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敏

作品数:11 被引量:145H指数:6
供职机构: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9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5篇玉米
  • 4篇土壤
  • 4篇丘陵
  • 4篇川中丘陵
  • 3篇幼苗
  • 2篇性状
  • 2篇幼苗素质
  • 2篇碳库
  • 2篇土壤碳
  • 2篇土壤碳库
  • 2篇土壤物理
  • 2篇土壤物理性状
  • 2篇丘陵区
  • 2篇物理性状
  • 2篇秸秆
  • 2篇秸秆还田
  • 2篇还田
  • 2篇根系
  • 2篇干物质
  • 2篇干物质积累

机构

  • 11篇四川农业大学

作者

  • 11篇朱敏
  • 9篇孔凡磊
  • 9篇袁继超
  • 6篇王兴龙
  • 4篇查丽
  • 3篇马晓君
  • 3篇张頔
  • 3篇李强
  • 2篇郭萍
  • 1篇郑顺林
  • 1篇钟蕾
  • 1篇宋明亮
  • 1篇王良俊
  • 1篇张嘉莉
  • 1篇张佳丽
  • 1篇杨帆

传媒

  • 2篇华北农学报
  • 2篇中国生态农业...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干旱地区农业...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中国土壤与肥...

年份

  • 5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作物茎粗测量卡尺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作物茎粗测量卡尺,其能同时测量不规整圆柱体同一横截面的两个正交直径值。此卡尺包括一个固定的等边直角“L”尺和两个带量爪的活动尺,固定尺两条边背面均开有导向槽,一活动尺从固定尺一条边的下部套入,一活动尺...
王良俊袁继超郑顺林孔凡磊钟蕾程秋博豆攀马晓君张佳丽朱敏郭萍宋明亮查丽谢孟林
文献传递
秸秆还田与旋耕对川中土壤物理性状及玉米机播质量的影响被引量:21
2017年
为明确川中丘陵地区紫土小麦-玉米两熟种植模式下机播玉米生产适宜的秸秆还田方式与耕作方式,改善土壤的瘠薄、黏性过大等问题,提高耕层土壤的播种条件、播种质量,达到作物高产的目的,设置秸秆还田旋耕(RTS)、秸秆还田免耕(NTS)、秸秆不还田旋耕(RT)、秸秆不还田免耕(NT)4个处理,研究麦秸还田与旋耕对川中丘区紫色黏土物理性状及机播夏玉米播种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秸秆不还田相比,麦秸还田显著增加了拔节期0~10 cm土层土壤毛管孔隙度和免耕处理0~10 cm全生育时期土壤含水量,显著降低出苗率、播种均匀度和幼苗整齐度等指标。与免耕相比,旋耕处理降低了0~10 cm土壤容重、含水量,增加了毛管孔隙度,出苗率提高9.9%,幼苗株高、茎粗、叶面积和干重显著提高。麦秸还田条件下,旋耕处理较免耕处理0~10cm土壤容重降低2.0%~12.1%,出苗率、播种均匀度、每穴苗数、幼苗整齐度显著提高,其中出苗率增加17.9%。玉米出苗率与0~10 cm土壤含水量呈显著正相关,播种均匀度与幼苗整齐度均与0~10 cm土壤容重呈显著负相关。可见,麦秸还田下旋耕处理改善了土壤结构,增加了土壤含水量,更有利于川中丘陵地区小麦-夏玉米种植模式机播玉米质量和幼苗素质的提高。
朱敏石云翔孙志友王兴龙张頔孔凡磊袁继超
关键词:秸秆还田幼苗素质土壤物理性状
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对川中紫土土壤碳库与玉米产量的影响被引量:8
2017年
为探明不同耕作方式和小麦秸秆还田对川中丘陵地区紫色土壤碳库和玉米产量的影响,于2015,2016年设置了秸秆还田旋耕(RTS)、秸秆还田免耕(NTS)、秸秆不还田旋耕(RT)、秸秆不还田免耕(NT)4个处理,研究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对川中紫土土壤碳库与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还田提高了土壤有机碳含量,2016年玉米成熟期0~10 cm和10~20 cm有机碳NTS较NT处理分别提高了21.9%,1.6%,RTS较RT处理分别提高了23.1%,15.9%。与秸秆不还田相比,2015年玉米成熟期秸秆还田0~10 cm和10~20 cm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分别提高了40.1%,17.5%,2016年则分别提高了70.0%,16.0%。秸秆还田能提高土壤碳库活度(A)、活度指数(AI)、碳库指数(CPI)和碳库管理指数(CPMI)。免耕处理提高了土壤碳库活度、活度指数和碳库管理指数,与旋耕处理相比,免耕处理0~10 cm和10~20 cm土层碳库活度指数分别提高了15.7%,28.9%,碳库管理指数分别提高了12.5%,46.6%。RTS较NT处理产量提高了35.3%。
