,鼻出血,在当地诊所以"胃肠性感冒"治疗后效果不佳。为求进一步诊治于2016年4月8日入我院治疗。入院体格检查:体温36.3℃,脉搏78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10/70 mmHg。右手前臂3个瘀血点,双肺听诊呼吸音粗,右下肺可闻及明显湿性啰音。
王凤马晓露王贞
关键词:NK细胞白血病噬血细胞综合征侵袭性呼吸急促骨髓穿刺检查
血小板聚集功能检测对PCI术后氯吡格雷和替格瑞洛用药的影响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评价血小板聚集功能检测对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后氯吡格雷和替格瑞洛用药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行PCI术后患者308例,分为A组120例,使用硫酸氢氯比格雷、B组78例,使用硫酸氢氯比格雷、C组110例,使用替格瑞洛,分别检测每组患者服药后血小板在有效抑制(MAR 30%~50%)、抑制不明显(MAR≥55%)和过度抑制(MAR≤30%)时的最大聚集率(MAR)。比较3组患者服药后MAR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 3组患者在血小板的有效抑制,抑制不明显及过度抑制方面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血小板过度抑制时,A组与B组的血小板MAR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当血小板有效抑制及抑制不明显时,3组患者的血小板MAR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监测血小板MAR对冠心病患者PCI术后抗血小板的药物选择和疗效监测方面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王凤万丽平
关键词:氯吡格雷血小板聚集率PCI术后
根据中国人群血小板生物参考区间修改及验证显微镜复检规则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根据中国人群血小板生物参考区间的调整修改并验证血小板显微镜复检规则,探讨其是否适合该院实验室血细胞分析的需求。方法回顾性分析根据中国人群血小板生物参考区间的调整,修改该院实验室Sysmex XE-50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血小板显微镜复检规则并比较规则修改前后推片复检率、镜检血小板聚集阳性率的不同。结果血小板显微镜复检规则修改前血小板推片复检率为1.94%,复检规则修改后血小板推片复检率为3.99%,复检规则修改后推片复检率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新版中国人群血小板生物参考区间,修改该院实验室血小板复检规则,能提高显微镜复检率,有效避免血小板假性减少的漏检,适合该实验室血细胞分析的需求。
王凤王贞王衍晶张风华
关键词:血细胞分析仪血小板聚集血小板假性减少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心肌梗死及脑梗死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心肌梗死及脑梗死的相关性,及其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心肌梗死确诊患者72例、脑梗死确诊患者86例、体检健康者8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循环酶法分别检测HpIgG抗体及血清Hcy水平,分析Hp感染与血清Hcy水平之间的关系。结果心肌梗死患者Hp-IgG阳性率及血清Hcy水平均高于健康者(P<0.05);心肌梗死患者中,Hp-IgG阳性者Hcy水平高于Hp阴性者(P<0.05)。脑梗死患者Hp-IgG阳性率与健康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患者中,Hp-IgG阳性者Hcy水平与阴性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脑梗死患者血清Hcy水平高于健康者(P<0.05)。结论 Hp感染与心肌梗死的发生相关,Hp可能通过影响血清Hcy水平而诱发心肌梗死。Hp感染与脑梗死的发生无明显相关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cy水平升高与Hp感染无关。
刘爽谭莉肖晓光张凤华王凤
关键词:心肌梗死脑梗死幽门螺杆菌同型半胱氨酸
冠心病患者抗血小板治疗后短期内PLT参数和PLT聚集率的变化及关系的研究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在抗血小板治疗1周内与治疗前相比血小板参数的变化情况及治疗后血小板聚集率与血小板参数的关系。方法:选取了 2016年9月至2016年11月三个月内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的共46例冠心病患者为研...
