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龙飞
- 作品数:3 被引量:18H指数:3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哲学系科学与社会研究中心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 步入大科学时代的诺贝尔奖被引量:9
- 2016年
- [目的 /意义]要营造能够培育诺贝尔奖的科技环境,我国需要明确大科学时代对诺贝尔奖产生的巨大影响,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政策倾斜。[方法 /过程]笔者梳理了相关理论案例和数据,探讨大科学时代对诺贝尔奖产生的影响。[结果 /结论]影响主要有3方面:第一,科学研究组织愈发复杂和庞大,使得科学家的获奖争议越来越多;第二,科学已经不再只是科学家的兴趣研究,更加依赖社会支持,政府在科学家获奖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第三,科学与技术已经密不可分,大量获奖者通过应用研究获奖。屠呦呦等科学家的获奖争议、日本政府的诺贝尔奖振兴计划、20世纪半导体研究大量获奖分别有力说明了以上三大影响。
- 潘龙飞周程
- 关键词:大科学诺贝尔奖
- 基于新媒体的大型科普活动效果评估——以2015年全国科普日为例被引量:5
- 2016年
- 大型科普活动的效果评估中,如何准确获取公众和媒体对于活动的评价一直是评估难点。北京大学评估组利用新媒体手段对2015年全国科普日活动进行评估,利用微信收集公众评价,利用微博和传统新闻报道考察媒体评价,较好地获取了相关数据,为大型科普活动的评估拓展了新方法,并结合调研内容讨论了优化大型科普活动的相关建议。
- 潘龙飞周程
- 关键词:全国科普日新媒体
- 试论“网络新青年”的时代内涵与精神价值被引量:4
- 2015年
- 始于《新青年》刊物的"新青年"精神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但都代表了各个时代追求进步的主流价值观。网络时代,青年群体在行为特征、兴趣爱好、生活状态等方面表现出了较大差异,形成了不同的网络群体或亚文化圈。但"亚文化"范式在分析网络青年的思想与价值追求时存在局限,应当将"新青年"精神引入网络时代,把不同群体中追求主流价值观的青年都称为"网络新青年"。通过传播"网络新青年"理念,促进健康进步网络氛围的形成,帮助当代青年成长成才。
- 潘龙飞张玮周君恺
- 关键词:新青年网络群体主流价值观