朱敏王兴龙张頔孔凡磊袁继超
关键词:耕作方式秸秆还田土壤碳库活性有机碳碳库管理指数
配施有机肥减氮对川中丘区土壤微生物量与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52
2017年
通过田间减施氮肥试验,设置减氮20%+不施有机肥(N_1O_0),减氮20%+普通有机肥(N_1O_1),减氮20%+生物有机肥(N_1O_2),减氮40%+不施有机肥(N_2O_0),减氮40%+普通有机肥(N2O1),减氮40%+生物有机肥(N_2O_2)处理,以不施肥(CK0)和全氮100%(N_(100))为对照,研究配施有机肥减氮对川中丘区玉米土壤微生物量碳、土壤酶活性及玉米产量的影响,为玉米生产减氮增效提高玉米氮素利用率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随施氮量减少土壤脲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及微生物量碳含量逐渐降低,较N_(100)相比,N_1O_0、N_2O_0分别吐丝期微生物量碳降低25.6,35.08mg/kg;大喇叭口期脲酶降低11.1%和14.1%;蔗糖酶降低30.4%,97.1%;产量降低921.98,1 719.62kg/hm^2。配施有机肥提高了土壤脲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及微生物量碳含量和玉米产量。与N_1O_0相比N_1O_1、N_1O_2,土壤微生物量碳增加38.57%和54.45%;脲酶活性提高9.73%和14.82%;蔗糖酶提高42.75%和64.26%;过氧化氢酶提高11.05%和11.93%;增产2%和6%,且N_1O_2较N_1O_1产量提高4.0%。配施生物有机肥减氮20%降低了玉米秃尖长、增加了穗长、穗粒数、百粒重,玉米产量为8 710.83kg/hm^2。土壤微生物量碳、酶活性与玉米产量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说明配施生物有机肥减氮20%,可以提高玉米生育期土壤微生物量碳、土壤酶活性,改善植株根系生长环境,促进玉米产量增加。
王兴龙朱敏杨帆豆攀张嘉莉马晓君袁继超孔凡磊
关键词:有机肥土壤微生物量碳土壤酶
麦秸还田方式对川中丘陵紫土物理性状、碳库及玉米生长的影响
随着我国农业科技的不断发展以及生态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农作物秸秆合理再利用已成为我国高效可持续性农业的重要内容,秸秆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配合适宜的耕作方式能显著降低土壤体积质量,改善土壤通气状况,提高土壤团聚体稳定性...
朱敏
关键词:幼苗素质土壤物理性状土壤碳库
文献传递
川中丘陵雨养条件下春播和夏播玉米生长及产量差异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为明确川中丘陵春播和夏播玉米产量特性,以川中丘陵区大面积推广的10个玉米品种为材料,研究了春夏播对玉米生长、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川中丘陵区春夏播玉米在生育进程、植株形态、物质积累和产量上存在显著差异。与春玉米相比,夏玉米缩短了各生育阶段的持续时间,全生育期较春播平均缩短18.6 d。夏玉米株高、穗位高和穗位系数较春玉米分别提高了5.90%,28.36%,22.28%,吐丝期叶面积指数夏玉米也显著高于春玉米。拔节期干物质积累春玉米显著高于夏玉米,而成熟期则表现为夏玉米显著高于春玉米。玉米吐丝前物质积累率春播(40.74%)显著高于夏播(37.72%),而吐丝后物质积累率夏播显著高于春播。春播玉米收获指数平均为51.99%,较夏播收获指数提高了4.49个百分点,产量提高了7.09%。玉米品种间在植株形态、物质积累和产量上也存在显著差异,但春播和夏播间的表现不同。在川中丘陵区,春播玉米高产的关键在于提高叶面积指数,促进干物质积累,而夏玉米高产的关键是促进物质向籽粒分配,提高收获指数。
孔凡磊王兴龙李强张頔豆攀朱敏程秋博袁继超
关键词:川中丘陵玉米干物质积累
垄作与覆膜对川中丘陵春玉米根系分布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22
2016年