王凤
关键词:冠心病抗血小板治疗血小板参数血小板聚集率
血清胱抑素C在产妇早期肾损伤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检测产妇血清胱抑素C(CysC)在产妇早期肾损伤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测定232例产妇和200例未孕体检健康女性血CysC、肌酐(Cr)、血尿素氮(BUN),检测其尿液RBC、WBC、尿微量清蛋白(UmAlb)及尿比重(SG)。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析CysC与尿液RBC、WBC、UmAlb及SG关系。结果产妇CysC高于对照组(P<0.05),而产妇的Cr、BUN均低于对照组(P<0.05),产妇尿液RBC、WBC高于对照组(P<0.05),UmAlb高于对照组(P<0.05),SG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妇CysC水平与尿液红细胞(RBC)、白细胞(WBC)、UmAlb及SG多元线性回归结果证实,血清CysC(Y)与UmAlb(X1)和SG(X2)存在回归关系,回归方程为Y=12.5+0.161 X1-11.304 X2,与尿RBC、WBC无关。结论产妇血中CysC升高,伴UmAlb升高提示产妇存在早期肾功改变的风险,联合应用监测产妇是否发生早期肾损伤,便于及时保护肾脏。
万丽平王衍晶王凤刘辉
关键词:产妇胱抑素C尿微量清蛋白尿比重
误诊为嗜酸粒细胞增多症1例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例误诊为嗜酸粒细胞增多症的腹水型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EG)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探讨EG的临床特征、误诊原因及防范措施。患者以"腹胀半个月"入院,入院前腹部CT提示腹腔及盆腔积液,入院后查血常规示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及比例异常增多,腹水有核细胞涂片镜检可见大量嗜酸粒细胞。骨髓穿刺提示嗜酸粒细胞增多症;直肠黏膜组织活检镜下见黏膜内散在淋巴细胞、嗜酸粒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浸润。临床诊断嗜酸粒细胞增多症。患者转上级医院继续诊疗,上级医院修正诊断为腹水型EG。EG发病率低,外周血及骨髓检查类似嗜酸粒细胞增多症,临床医师应注意鉴别;临床对不明原因的腹水患者,应警惕浆膜型EG存在的可能性,以免误诊。
王凤王衍晶万丽平王贞姜凤
关键词:腹水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嗜酸粒细胞增多症误诊
大连地区1154例食物不耐受结果分析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了解大连地区人群对食物的不耐受情况。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前来本院进行食物不耐受检测的1154例人群血清中14种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 G抗体进行检测。结果在所有患者中,703例(60.92%)特异性IgG呈阳性,并且存在对多种食物不耐受的现象。14种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 G的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44,P<0.01)。其中鸡蛋、牛奶、西红柿的食物不耐受程度较显著。女性受试者对螃蟹、鸡蛋、小麦的不耐受比例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群对一种食物不耐受率很高,相比两种或多种食物不耐受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1.6,P<0.01)。结论大连地区人群的食物不耐受阳性率较高,尤其是女性受试者对螃蟹、鸡蛋、小麦的不耐受程度很高。
于淼琛潘立阳王凤
关键词: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
DNA启动子甲基化致ADAMTS9蛋白下调促进大肠癌病程进展被引量:1
2015年
背景与目的:大肠癌的发病率逐年递增。该研究旨在考察ADAMTS9蛋白水平及其启动子甲基化水平在大肠癌发病及病程进展中的意义。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法,检测162例大肠癌患者外周血来源DNA样本中ADAMTS9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水平;并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162例大肠癌患者和150例健康体检者血浆ADAMTS9蛋白水平。结果:与健康人相比,大肠癌患者血浆中ADAMTS9蛋白水平明显降低[(65.25±9.70)μg vs(50.28±9.66)μg,P<0.001];162例大肠癌患者中有66例ADAMTS9基因启动子存在甲基化(40.7%);甲基化患者的血浆ADAMTS9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01),而ADAMTS9蛋白低表达患者的血样ADAMTS9基因甲基化水平显著升高(P=0.007);ADAMTS9甲基化与肿瘤大小(P=0.017)和肿瘤分化程度(P=0.029)密切相关,而ADAMTS9蛋白低表达与浸润深度(P=0.020)、淋巴结转移(P=0.019)和Dukes分期(P=0.002)密切相关。结论:在大肠癌中,由DNA启动子甲基化引起的ADAMTS9蛋白表达下调可能参与大肠癌的发病、侵袭转移、并促进病程进展。
王凤王睿王衍晶
关键词:大肠癌甲基化血浆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