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智林
- 作品数:31 被引量:55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科技技术预先研究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兵器科学与技术更多>>
- 基于膨胀橡胶材料的活动带式舰艇堵漏夹板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膨胀橡胶材料的活动带式舰艇堵漏夹板,属于舰艇堵漏夹板技术领域。该活动带式舰艇堵漏夹板包括第一半弧形夹持板组件、第二半弧形夹持板组件、调节螺杆、密封盘组件和锥型橡胶堵漏筒。通过第一半弧形夹持板组件套...
- 韦定江蒋晓刚苑志江郑智林吕明冬
- 基于矢量定姿的捷联惯导惯性系对准误差分析被引量:2
- 2017年
- 针对基于矢量定姿的惯性系对准误差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推导与比对分析。首先,建立了以矢量定姿算法为核心的惯性系对准信息流程与算法模型;然后,阐述了应用于对准中的TRAID与QUEST定姿算法原理,详细推导了两种算法的误差协方差模型,建立并分析了重力矢量观测条件下QUEST定姿对准误差与器件误差的解析关系;最后,通过蒙特卡洛多样本仿真实验对比分析了不同对准方法的对准精度与统计特性。理论分析及仿真实验表明:采用QUEST算法的对准极限精度与传统方法的相同,但在等精度观测条件下,QUEST算法的对准精度稳定性要优于TRAID算法。
- 郑振宇苑志江郑智林翟玉婷
- 关键词:捷联惯导误差分析
- 海洋拖曳系统的船/缆/体耦合模型研究被引量:11
- 2016年
- 为进一步提高海洋拖曳系统在不同情况下运动响应的预测精度,将拖曳母船、拖缆和拖曳体三者视为一个相互作用的整体,利用其耦合边界条件,将拖缆顶端和底端的张力及其产生的力矩,分别与船舶操纵性运动方程(MMG模型)和拖体六自由度运动方程相结合,利用拖缆的有限差分方程,建立了船/缆/体三者耦合模型,进而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对比分析了该模型与常规算法。结果表明,该模型考虑船/缆/体三者的耦合影响,可更加准确全面地反映拖曳母船的速度、旋回半径、横摇角等操纵性特征以及拖曳体的深度、姿态等信息所受到的影响,从而为准确预报海洋拖曳系统的运动响应提供更为直观、科学的理论依据。
- 苑志江金良安迟卫蒋晓刚郑智林
- 关键词:船舶拖缆
- 采用塔式关键词直方图的舰船图像实时分类检测方法被引量:4
- 2017年
- 针对传统舰船分类检测方法实时性差、容易受到物理噪声干扰等问题,采用塔式关键词直方图和支持向量机的检测方法对不同类别水面舰船图像进行实时分类检测。通过对不同类别的舰船图像进行分类实验,进一步综合确定适合的塔式关键词描述子参数及支持向量机核函数参数。实验结果表明,舰船分类检测准确率较已有检测方法有所提高。基于塔式关键词直方图和支持向量机的检测方法能够实现可靠、实时的舰船图像分类检测。
- 翟玉婷迟卫金良安苑志江蒋晓刚郑智林
- 关键词:支持向量机核函数
- 舰船尾流场模拟生成方法
- 2024年
- 为研究舰船尾流场生成方法,从而探索尾流特征对于舰船目标特性的影响。在实验室研究的基础上,利用螺旋桨和微孔陶瓷管组合装置,探索尾流场模拟生成方法。通过海上试验,基于多波束声呐平台,对该尾流场模拟生成方法进行了测试。试验结果为:在螺旋桨的带动下,微孔陶瓷管生成的模拟尾流声散射强度与实际尾流接近,尾流强度变化规律一致;随着螺旋桨转速的提高,模拟尾流持续时间显著增长,但最大声强有所降低。结论表明,使用微孔陶瓷管模拟气泡尾流生成可行性好,气泡发生装置放置在螺旋桨核心射流区有利于提升尾流模拟效果。
- 蒋晓刚苑志江吕明冬郑智林
- 关键词:尾流