通过设置田间试验,研究种植方式(垄作垄播、平作、垄作沟播)与覆膜措施对川中丘陵春玉米根系分布和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垄作与覆膜对玉米根系形态影响显著,覆膜显著提高了玉米根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拔节期覆膜较不覆膜处理分别提高了42.3%、50.0%和57.4%.覆膜提高了各土层和各水平各层次根质量,扩大了根系在土壤垂直和水平方向上的分布,提高了拔节期20~40 cm土层和水平方向上宽行0~20 cm根系比例.种植方式对根系生长和分布的影响因覆膜而异,覆膜下垄作垄播显著提高了各土层根质量和20~40 cm土层根量分配比例,同时提高了水平方向上各层次根量和宽行根系分配比例,总根质量表现为:垄作垄播〉平作〉垄作沟播;不覆膜下垄作沟播显著提高了窄行0~40 cm根量,吐丝期总根质量表现为:垄作沟播〉垄作垄播〉平作.从玉米穗部性状和产量看,覆膜降低了玉米秃尖长,提高了穗长、穗粒数、千粒重和产量,覆膜下产量表现为:垄作垄播〉平作〉垄作沟播;不覆膜下则表现为:垄作沟播〉平作〉垄作垄播.覆膜下垄作垄播促进了根系特别是深层根质量的增加,同时增加了深层根系和水平20~40 cm根系比例,这是其增产的重要原因;而不覆膜下垄作沟播有利于根系生长,从而提高产量.
查丽谢孟林朱敏豆攀程秋博王兴龙袁继超孔凡磊
关键词:川中丘陵区春玉米垄作覆膜根系分布
四川省农机产业结构、行为、绩效研究
四川省是农业大省,是我国农业开发最早的地区之一,现在已经发展成为主要经济作物、粮食作物的重要产地。农业机械的出现和使用无疑是四川农业快速发展的助推器。目前,农机产业已经是四川省重点扶持的特色产业之一。在国家和政府的补贴支...
朱敏
关键词:农机产业绩效评价主成分分析法
文献传递
低氮胁迫对不同耐低氮性玉米品种幼苗根系形态和生理特征的影响被引量:22
2015年
采用水培方法,以2个耐低氮品种和2个不耐低氮玉米品种为材料,以正常氮处理B3[15 mmol(N)·L?1]为对照,研究2个低氮胁迫水平B1[0.05 mmol(N)·L?1]、B2[0.5 mmol(N)·L?1]对不同耐低氮性玉米品种苗期根系形态和伤流量及氮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正常供氮处理相比,在B1和B2低氮胁迫处理下,玉米幼苗根系伤流量和硝酸还原酶(NR)、谷氨酰胺合成酶(GS)、谷氨酸脱氢酶(GDH)活性均下降,耐低氮品种上述各指标的降幅(29.8%和8.7%、46.9%和39.6%、7.3%和4.4%、31.3%和19.8%)均小于不耐低氮品种(37.0%和27.5%、68.8%和56.6%、24.5%和18.7%、60.7%和42.7%),且在B1处理下耐低氮品种根系NR、GDH活性分别是不耐低氮品种的1.4倍、1.35倍。低氮胁迫对玉米苗期地上部生长的影响大于对地下部生长的影响,使地上部干重显著降低,根冠比显著增大,根数减少;在B1和B2处理下,不耐低氮品种根冠比增幅(81.6%和25.4%)、根数降幅(22.2%和31.1%)均大于耐低氮品种(61.0%和21.1%、19.8%和19.4%)。随着低氮胁迫程度的增大,耐低氮品种根长增长,根粗减小,对低氮胁迫的响应能力增大,表现为根系伸长变细以增加对氮的吸收面积。与不耐低氮品种相比,低氮胁迫下耐低氮品种根系形态较好,根系生理活性和对低氮胁迫的耐性较强,能维持较稳定的生长;随着低氮胁迫时间的延长,耐低氮品种对低氮胁迫的适应性增强,不耐低氮品种则降低。
谢孟林李强查丽朱敏程秋博袁继超孔凡磊
关键词:低氮胁迫根系形态硝酸还原酶谷氨酰胺合成酶
供氮水平对不同氮效率玉米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7
2017年
在3个氮水平(N 0、150、300 kg·hm^(-20)下,采用大田盆栽试验研究氮肥对不同氮效率玉米品种干物质积累、分配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高效品种正红311各阶段干物质积累量、积累速率均显著高于氮低效品种先玉508,尤其在3个氮水平下,成熟期氮高效品种正红311单株干物质较氮低效品种先玉508分别高37.63%、43.97%、35.28%。施氮使单株干物质积累量增加,在中低氮(B2)下正红311增加幅度大于先玉508,而在高氮(B3)处理下增幅低于先玉508;而先玉508的花前干物质贡献率较正红311高9.80%,且施氮增加了氮高效品种正红311花后物质贡献率,以及氮低效品种先玉508的花前物质贡献率。氮高效品种正红311籽粒的分配比例较先玉508低了8.07%,施氮使籽粒的分配比例增加,且氮高效品种正红311增加了14.35%,氮低效品种先玉508增加了11.53%。各处理下正红311的产量显著高于先玉508的产量,且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正红311的增产幅度显著高于先玉508,尤其是在中低氮水平(B2)下,达24.53%。氮高效品种较氮低效品种具有较高的物质生产能力,在低氮下具有较高的产量优势,而氮低效品种在高氮水平下有利于产量的发挥。
马晓君李强王兴龙豆攀朱敏袁继超孔凡磊
关键词:干物质积累氮水平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