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巍

作品数:6 被引量:47H指数:3
供职机构:武警新疆总队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影像
  • 2篇CT
  • 2篇超声
  • 1篇胆囊
  • 1篇胆囊息肉
  • 1篇胆囊息肉样
  • 1篇胆囊息肉样病...
  • 1篇胆总管
  • 1篇胆总管结石
  • 1篇多普勒超声
  • 1篇影像表现
  • 1篇征像
  • 1篇乳腺
  • 1篇乳腺X线摄影
  • 1篇乳腺癌
  • 1篇乳腺癌筛查
  • 1篇筛查方案
  • 1篇肾嗜酸细胞腺...
  • 1篇嗜酸
  • 1篇嗜酸细胞

机构

  • 5篇武警新疆总队...
  • 1篇新疆维吾尔自...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作者

  • 5篇刘巍
  • 2篇刘学娟
  • 1篇蔡斌
  • 1篇李莉
  • 1篇汪湍
  • 1篇刘烁
  • 1篇黄卫芳
  • 1篇么娜
  • 1篇王艳
  • 1篇康冀云
  • 1篇陈杰
  • 1篇洪悦

传媒

  • 1篇临床肺科杂志
  • 1篇中国CT和M...
  • 1篇中国医学前沿...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影像研究与医...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6
  • 1篇201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胆总管结石的CT和MRCP诊断比较
2020年
目的:探讨术前CT和MRCP诊断胆总管结石的临床优势与价值。方法:选取12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临床病例资料,均分为CT组及MRCP组(n=60),对比两种方法的诊断价值。结果:本次研究CT阳性符合率为71.4%,MRCP阳性符合98.3%。结论:两种检查方法相比较MRCP诊断准确率更高,漏诊率较低。
刘巍康冀云刘学娟黄卫芳
关键词:CTMRCP胆总管结石
肺内恶性孤立性小结节的CT征像特征分析与诊断被引量:36
2016年
目的通过对肺内恶性孤立性小结节CT影像特征的分析,不断提高CT对恶性孤立性肺结节的检出率。方法全面、系统地回顾、分析134例肺内孤立性小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34例肺内孤立性小结节患者中,病检恶性80例(59.70%);病检和CT均诊断为恶性者78例,CT与病检符合率为97.5%,病检确诊为恶性而CT征像不支持者2例(2.50%),CT诊断为恶性,而首次病检不支持,再次病检支持者1例(1.25%);81例结节≥2.0 cm者,恶性75例(92.59%);53例结节<2 cm者,恶性3例(5.66%);右肺结节恶性率为73.21%,明显高于左肺的43.59%(P<0.05);恶性结节CT影像表现中胸膜凹陷征、引流线征、血管集束征、毛刺征、棘突征、分叶征、空泡和细支气管充气征,征像所占比例明显高于良性结节(P<0.05);85.90%的恶性结节病例表现为3种以上基本影像征像并存。结论肺内孤立性结节恶性率高,其发病的部位和影像表现均具有其一定的特征性,CT诊断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在CT诊断过程中,要紧紧围绕结节的部位和影像征像进行仔细分析鉴别,对一时难以定论的结节要积极开展动态观察,以提高恶性孤立性肺结节的检出率,减少误诊和漏诊。
么娜刘巍
关键词:孤立性肺结节CT影像
不同筛查方案在新疆维族女性乳腺癌筛查中的准确性及临床意义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对比不同筛查方案在新疆维族女性乳腺癌筛查中的准确性及临床意义。方法对3706例新疆维族女性进行乳腺癌筛查。根据筛查数据共设计临床扪诊、高频超声、乳腺X线摄影、高频超声+乳腺X线摄影、高频超声→乳腺X线摄影5种筛查方法,以病理学诊断及1年随访结果作为金标准,采用平行盲法比较5种筛查方法诊断的准确性。结果单一筛查方法中,乳腺X线摄影灵敏度最高,为80.95%,临床扪诊灵敏度最低,仅为57.14%;而乳腺X线摄影阳性预测值最低,仅为31.48%,临床扪诊阳性预测值最高,为52.17%;5种筛查方法中,高频超声+乳腺X线摄影灵敏度最高,为95.24%,阳性预测值最低,为29.85%;高频超声→乳腺X线摄影灵敏度高于单一筛查方法,为90.47%,其阳性预测值为55.88%,高于其余4种筛查方法。结论高频超声→乳腺X线摄影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及阳性预测值,其诊断效率及诊断费用可能更适合在经济不发达地区的乳腺癌筛查中进行推广。
李莉刘巍汪湍蔡斌
关键词:乳腺癌高频超声乳腺X线摄影
CT增强扫描对胆囊息肉样病变的综合诊断价值分析
2022年
探究在胆囊息肉样病变的综合诊断中采用CT增强扫描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所收治的70例胆囊息肉样病变的患者。所有患者都接受CT增强扫描以及超声检查的方式,并参照手术的病理结果对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价值进行对比。结果 病理检查70例患者的疾病类型分别为胆固醇息肉、胆囊腺瘤、胆囊腺肌症以及胆囊炎症和慢性厚壁胆囊炎,例数分别为38例(54.29%)、5例(7.14%)、8例(11.43%)、7例(10.00%)、12例(17.14%)。CT增强扫描以及超声检查的符合率分别为59例(84.29%)以及63例(90%),两种检查方式无明显差异(P>0.05)。在胆囊腺瘤的诊断符合率中,CT增强诊断以及超声诊断的符合率分别为5例(100%)、2例(40%),CT增强扫描高于超声检查(P<0.05)。结论 在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诊断中,采用CT增强扫描以及超声检查的方式均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但是CT增强扫描与超声检查所体现的诊断优势具有差异,在肿瘤性胆囊息肉样病变中更适用于CT增强扫描检查,而在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诊断中,用超声诊断具有理想效果。为了更准确的对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良恶性诊断明确中,可以采用CT增强扫描与超声联合的方式,各自发挥其优势,互相协同。
刘巍李莉刘学娟
关键词:CT增强扫描胆囊息肉样病变彩色多普勒超声
肾嗜酸细胞腺瘤影像表现及病理特征分析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分析肾嗜酸细胞腺瘤(RO)的影像资料及病理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9例RO患者的影像学及病理学资料。结果肿瘤主要位于肾皮质,多呈类圆形,可出现囊变及假包膜。平扫密度或信号多变,强化峰值多位于皮质或实质期。中央瘢痕及节段性增强反转是其特征性表现。免疫组织化学以CD117、EMA、Ki-67阳性率较高。CT增强参数中,A2、C2与CD117呈正性相关关系(P<0.05);A3、B3、C3与CD10呈正性相关关系(P<0.05);C2与CK7呈正性相关关系(P=0.009)。结论CT增强参数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RO免疫组化指标表达情况。当出现上述影像征象时,RO是可供考虑的鉴别诊断之一。
陈杰刘巍王艳刘烁洪悦
关键词:肾嗜酸细胞腺瘤免疫组化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