- 舰船分类的PHOG和支持向量机联合检测方法被引量:5
- 2017年
- 针对普通舰船分类检测方法容易受到物理噪声干扰、实时性差等问题,采用塔式边缘方向梯度直方图和支持向量机联合检测方法对不同类别水面舰船图像进行实时分类检测。通过对不同类别舰船图像进行分类实验,进一步综合确定适合的图像特征参数及核函数参数,实验结果表明,舰船分类检测准确率较现有检测方法有所提高。基于塔式边缘方向梯度直方图和支持向量机的联合检测方法能够实现实时、可靠的舰船分类检测。
- 翟玉婷郑智林苑志江
- 关键词:支持向量机核函数
- 基于局部二元模式的海天线提取方法研究
- 2015年
- 为了解决海天背景下舰船红外及可见光波段图像目标识别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局部二元模式的海天线提取算法。首先通过方差分析,对图像进行预处理,然后对图像进行局部二元模式分解,最后通过HOUGH变换方法求解图像的海天线。试验结果表明:算法在低对比度、天空有大量云层、海面杂波较多以及天空和海面出现分层且海面有物体噪声等多组实验条件下,都有着良好的适应性和鲁棒性,适于工程应用。
- 杨常青金良安郑振宇郑智林
- 关键词:传感器图像处理局部二元模式
- 基于时延的单站转发式欺骗干扰布站方法
- 2022年
- 基于信号分离的智能转发式单站欺骗干扰具有较强的应用前景,但对干扰器的布站位置要求苛刻。针对单站转发式欺骗干扰的布站解算问题,综合考虑初始时延设置对干扰站高度及覆盖范围的影响,提出了基于初始时延设置的布站方法,并通过蒙特卡洛方法分析不同量级时延对干扰器的位置分布及有效干扰区域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在卫星位置、目标位置与虚拟点确定的条件下,初始时延增加后解算的干扰器高度将增加,干扰半径变化幅度不稳定,不利于干扰实施的稳定性,因此,布站时初始时延设定应谨慎选择。文中基于时延控制的转发式欺骗干扰理论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与借鉴意义,同时可为单站转发式欺骗干扰的工程实现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 郑振宇郑智林曹延哲
- 关键词:时延欺骗干扰
- 基于COMSOL的气泡聚并行为仿真研究被引量:4
- 2019年
- 气泡聚并不仅对气液、气液固流化床中的气泡运动速度和形状有重要影响,而且对相间传质过程有着重要意义。利用多物理场耦合数值计算软件COMSOL Multiphysics对气泡聚并行为进行了仿真研究,从共轴气泡、平行气泡和随机气泡三个方面分析了相对位置对气泡聚并的影响。结果表明,两共轴气泡之间垂向距离较小时,会形成追赶效应,下气泡上升速度大于上气泡,最终形成聚并。两水平气泡距离较近时才有可能发生聚并,当水平距离较大时,两气泡最终以螺旋交替的形式上升,无法发生聚并。随机气泡聚并受水平距离影响较大,相比而言水平距离较小时更容易发生聚并。
- 蒋晓刚苑志江翟玉婷郑智林
- 关键词:气泡动力学气泡聚并气泡运动仿真
- 舰船机动中拖曳系统建模与定深控制研究被引量:7
- 2016年
- 针对拖曳系统在舰船机动过程中拖体深度产生复杂变化的问题,考虑拖曳系统运动和舰船操纵之间相互作用,建立了相应的耦合数学模型。舰船采用经典的MMG模型,拖缆和拖体的动力学模型分别采用有限差分法和水下运载器的六自由度运动方程。采用数值计算方法,获得了系统在舰船机动过程中的响应,并运用经典PID算法,通过控制拖体水翼的攻角,实现了拖体在舰船机动过程中的目标深度控制。仿真结果表明这一方法正确有效,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
- 郑智林苑志江金良安谢田华
- 关键词:拖曳系统数值仿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